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經幾百年,《永樂大典》正本為何從未露面?

歷經幾百年,《永樂大典》正本為何從未露面?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永樂年間修成的大型類書,它動用了三千多文臣,耗時五年(1403-1407),收集了自有文字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約八千種圖書。



歷經幾百年,《永樂大典》正本為何從未露面?


內容如此豐富的《永樂大典》,被裝訂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共計三億七千多萬字,全用毛筆工楷書寫,這在當時的世界文化領域也是罕見的。


由於篇幅浩繁,《永樂大典》從未刊刻過,修成後由南京運送到了北京,珍藏於皇宮內的「文樓」。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宮內失火,幸而《永樂大典》有驚無險。嘉靖帝得此教訓,命閣臣徐階、禮部侍郎高拱等人組織人員摹寫新本,稱之為「副本」。


令人痛心的是,這一世界文化瑰寶卻遭到野蠻的毀掠,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永樂大典》幾乎喪失殆盡,至清末民初,劫後餘燼的《永樂大典》僅剩下六十四冊了。


新中國成立後,經海內外學者多方搜尋,查實散見於世界各博物館、圖書館的共有三百多冊,近八百卷,還不到原書的百分之四。


歷經幾百年,《永樂大典》正本為何從未露面?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搜羅到的全是副本及其抄本,而《永樂大典》的正本迄今一頁都沒露面,這部總體積達40立方米左右的珍貴類書,難道會煙消雲散、蹤跡全無嗎?


關於《永樂大典》正本的下落,歷來有四種說法。其一,「抄副後歸於南京,毀於大火」。其二,藏於皇史宬特厚的夾牆中。其三,清嘉慶年間失火於乾清宮中。其四是郭沫若在《重印永樂大典序》中所說:「從此正本與副本分藏於文淵閣和皇史宬。


明末之際,文淵閣被毀,正本可能毀於那時,這也是大多數書籍談到《永樂大典》正本下落時所採用的說法,但這一說法卻沒有任何史料能夠證明。其他幾說,或於史實上失之可證,或在道理上失之可信,因此只能冠以「可能」「或許」等字眼。


歷經幾百年,《永樂大典》正本為何從未露面?



1986年,張忱石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深入分析,提出了殉葬說,但未及展開。近年,欒貴明在對《永樂大典》殘本作了二十多年研究後,對其正本的下落提出了新說:這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百科全書極有可能仍存於世,它被珍藏在北京十三陵保存最好的永陵中,這是當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所為。


因為隨著嘉靖皇帝死後,《永樂大典》正本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欒先生分析,嘉靖帝有「殊寶愛之」的佔有動機,有達到目的的權力,有嚴加保密的手段,還有佛道「轉世」的意念,因此,《永樂大典》沒有毀壞,它成了嘉靖帝的隨葬品,安睡在永陵的地宮中。


這個推測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試想,如果《永樂大典》正本真的藏在永陵,而我們現在的勘測技術和其他科技手段又能保證它的安全「出世」的話,中國文化的發展史可能會有眾多的改寫。

但是,仍有不少史學家保持冷靜。他們認為,這僅僅是一種學術上大膽的假設,因為,歷史上沒有任何文獻記載能夠表明,《永樂大典》與永陵有關。



歷經幾百年,《永樂大典》正本為何從未露面?



明史專家王春瑜認為,明朝已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就殉葬制度而言,成化後廢除人殉,從此成為定製,表明歷史在走向文明,制度更趨向規範。在這種情況下,倘若嘉靖皇帝敢於打破祖制,企圖將尚未抄完副本的《永樂大典》正本隨葬,也一定會在喪禮遺詔中有所交代。

而考古部門表示,對《永樂大典》總體積達40立方米這樣巨大的物體來說,運用物理勘探方式勘查出其空間位置,應當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確定這巨大物體是否為圖書典籍,目前還很難做到。


如果《永樂大典》是以金屬或木質器物作外保護的,勘測可能容易一些。另外,從有關記載來看,《永樂大典》收錄的書籍,採用了硃砂等礦物質作書寫原料,硃砂具有放射性,對勘測也會有所幫助。


問題是《永樂大典》被珍藏於永陵,目前只是一個大膽的猜測,文物部門不可能僅憑一種猜測進行重大的考古行動。



歷經幾百年,《永樂大典》正本為何從未露面?



如此,《永樂大典》正本的下落,仍然是中國文化史、書籍史上不可解的懸案,但願它真的是和嘉靖皇帝一起長眠於地下,只有這樣,以後才能一睹真容。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在明清時期,清官是麻痹和欺騙農民的王牌
朱元璋對待自己唯一的外甥,也算是顧及了一點親情
科舉中一甲、二甲、三甲的進士,能當個什麼官?
從對待繼母的態度上來看,康熙不愧是千古一帝
大清最後的貴妃,死後葬禮依然轟動整個北京城

TAG:千古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經五千年的洗禮,這七大古都依然熠熠生輝,值得一看!
此人是唐朝四大賢相之一,歷經四朝天子屹立不倒,他有什麼秘訣?
百年春秋,歷經五代,隱存於江南鬧市中的鄉愁美食,你有多久沒吃過了?
中國十大古寺,歷經千年不倒,佛教聖地
他歷經七朝十一位帝王,成就百年宰相,千年不倒翁,宦海第一人
歷經十多年,宋慧喬美麗如舊!
歷經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最後覆滅,失敗於這四點
中國的這幾個姓氏,歷經幾千年都未曾衰落,最後一個出人意外
龍吟寺,歷經幾百年的滄桑變化和興衰起落,依然屹立
歷史上最長久的王朝,歷經八百年,造就了很多不可超越的第一!
歷經五個年頭「凱源夏秋節」如期舉行,看看粉絲們是怎麼做的
這位皇后的下落,歷經五代帝王幾十年的找尋,至今仍舊是個謎
中國自古強大,歷經兩千年,為何從來不對外擴張呢?
這座皇帝墓歷經三百多年,未曾被盜,只因康熙的這句話
中國的這個地方,有一塊天書,歷經幾百年至今無解!
在末日王朝歷經五廢五立的皇后,她的幸福如何逆轉?
當年李世民栽的一棵銀杏樹,歷經千年後,如今成為了一大風景
揭秘歷史上最老的皇貴妃,歷經四個朝代幾乎長達一個世紀之久
此女天生後命,歷經四朝,是歷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