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倖存下來的太平天國將領

盤點倖存下來的太平天國將領

眾所周知,清朝對太平天國實行非常殘忍的滅絕政策。因此除去少數在「天國」滅亡前就病逝的人(如洪秀全)外,絕大部分太平天國將領不是戰死沙場,就是被清廷處死。但是還有部分太平軍將領逃過一劫,沒有隨洪秀全為「天國」陪葬,有些人甚至還算實現了打敗「清妖」的理想。

何崇政

傳說是翼王石達開的「記室」(秘書),不過推測其真實身份應該是從屬於太平軍的四川地方起義軍首領。石達開兵敗大渡河之後,何崇政幸運逃脫,到峨眉山上出家為僧。後來他不問俗事,潛心武學,終成峨眉武術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

蒙時雍

其父是太平天國元老——贊王蒙得恩,小時候便參加了金田起義。1861年3月,蒙時雍作為太平天國的代表與英國進行了談判。5月蒙得恩病死後,繼承為贊王(幼),與洪仁玕同理朝政。1864年天京陷落後,蒙時雍逃至廣東,不知所終。

覃瑞麒

早年曾參加金田起義,後因功封為「節王」。湘軍攻打天京之時,駐守雨花台的覃瑞麒曾一度擋住了湘軍的進攻。天京陷落之後,覃瑞麒逃回廣西,復歸田園終老。據說覃瑞麒晚年在跟別人談起太平天國舊事的時候,經常扼腕長嘆,黯然神傷。

李容發

忠王李秀成次子(也說為義子),相貌堂堂,為人謙遜,驍勇善戰,長於治軍,頗有其父風範。1860年,年僅十四歲的李容發被封天朝九門御林忠義宿衛軍忠二殿下。他曾屢挫李鴻章的淮軍,並大敗英國人指揮的常勝軍。

天京陷落後,李容發在保護幼天王逃亡的途中被清軍俘獲。傳說清候補知縣陳寶箴(後來的維新變法領袖之一)憐其年幼並愛其才,私自將李容發釋放。光緒十七年(1891年),隱居在家的李容發病逝(一說被俘後就遭殺害)。

張宗禹

清末捻軍起義首領,太平天國梁王。1864年天京陷落後,率所部捻軍與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部合并整編,成為西捻軍統帥,有「小闖王」之稱。1865年,張宗禹在高樓寨之戰中,斬殺曾剿滅太平北伐軍的清朝大將僧格林沁,算是為太平天國報了一箭之仇,整個清廷都為之震動。

1868年,張宗禹因救援東捻軍賴文光部,而被李鴻章、左宗棠的大軍包圍。西捻軍最終全軍覆沒,張宗禹不知所終。傳說在二十年後,滄州一個名為童子師的老者在臨終前說道:「吾張宗禹也」。

韋俊

又名韋志俊,北王韋昌輝之弟。早年曾參加金田起義,在太平軍西征時屢立戰功,後成為武昌守將。駐守武昌期間,韋俊曾大敗湘軍胡林翼部,擊斃大將羅澤南。湘軍主力被迫於武漢城下鏖戰,大大緩解了天京的危局。

可就在此時天京事變爆發,援救武昌的石達開帶兵返回天京,留韋俊困守孤城。之後其兄韋昌輝被殺,韋俊也受到牽連。周邊的太平軍楊輔清與陳玉成部更是與其勢如水火,甚至起兵攻打。1858年,韋俊無奈之下投降清朝,晚年隱居於蕪湖,於1884年病逝。

程學啟

清咸豐三年(1853年),程學啟在桐城加入太平軍,之後憑藉功勞晉封「弼天豫(同公候「爵位。之後輔佐葉芸來駐守安慶,屢敗湘軍。後來曾國藩以程學啟老母為人質,迫其投降。之後程學啟又為湘軍攻克安慶立下大功,成為湘軍大將。

咸豐十一年(1861年),程學啟隨李鴻章援救上海,從而成為淮軍元老,屢敗太平軍。同治三年(1864年),程學啟在攻打嘉興時受傷而死。

丁汝昌

咸豐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丁汝昌在廬江加入太平軍,成為程學啟的部下。後來丁汝昌隨程學啟投降曾國藩,後轉投李鴻章,成為淮軍元老。在剿滅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屢立大功,就任總兵加提督銜,賜號「巴圖魯」。

1879年,已經解甲歸田的丁汝昌被李鴻章重新啟用,負責北洋海防事務。1888年,丁汝昌正式就任北洋水師提督。1895年,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丁汝昌自殺殉國。

楊輔清

東王楊秀清之弟,曾參加過金田起義,屢立戰功。定都天京後,楊輔清出兵福建,攻克大批州縣。天京事變後,楊輔清隨石達開出走。但後來又拋棄石達開,重歸洪秀全,被封為領兵主將,輔王。1860年,楊輔清在二破江南大營的戰役中又立下大功。

