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持續火熱進行中,我們已經與大家分享了很多參賽作品,猶豫的小夥伴趕快來投稿吧!切記要未經任何發表的原創稿件,而且我們會保留修改權哦!


詳情點擊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通啟。


作者簡介

徐新意,常州大學國學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長,長期研究《道德經》等;李崇明,常州大學國學研究院道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常州市道教協會秘書長,花神宮主持道人。


《道德經》中的「慈」、「貴以身為天下」、「大國者下流」、「有容乃大」和「天下、神器」等理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多方面的智慧,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各種危機。


文/徐新意 李崇明


摘 要

構建人們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共產黨對外政策的重要目標,是中國人對整個世界的貢獻。《道德經》就是為解決天下問題而產生的,我們可以從中吸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智慧。《道德經》中的「慈」、「貴以身為天下」、「大國者下流」、「有容乃大」和「天下、神器」等理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多方面的智慧,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各種危機。


一、序言


中國共產黨發布的報告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我國領導人會見外國人士時表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資料圖)


2015年9月,在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的聯大一般性辯論中,我國領導人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他認為應當將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與打造命運共同體緊密相連,提出了「五位一體」布局和路徑。他在2017年「元旦賀詞」中說:「我真誠希望,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得更加和平、更加繁榮。」


我國領導人已經三十多次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舞台上廣泛傳播中國好聲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的外交目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最鮮明的特徵。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


的具體涵義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中國人為全人類以及各種社會組織、國家政府的未來建設貢獻出來的「中國方案」。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同處一個世界。經濟全球化讓「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網路信息的發展讓世界變得越來越近。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此,我們就依照「天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同一個地球(資料圖)

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原本就應當是團結互助、不能因為膚色、文化以及國家等不同而相互爭鬥的,誰也離不開誰的、具有共同命運的整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個人之間應當相互幫助,而不是相互仇視;國家之間應當相互友好,和諧共處,不應當各自為政或者結成利益聯盟而相互攻擊;各種文化之間相互包容,不應當相互攻擊;所有人和組織,包括各國政府都愛護自己生活的地球,包括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以及其他資源,而不是破壞他國的環境而自己獲利。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


理念的背景


自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人類逐漸減少了對宗教文化的信仰,開始以追逐名利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梁漱溟先生說,促使「個人之覺醒」者,有二:


第一,是西洋中古基督教禁欲主義逼著它起反動,就爆發出來近代之慾望本位的人生;肯定了慾望,就肯定個人。


第二,是西洋中古過強的集團生活逼著它起反動,反動起來的當然就是個人了。所以,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侵佔他人的領土,大肆屠殺當地土著人,甚至為了各自的勢力範圍,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極為慘重的損失。二戰後,人們認識到了戰爭的危害,成立了聯合國,還成立了許多國際組織。但是,世界的衝突糾紛並未因此而減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危機越來越嚴重。


人類危機主要表現為:


1


極端組織發展迅猛,危及人類生存環境


極端組織就是一些反社會、反國家、反人類的人組織起來,利用宗教為幌子,專門策劃並實施恐怖活動的邪惡組織。目前,世界上的極端組織多大1000餘個,其中「ISIS」已經建立「國家」。當今世界,人們隔三差五就會看到恐怖襲擊的消息。這是人們最能夠感受到的人類危機。儘管各國都加大對極端組織的打擊力度,但極端組織似乎戰鬥力越來越強。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巴黎恐襲之後(資料圖)


2


科技的高速發展,造成新危機


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的研究員安德斯·桑德伯格在美國《大眾科學》網站撰文,為我們梳理出了可能致人類滅絕的五大生存危機。這些生存危機不僅僅是巨大的災難,而是有可能終結人類歷史的災難。這些危機危機包括:核戰爭、生物工程流行病、超級智能、納米技術、未知的威脅。科技的高度發展,極大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毀滅人類自身的能力和條件。在當今這種「自私思想」佔主導地位的世界,極有可能有人有意或者無意地用這些高科技產品來毀滅人類自身。從這個角度講,人類就是生活在火山口上,隨時有被毀滅的危險。


