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多爾袞身後的慘劇
引子: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爾袞在古北口外出打獵時,不慎墜馬受傷。十二月九日在喀喇城去世,年僅39歲。
多爾袞在喀喇城去世的消息傳入京城,如晴天霹靂,舉國震驚。
順治帝福臨雖然在多爾袞生前很是忌諱,但畢竟是自己的叔父,親情還是存在的,順治頒下詔令天下臣民易服舉喪。
多爾袞的靈柩到京後,福臨親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員迎於東直門五里外。此外,他還親自舉爵祭奠,向多爾袞的靈柩行三跪大禮,扶棺痛哭失聲。
福臨還下詔稱頌他:「平定中原,至德豐功,千古無兩。」追尊他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在生前沒有達到的尊崇,在他死後都達到了。
由於多爾袞生前無子,順治帝還恩准把多爾袞的弟弟豫親王多鐸的兒子多爾博過繼給多爾袞,承襲睿親王覺。
到了這裡,多爾袞的一生可謂是榮華富貴也有過,死後的尊崇也享過了,沒有什麼遺憾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沒過多久,多爾袞就遭到了順治帝的清算。
順治八年(1651)二月,曾作為多爾袞貼身侍衛的蘇克薩哈、詹岱兩人出來揭發多爾袞生前的罪狀:攝政王生前私備八卦黃袍、大東珠、素珠、黑狐褂等禁物置於棺內;又計劃率兩白旗移駐永平,謀篡大位。
接著,鄭親王濟爾哈朗率諸王、貝勒、大臣共同上疏,例舉了多爾袞一系列重罪,包括有,多爾袞獨擅威權,目中無人,違背情理讓其母入太廟,有謀逆之心等。
順治帝在多爾袞擔任攝政王的時候,受盡了多爾袞的鉗制和侮辱,一直在想辦法報復,這下,既然有人出來檢舉多爾袞,他也就順勢而為。
福臨趁這個機會下詔,將多爾袞削爵,撤出宗廟,開除宗室,追奪所有封典(包括生母妻子),籍沒家產人口入官,其養子多爾博歸宗。
多爾袞雖死,難逃其殃。福臨命平毀墓葬,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一代英雄的開國功臣,就這樣結束了他的輝煌的一生。

※雍正心腹田文鏡因何丟官
※怡賢親王允祥為何葬於淶水縣
※和珅被重用的秘訣,真的值得借鑒
※找出對手的軟肋:李鴻章從側面扳倒左宗棠
※孟子遊說齊宣王的成功案例
TAG:問學堂 |
※曾控制住順治皇帝的攝政王多爾袞究竟做了什麼:竟在死後慘遭批鬥
※攝政王才是真皇帝——多爾袞的好時代
※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到底人怎麼樣
※從皇族到平民——最後的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
※多爾袞和載灃,同是攝政王,為什麼差距那麼大?
※立福臨為順治帝,多爾袞為攝政王,這一點不得不說多爾袞的雄才大略和大局觀很強。
※范文程:皇太后下嫁攝政王多爾袞的「月老」
※袁世凱與攝政王載灃的「宮斗」
※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死後遭鞭屍砍頭,日本人還在墓地上建跑馬場!
※溥儀登基大典的時候攝政王說快完了,沙皇加冕卻更加倒霉
※揭開攝政王多爾袞塞外猝死之謎
※閱女無數的攝政王多爾袞 為何偏要娶自己的嫂子?
※凌駕於皇帝之上的攝政王多爾袞,為什麼到死都沒有留下子嗣?
※他是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攝政王,死後卻慘遭鞭屍!
※血緣政治:攝政王載灃的生死劫
※滿清帝國最後一位攝政王,一心要除掉袁世凱的載灃,辛亥革命之後怎麼樣了?
※清朝第一迷案:多爾袞無恥盜嫂,孝庄下嫁攝政王
※多爾袞五大人生敗筆使他只能做攝政王而當不了皇帝。
※這位攝政王不簡單,出身漢人,異族皇帝稱此人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