1864年天京陷落之後,楊輔清逃到上海,之後在東南諸省流亡,期間還一度流亡美國。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楊輔清試圖趁機在福建起兵,復興太平天國。但不想清廷提前察覺此事,楊輔清被捕後在福州被殺。

賴漢英

賴漢英的姐姐賴蓮英是洪秀全的「王娘」,幼天王洪天貴福的母親,故人稱「賴國舅」。其人心思機敏,博覽群書,精通醫道,作戰勇猛,文武全才,屢建功勛,是太平天國第一流的人物。但天京事變後,賴漢英幾乎從太平天國的政治舞台上絕跡(一說其死於事變)。

天京陷落後,賴漢英逃回老家廣東花縣隱居。少年時期的中山先生經常聽一名老者講述太平天國的故事,情節非常完整可信,有學者推測這個老者可能就是賴漢英。1909年,賴漢英病逝。

洪全福

原名洪春魁,是洪秀全的族侄。早年跟隨洪秀全轉戰四方,憑藉功勞晉封左天將、瑛王三千歲,是太平天國洪姓諸王中,除洪仁玕外最有才能的。天京陷落之後,洪全福逃往廣東東莞,之後流亡香港。

逃到香港的洪全福後來遠赴古巴當苦力,從而掌握了七種外語。之後他在義和堂航業會所登記,成為一名遠洋航船上的廚師,開始四十餘年的遠航生涯。在此期間,洪全福結識了中山先生,並為「反清」起義提供各種幫助。

1901年,洪全福與謝績泰、李紀堂等人策劃於1903年1月下旬在廣州發動起義,並改名為洪全福(據說是為了紀念洪秀全和洪天貴福)。但因為消息泄露,所以行動流產。洪全福逃往新加坡,後隱居於香港九龍。1910年,洪全福因病去世。

陳炳文

陳炳文,安徽巢縣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將。參加太平軍。後隸李秀成部,轉戰皖蘇。1858年9月,參與摧毀江北大營之役。1860年2月,隨軍進佔安徽廣德,留此駐守。尋封朗天安。6月,隨李世賢攻克浙江嘉興。9月,與陳坤書取平湖,尋退。次年10月,隨李秀成克浙江餘杭。12月,升朗天義,參與佔領杭州。隨後封忠孝朝將。1862年3月,取江蘇金山,次月,合譚紹光率部戰於上海七寶、松江泗涇等地。尋封聽王。5月,隨李秀成等占嘉定、南翔鎮、泗涇,再逼上海,受挫。11月,又激戰於嘉定黃渡、青浦白鶴港一帶。次年退守杭州,1864年3月,棄城走德清,尋進圍徽州,攻屯溪,並抵江西德興海口。5月,占弋陽,圍貴溪,旋敗於鉛山,走東鄉。8月13日,在金溪附近白桿村降清,為參將。後不詳。

錢桂仁

錢桂仁(?──1866)一作錢貴仁。安徽桐城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將。又名德勝、得勝、安邦、百順。地主分子。參加太平軍後,為李秀成部將。1860年,任忠殿承宣、慷天燕,10月,奉命代守江蘇常熟、昭文,管理民事,所派鄉官,多由地主豪紳、書役、地保等充任。次年,為慷天福,在江蘇巡撫薛煥策動下,同熊萬荃、李文炳、徐少蘧等密謀叛亂,未逞。12月底,參加攻佔浙江杭州,接著留此駐守。1862年擢慎天安,升慎天義、佐將、朝將,受天軍主將。又與常熟、昭文守將駱國忠準備叛變。次年1月,至蘇州營救被囚禁的徐少蘧,駱國忠先行獻城投敵,他被派往常、昭招降舊部,旋即退回。1864年春,封比王。3月底,在杭州降清。任為都司,與太平軍為敵。1866年1月,在廣東嘉應州被擊斃。

莫仕暌

廣西平南人。一作壯族。參加太平軍。1856年,為太平天國刑部尚書。1861年,升開朝王宗殿前忠誠伍天將,任番鎮統官。曾處理外交事務。後封補王。1864年5月,發覺李秀成妻舅宋永琪在天京謀叛,通款於圍城的浙江巡撫曾國荃,即面責李秀成,並領隊從忠王府將宋逮捕。後對宋寬刑輕辦。天京陷落後,隱匿逃回廣西鄉里,耕田為生,窮困而死。

朱興隆

朱興隆,廣東清遠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將。初系廣東三合會成員。1854年,參加起事,圍攻韶州府,未克。1855年夏,往湖南,不久至江西,加入太平軍。約於1857年後,隨石達開獨立行動,自贛赴浙、閩、湘、桂。1860年1月,和譚星等脫離石達開東走,轉戰於粵、湘、贛邊境。12月,入閩,占武平。次年4月,抵江西,與李秀成會合,隸其麾下,隨軍戰於浙江、江蘇,並參與救援安徽安慶之役。後封利王。1864年3月,同林紹璋等援常州,又取福山,逼無錫,敗常勝軍於華墅。5月,與劉肇鈞等抵浙江昌化,走皖南,入江西,戰敗。尋同李世賢會合。8月,和汪海洋在撫州許灣為敵所敗,轉佔新城,走南豐、瑞金。10月,圍寧都,轉入福建汀州境,據濯田,後取平和、永定。1865年4月,克詔安,尋敗退廣東大埔。6月,在嘉應州龍虎圩降清,並改名朝安。後不詳。