3


人類生存環境嚴重破壞,危及生存和發展


人口劇增和經濟發展,已經超過地球自然系統的承受力,使大氣、水土受到了污染,氣候發生異常,資源枯竭,不少物種已經滅絕。有些環境污染,我們還可以逃避,但近來一直大面積影響我國的霧霾卻是誰也無法逃避的。霧霾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影響人們的出行,影響人們的心情,還毀壞人們的物質財產,但人類卻還沒有找到最好的應對之策。


4


國家之間的衝突危及人類的安全


現在,中東地區的戰事從來沒有停止,敘利亞國內戰爭一直硝煙瀰漫。伊拉克政府與「伊斯蘭國」之間的戰鬥正在激烈進行。朝鮮宣稱已經能夠製造氫彈等對人類殺傷力極強的武器,隨時可以毀滅大量人員和財產。各國大國之間的相互對抗,更為人類未來命運帶來幾分危險。


四、人類命運共同體


的構建智慧


《道德經》是我國春秋時期的老子所作的、具有解決人類社會各種危機智慧的著作。據最新資料統計,西方的《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聖經》,躍據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道德經》是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道德經》的外文譯文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德國電視台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外文版的《道德經》(資料圖)


在世界上,商界、政界的著名人物都在學習《道德經》,都在運用《道德經》中的智慧處理各種疑難問題。比如,2014年4月1日,我國領導人在歐洲學院發表演講時說,2000多年前,中國哲人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當今世界最為重大問題。老子的《道德經》能夠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智慧。


1、「慈」的理念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慈」就是「和善」,就是只給對方好處的意思。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就是說,任何人,主要想成功,就只有依靠「慈」。如果缺少「慈」,卻還很「勇」,那麼就是死路一條。所以,決任何問題,必須以「慈」為前提,缺少「慈」將萬事不成。


但是,當今世界的人們最為缺少的就是「慈」。人們之間多是以利益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關係,如果存在利益衝突,就不惜任何手段,甚至是屠殺手段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缺少慈愛。近年來,頻繁發生的恐怖襲擊就是這種人類文化的反應。有些人得不到他人的慈愛,便組織極端組織,打著宗教的旗幟,對人們實施報復,對無辜群眾實施的恐怖活動,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恐怖襲擊者自己也往往因此而死亡。所以,人們都會譴責這些發達襲擊的組織慘無人道,不懂得慈愛。但是,我們是否也應當反省一下自己,我們,包括各國政府的在制定相關政策和執行這些政策時,是否有慈愛之心?是否應該對發生恐怖襲擊承擔一點責任?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資料圖)


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道德經》第七十九章)就是說,雙方已經形成了怨恨,即使我們努力消除彼此之間的怨氣,但最終無法消除全部怨氣,總還是有怨氣。真正解決這些怨恨,只有一種辦法:向聖人學習道祖老子說:「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就是說,我們應該向聖人學習: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從不責備他人。這樣,就沒有人會對你產生怨氣,更沒有怨恨。這也是「慈」的重要表現形式。如果我們,包括各國政府都能夠心懷「慈愛」之心,各種恐怖組織就會自動消失,人們之間的怨恨和衝突就會消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有了很好的基礎。


2、「貴以身為天下」的理念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條件


關於一個人與他人,甚至天下的關係,在中國戰國時期就發生了激烈地爭論。其中楊朱認為,必須「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從而「樂生」,以「存我為貴」。既不能「損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則「天下治矣」。簡單來說,就是只要人人做好自己,無須任何奉獻自己,天下就會大治。 許多人認為,楊朱極端自私,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願意為他人或者天下作任何奉獻。這顯然是錯誤的。楊朱學派源於老子,但其更多強調每個人的責任,只要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天下就會大治。同時,他強調個人的現實的生活,特彆強調「樂生」。


現在,西方文化處於天下的主導,強調個人的權利,法人的權利,國家的權利。甚至有人認為,當今社會,就是「權利」社會。所謂「權利」就是當事人可以為或者不為,且可以要求他人為或者不為的自由。為此,「權利」的實現很大程度上需要他人,或者天下人為其服務的。這些「權利」可能是合理的,合乎「道」的,也可能是不合乎「道」的,但應該合乎「法律」。這樣,許多人或者組織,甚至是國家就會為了實現自己的「權利」,依法借用國家權力機構來強制執行。為此,「權利」人的對方,即所謂的「義務」方,就會動用全部資源來抵抗,最後可能被迫履行「義務」,也可能被採取強制措施。這樣,天下人每天都在為維護自己的「權利」而努力爭奪,每天都生活在「寵辱若驚」的狀態。所以,這才是天下人糾紛不斷的淵源。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資料圖)


