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科學家發明可燃冰冷鑽熱采技術

我科學家發明可燃冰冷鑽熱采技術


  記者從吉林大學了解到,經10餘年技術攻關,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冷鑽熱采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前不久獲得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其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於煤、石油、天然氣十倍。並且,可燃冰儲量巨大,據估計天然氣水合物中所含有機碳的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2004年,在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資助下,吉林大學開展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鑽采項目研發,副校長孫友宏帶領研究團隊,在國際技術壟斷、缺少參考資料的條件下,自主研發,集合了地質學、地質工程、熱學、仿生學、化學和材料學等多個學科的共3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可燃冰鑽採的「國家隊」。

  經過10餘年技術攻關,科研團隊攻克了高海拔和嚴寒地區施工等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了國內外首創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合物冷鑽熱采關鍵技術。與國際上通用的「被動式保壓保溫取樣」鑽探原理不同,新技術首次提出「主動式降溫冷凍取樣」原理,發明了鑽井泥漿強化製冷方法、水合物孔底快速冷凍取樣方法和高溫脈衝熱激發開採技術,主要技術指標超過國外同類技術。


  在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木里盆地,科研團隊利用該技術首次鑽獲了我國陸地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並成功實現了陸地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打破了國外水合物鑽探取樣技術的壟斷,填補了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鑽采技術的空白。新華社記者李雙溪孟含琪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科學家發明「防水耐火紙」
科學家發明預防糖尿病「神器」
科學家發明新技術預警心腦血管病發作
我國科學家發明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
科學家發明新技術:能把糞便轉化成石油
既解決污染又可發電 科學家研發新環保光化學電池
既解決污染又可發電 科學家研發這款超環保光化學電池
科學家發明 無卵「造人」術
論科學,論發明二代火影實力碾壓「科學家」蛇叔
科學家發明了無需電池的手機
科學家發明新型電池:由胃酸提供能量,可消化!
科學家發現酸奶可防治骨質疏鬆
中澳科學家發現:高膽固醇可能導致骨性關節炎!
科學家發明軟體發光機器人:受章魚皮膚啟發
科學家發明可提取蠍子毒液的機器人
澳科學家受蝴蝶翅膀啟發研發精準控光技術
科學家發明軟體發光機器人 相當給力
科學家發現蜜蜂可以互相學習新技能
中國科學家發明病毒轉化疫苗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