蔡元隆

蔡元隆(1839──?)湖南嶽州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將。1854年加入太平軍。1860年,為仁天安,隨其岳父李秀成東下丹陽、常州、蘇州。後進逼上海遇阻,轉援浙江嘉興,返回蘇州。不久隨軍西征,自天京入皖南。後經江西、浙江,復進贛。次年由江西進入浙江,取餘杭,旋升主將。1862年,參與占江蘇嘉定等地,旋攻上海,並赴蘇州會商解天京之圍。1863年,封會王。2月,在太倉擊敗常勝軍和湘、淮軍。4月,以城詐降,擊傷淮軍統領李鶴章。次年2月,降於浙江布政使蔣益澧,更名元吉,並反戈攻桐鄉,被擊退。旋為通叛。6月,犯湖州,尋敗,被圍于思溪。8月,游水逃出,所部死亡殆盡。

吉慶元

吉慶元,廣西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將。初參加太平軍,為石達開部將。1857年後,隨石獨立行動,自贛赴浙、閩、湘、桂,封豫爵。1860年9月,與彭大順等率部脫離石達開,由柳州東泉經雒容、永寧趨義寧。後出廣西,進湖南,經贛入閩。次年9月,在江西鉛山和李秀成會合,隸其麾下。旋封大佐將。隨軍攻取浙江紹興等地。1862年1月,轉戰蘇南地區,擢扶朝天軍主將。尋於川沙高橋受挫。5月,升朝將,領軍攻南匯失利。10月,進援天京,攻雨花台湘軍軍營,尋退。後封養王。1863年3月,隨李秀成到安徽巢縣,旋攻無為石澗埠、廬江、舒城、六安不克,折往壽州、天長,復回天京,後往皖南廣德。次年天京陷落後,同洪仁玕至江蘇溧水、東壩,迎幼天王洪天貴福回廣德,趨湖州。旋合黃文英等擁洪天貴福返廣德,復與洪仁玕等走寧國縣。9月,抵浙江,轉赴江西,至鉛山陳坊。後不知所終。

童容海

童容海,本姓洪,加入太平軍後,因避洪秀全諱改姓。安徽無為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將。初系石達開部將。1857年後,隨石達開獨立行動,自贛赴浙、閩,復返贛入湘、桂。為觀天豫。1860年9月,與彭大順等率部脫離石達開。後出廣西,經湖南、江西至福建。次年5月彭大順犧牲後,在轉入江西途中,他殺將士以立威,自封燕爵,貪暴兇殘,冒功奪權。9月,於鉛山與李秀成會合,隸其麾下,隨軍攻廣信。後封主將、天將。轉戰浙江,取杭州。1862年1月,封保王。旋又擅殺將領十餘人,焚掠杭州城,走餘杭。繼赴安徽寧國府城東,對楊輔清孤軍作戰,坐視不救。7月,襲取廣德,舉城降清,複姓洪。9月,走寧國府,為清游擊。次年春,隨鮑超敗楊輔清等於寧國府。後升總兵。1864年8月,同鮑超在江西金溪附近招降陳炳文等。後不詳。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晚清水師名將,被譽為史上第一個打敗外國人艦隊的民族英雄
湘軍悍將,生擒太平天國幼天王、干王,血腥鎮壓了苗變
太平天國史上叱詫風雲的人物,卻是唯利是圖的小人、三姓家奴
大明帝國死的最慘三邊總督,被流賊割下耳鼻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太平天國將領,晚期擎天一柱,此人死,標誌著太平天國的失敗
太平天國水師將領,差點逼死了曾國藩
太平天國被低估的能人 被戴綠帽子後崛起 一度統領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後期優秀將領
太平天國名將,此人的死,標誌著天國的軍事走上了下坡路
太平天國軍被凌遲之後,剩個腦袋眼睛還一直睜著
太平天國為何要拿女性點天燈?
太平天國重要將領都被凌遲,只一人留下「血脈」,至今存活,影響太大
太平天國後期的頂樑柱,掌握著天國的所有金錢,孤膽民族英雄
太平天國重要將領都被凌遲,只一人留下血脈,至今存活,影響太大
太平天國的本來面目
世界上最大的寶藏居然是太平天國留下的?
太平天國早期將領,第一完人,此人不死,天國不滅
太平天國所有的封王
若不是曾國藩猛浪,太平天國早就滅了
太平天國滅國之時,八個王爺集體降清,最終一塊被處決
太平天國中最慘的是他?
太平天國投降清朝的著名將領裡面,誰最令人同情?
太平天國的兩大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