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這就告訴我們,人們之所以患得患失,心事重重,最後身心疲憊,就在於每時每刻都將自己的利益放在心上,總想多從別人那兒賺取利益,盡量不要讓自己吃虧。如果大家將自己的利益,即所謂自己的「權利」放下,那你還有什麼需要憂患的呢?其實,患得患失的人最後將自己的根本都丟失了。沒有了根本,其他的枝節還有意義嗎?能夠將自己利益,即所謂「權利」放下的人,就是心繫天下,將自己的利益融合在天下之中,這樣的人才能擔當天下人的重託,為天下人謀利。


3、「大國者下流」的理念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國家關係原則


按照現在較為普遍的標準,當今世界共有二百二十四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一百九十三個,地區三十一個。各個國家或者地區的人口、領土面積和經濟實力等方面相差很大。有的國家人口多,領土面積大,經濟實力很強,被稱為大國,如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有的國家則人口少,領土面積不大,經濟實力弱,被稱為小國。


當今世界,還是靠實力說話。美國的GDP約佔世界的30%,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對其他國家的優勢較為明顯。俄羅斯儘管綜合國力不如前蘇聯,但還保留了很強的軍事實力。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在世界進行各種勢力範圍爭奪。最為典型的就是現在的中東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美俄兩國的爭奪。許多小國存在多方勢力,其中都有美俄兩國的影子。這樣,中東戰爭就無法短時間內結束,只能是沒完沒了,給中東國家局勢帶來危機,給當地人民帶來極大的危害。中東戰爭又引發了大量的難民潮,給歐洲各國帶來難民危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怨恨和仇視。接著,恐怖襲擊事件不斷出現,給全世界人民帶來安全危機。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美國的軍事優勢十分明顯(資料圖)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當今的大國處理其與小國的關係原則出現問題。大國,如美俄只是靠自己強大的武力來打壓小國,強迫小國及其人民服從,從而侵佔小國的利益。老子告訴我們,這種作法絕對錯誤。


老子說:「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道德經》第六十一章


也就是說,大國應當謙卑地對待小國,而不能夠傲慢地對待小。大國的目標和小國的目標不同:大國不過就是想讓小國得到自己的保護,與自己一起合作發展;小國也想融入大國發展隊伍之中,從中分享合作成果。如果要實現大國和小國雙方的目標,大國必須謙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大國和小國之間和睦共處,合作共贏,共同面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求大國謙卑地對待小國,謙卑地對待其他國家。這樣,小國也會加入世界和平隊伍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有了很好的國際環境。


4、「有容乃大」的理念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不同文化關係原則


一般認為,人類文化史,開始於文字的發明,歷史不過七八千年。但是,人類歷史卻有兩百萬年。人類文化主要包括西方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和中華文化,還包括斯拉夫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和拉美文化。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發展史就是各種文化不斷衝突、不斷融合的歷史。各種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但是,人類的各種文化衝突從來沒有停止過。今天的人類社會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宗教文化的衝突。亨廷頓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了「文明衝突論」,指出了伊斯蘭文化的崛起將使人類政治發生巨大變化,西方文化將面臨著如何處理自身與伊斯蘭文化長期以來已經存在的衝突的挑戰。


近三十年來,西歐各國由於自身勞動力嚴重不足,不得不持續吸收來自中東的伊斯蘭教信仰的移民。近年來的中東戰亂,尤其是敘利亞內戰,形成了大量難民。這些難民大量湧入西歐,帶來了大量伊斯蘭教信眾,更增加了兩種文化的衝突。這些移民主要生活在社會底層,社會地位上升空間不大,容易形成對社會的怨恨情緒,導致極端主義思想擴散,各種與宗教文化有關的社會矛盾持續發酵,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障礙。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致虛極,守靜篤(資料圖)


