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其庸辭世:一夢五十年,誰解其中味?

馮其庸辭世:一夢五十年,誰解其中味?

今天,我們紀念馮先生,除了痛感其離世之外,最大的悲傷可能正是來自於眼下閱讀的難以持久、經典的難以傳承。


文/趙清源


1月22日,文史學者馮其庸在京逝世,享年92歲。

臘月二十九是馮先生的生日,可惜,先生沒有等到,這是不幸;而就在幾天前,馮先生50年前手抄的《瓜飯樓抄庚辰本石頭記》剛剛出版,馮先生說,「我對這部抄本《紅樓夢》真愛到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樣」,這也是大幸。因為,這部抄本《紅樓夢》的誕生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意義。

馮其庸辭世:一夢五十年,誰解其中味?



馮其庸先生舊照

50年前,馮先生曾每天夜深人靜後,以毛筆據影印庚辰本《石頭記》,依原著行款朱墨兩色抄寫。這一抄,就是整整一年。馮先生說,「這一年的抄寫,是我真正深入《紅樓夢》的過程……」


像是一個巧合,或是一個禮物,在馮先生辭世前,伴隨了他50年的抄本也終於問世。50年間,馮先生以艱拙揀繁之力,建考證求真之功,終於在紅學研究中成一家之言,《紅樓夢》滋養了馮先生,也成就了馮先生。今天,我們紀念馮先生,就是要看到他保存文化薪火的勇氣,勇於直面苦難的力量。


對於許多人,尤其是紅迷來說,紅學圈中學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常被人拿來當作學術八卦津津樂道。其實,無論是已經故去的周汝昌先生,還是剛剛離世的馮其庸先生,其爭,其論,依然是君子之爭,學術之論,且都是建立在對《紅樓夢》一生痴愛、對曹雪芹欽服感佩的基礎之上;其情,是對文化經典的熱愛與繼承,其根,是對傳統文化豐厚的學養,其心,是求真嚴謹的學術精神。今天,我們紀念馮先生,就是要感知其情、效法其根、理解其心。

馮其庸辭世:一夢五十年,誰解其中味?


可是,在今天的時代,讀書要麼成為可資炫耀的情調,要麼淪為電子時代的點綴,讀書越來越奢侈,讀書人越來越稀薄。還記得幾年前,在一張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上,《紅樓夢》位列榜首,令多少讀書人唏噓不已。今天,給別人讀書的自媒體,甚至一度被人們所追捧……我們紀念馮先生,除了痛感其離世之外,最大的悲傷可能正是來自於眼下閱讀的難以持久、經典的難以傳承。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赫胥黎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擔心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娛樂至死的年代,有多少人見到厚厚一部《紅樓夢》,不就望而卻步了嗎?


馮先生曾有詩云:一夢紅樓五十年,相看白髮已盈顛。如今,將一本《紅樓夢》一字一句抄完,從黑髮讀到白髮的斯人已去。在此之後,誰解其中味?


趙清源(媒體人)


推 薦 閱 讀

我們給


有價值的留言


理直氣壯發稿費


歡迎別出心裁

拒絕一本正經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台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關注大時代的變革與公民命運


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新京報社論」公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新京報評論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文藝青年怎樣老去,你們才滿意
孩子間發生衝突父母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出租幼童」偷竊成風,我寧願相信只是個別家長的利令智昏
再獲諾獎:日本醫學研究為何這麼發達?
展出500座「贗品佛像」,浙江美術館被「國寶幫」攻陷?

TAG:新京報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悼念:著名紅學家馮其庸辭世,他也是書畫家!
一組馮其庸親手繪製的《紅樓夢》,不得不看!
紅學大家馮其庸畫中的金陵十二釵,真是太美了
著名學者馮其庸逝世,是紅學家也是書畫家!
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逝世丨馮其庸:誨人一甲子,半生寄國學
「一卷紅樓萬古情—馮其庸先生追思會」在馮其庸先生家鄉舉辦
馮其庸‖自敘
馮其庸:誨人一甲子,半生寄國學
馮其庸親手繪製的《紅樓夢》人物欣賞
紅學大家馮其庸去世,曾領銜校注通行版本的《紅樓夢》
馮其庸,當代文人畫家的崇高風範
沉痛哀悼馮其庸先生
紅學家——馮其庸的花鳥畫藝術賞析
馮其庸手繪《紅樓》人物圖
師從歐陽中石、馮其庸、沈鵬,擅行草,書作簡約清靜
紅學家馮其庸家鄉情結濃 平生所藏多數已捐贈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