中華文化本身就是各種文化融合的產物,符合「天道」。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道德經》第十六章)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拋開全部的雜念,將心中調到「極虛」狀態,且能夠堅守「安靜」,我們就會發現,天下萬事萬物都其運行規律,都是不斷依照規律重複運行的。知道了這個道理,就說明我們是個明白人,就能夠容下各種不同的意見,不同的文化存在。如果我們大家都「知常」了,我們就能夠包容天下,大公無私,就可以成為天下的表率。這樣的社會完全符合「天道」,就能夠長期和諧存在。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包容各種各樣的人類文化。但是,當今世界,許多文化包容性較差,排斥性很強,衝突自然很普遍。為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求提高各種文化的包容性,減少其排斥性。「有容乃大」的理念應當成為人類文化協調發展的基礎。


5、「天下,神器」的理念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人類與環境關係原則


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奪天下資源,認為天下就是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為此,近幾百年來,人們對大自然進行了近似瘋狂地掠奪性開放,造成了世界性環境危機。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地球的環境將會進一步惡化,人類將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根本。


現在,人類環境危機主要表現為:


1


全球變暖


這將會導致海洋水體膨脹和兩極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危及人們的生活,加劇各種自然災害,增加人類疾病危險和死亡率。


2


大氣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有七百萬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根據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在2014年公布的環境績效指數,在空氣污染對人類影響排名中,印度和中國並列倒數。這兩個國家幾乎全體人民都呼吸著漂著有害顆粒的空氣:PM2.5可以進入人體的肺部和血夜組織,導致肺部疾病和過早死亡。


3


生物多樣性減少


大面積砍伐森林,過度捕獵野生動物,工業化和城市化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壞,導致大量物種滅絕或者瀕臨滅絕。


4


水體污染


全球多數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約有40%的河流穩定流量受到較為嚴重的污染。全球每年水污染導致十億人患病,300萬兒童因腹瀉而死亡。


5


垃圾圍城


垃圾圍城成為全球城市的毒瘤。固體廢物侵佔大量土地,對農田破壞嚴重。垃圾填埋產生的垃圾滲透漏液成分複雜,嚴重危害現在人類及其子孫萬代的健康。垃圾傳播疾病,危險廢物誘發癌症。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空氣污染(資料圖)


導致人類環境危機的原因很多,但最為重要的原因在於人們的理念出現巨大偏差。人類對天下不夠敬畏:認為天下就是為人類生活、發展而存在的,人類是天下的主人,其他都是人類的僕人。這種理念的蔓延,導致人類作繭自縛,造成了人類生存環境的危機。


老子早就看出了人類的弱點,所以他說: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也就是說:天下乃神器,人類必須要十分的敬畏,否則將不可能最後成功;人類只有向聖人學習,去掉自己身上的各種多餘的東西,尤其是人類的傲氣,才能與環境和諧相處。現今的環境危機,就是因人們的傲氣而生。因此,解除這些危機的途徑就只能是消除人們的傲氣,即所謂「去甚、去奢、去泰」。


溫馨提示


「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有獎徵文活動投票環節開始啦!歡迎投下您尊貴的一票。投票以後,移步評論區留言,就有機會在投票結束後獲得精裝版《白玉蟾真人全集》一套哦,快來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聖人告訴你 人際交往中的三大法寶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大道難遇 祖師教我們「回光」「反照」
第五十八回元始天尊降龍子
老子「玄同」思想義解——社會公共體與生命共同體的建構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論道教「玄同」理念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啟示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老子「玄同」思想體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方略
王毅:中哈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吳海濤大使:民航領域合作應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徐冬冬:文化融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家庭版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助力實現中國夢
玄同理念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借鑒意義
「玄同」與「無名之朴」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借鑒
「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思想源頭
世界玄同藏天機:為什麼說道教興盛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慈悲的陪護
中國—東盟雙邊合作走向縱深 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
陸文榮對話「宗教與文明」: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瀾湄六國佛教領袖博鰲對話:凝聚命運共同體
這本經典蘊藏改變命運的大智慧
儒道對話:走好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每一步
亞洲新潮流:邁向命運共同體的包容、互動和一體化
《舉重妖精金福珠》李聖經:與全智賢和李敏鎬競爭?收視率靠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