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史上第一位大漢奸,原來是一名大太監

明代史上第一位大漢奸,原來是一名大太監

作者丨胡丹


土木之變後,瓦剌騎兵一度攻入畿輔,但在北京城下作戰不利,被迫退兵,明朝的防守形勢全面趨穩。可是瓦剌太師也先不死心,時常派兵到各邊騷擾,邊警始終難以解除。


明朝綜合分析各方面情報,認為瓦剌之所以亡我之心不死,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漢奸太監喜寧從中挑撥誘引。

要說喜寧是「漢奸」,並不準確。史稱:「內侍喜寧,胡種也」,他是一位胡人。明代所稱的胡人,主要是兀良哈三衛及女真人,分布在今天東北的廣大地區,歷史上這裡是東胡部落的活動區域(蒙古分裂後,三衛以西諸部,分別叫韃靼和瓦剌,稱「達」不稱「胡」)。



明代史上第一位大漢奸,原來是一名大太監



(電視劇《明妃傳》里有英宗失陷漠北的情節,這位是瓦剌太師也先,只不知劇里有沒有喜寧這個人物)


明代史上第一位大漢奸,原來是一名大太監



(在紹劇《于謙》里,確實出現了喜寧,屬「丑角兒」)


御用監太監喜寧,是「土木之變」後的一個重要人物。其實他早就發達了。據我查考,喜寧之名最早出現在正統二年(1437)由大學士楊溥撰寫的《敕賜法華寺記》里,該寺由司設監太監吳亮所建,喜寧也捐了款,作為「助緣信官」刻入碑陰題名里。此後,喜寧多次見於北京寺廟的碑刻上,均列名「助緣內官」,且名次都比較靠前。


喜寧第一次出現在國史實錄里,是正統九年,因鎮守遼東太監王彥(即著名的王狗兒)病故,英宗朱祁鎮派喜寧去「檢閱其家財」。隨後王彥妻吳氏向皇帝哭訴,說喜寧私取他家奴僕駝馬、金銀器皿及田園鹽引等物。王彥並非犯法抄沒,不知英宗為何要派太監去「檢閱」他的遺產,喜寧得了這份美差,趁機大飽私囊。遭到吳氏投訴後,英宗也沒降罪,只是命他將田園鹽引等物歸還,其他東西上交國庫。

喜寧是英宗的寵兒,據實錄記載,正統十二年初,喜寧向英宗奏乞北直隸河間府青縣地415頃。真是獅子大開口,一口就要吞掉近畿土地4萬餘畝!英宗讓戶部差官查勘,發現有許多是民田,但最後還是將其中的荒閑之地7,980畝賜給了他。


已經是富翁的喜寧還不滿足,竟縱容家奴侵佔太師英國公張輔家的田宅。


張輔是什麼人?四朝元老、鐵帽子英國公!



明代史上第一位大漢奸,原來是一名大太監


(英國公張輔)


張氏父子(父名張玉)都是靖難功臣,張輔原封新城侯,永樂初率師平定交阯,有開疆闢土的大勛勞,進封英國公。張輔不僅是當時排名第一位的勛臣,他的女兒嫁給了仁宗,還是大明的皇親國戚。可就是這樣一位「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老國公,喜寧也敢動手搶他家田屋。喜寧的弟弟喜勝,領著自家閹奴,打毀張輔家佃戶的房子,毆打張府家人,致其懷孕妻子死亡——瞧瞧正統年間宦官的跋扈之態!


張輔挨了閹奴的氣,卻沒法領著大軍去征討,只好訴之於朝,告了一個御狀,請皇帝來主持公道。這要是依著我當皇帝,一要尊國戚,二要尊大臣,三要尊朝廷綱紀,定將喜寧罷官,驅逐出宮,永不再用。可英宗怎麼處分的呢?他只把喜勝與打人的家奴下法司問罪,而將喜寧輕輕放過。


法司判處喜勝等杖刑。那也好啊!俗話說打狗看主人,棍子打奴才屁股上,值當打太監的臉了。不料英宗連喜勝的杖刑也免了,讓他交幾個錢贖罪了事,只把喜家私自收用的幾名自宮家奴發戍廣西南丹衛。

當時朝廷正在追查權貴濫收「自宮人」(自宮求用的百姓)的事,這幾個自宮閹奴替主子出力,把自己暴露了。依著法制,自宮者應戍邊。喜家閹奴被遣戍廣西,不是因為他們作惡,得罪了老國公,而是他們違法自宮。喜寧見自家奴才戍邊,心有不甘,指使喜勝揭發張輔也收用了自宮人為奴。英宗倒是「不偏不倚」,一邊扁擔三,一邊三扁擔,下令宥張輔之罪,而將張家所收自宮奴也發往廣西南丹衛戍邊。


正統十四年親征,英宗自然要將喜寧這個寶貝疙瘩帶在身邊。不想走了背運,主奴一塊做了俘虜。昔日同甘,今日正當共苦,可不料喜寧一入虜營,頓忘往日恩德,立刻背叛了淪為俘囚的萬歲爺,轉而替瓦剌酋長也先效力。這叫啥人呢!


喜寧舍家背主,可他家還在北京呢!喜寧背叛朝廷,給北虜當軍師的事,被明朝偵查到了,就將他家抄沒了。此後喜寧更是死心塌地地給瓦剌人賣命。


據同樣「陷虜」的錦衣衛校尉袁彬回憶,喜寧多次挑動也先南侵,袁彬以天氣已冷為由,勸也先不要動兵,喜寧便挑也先之怒,幾乎殺了袁彬,只是因英宗求情,才免他一死。由於喜寧的背叛,英宗住在瓦剌老營里,處境十分艱險,生命安全時常受到威脅。



明代史上第一位大漢奸,原來是一名大太監



(英宗被俘,本就鬱悶,不想他最寵幸的太監還叛變了,豈不悶上加悶!)


英宗又恨又怒,隱忍待發。


喜寧過去曾多次出使北地,熟知沿邊道路情況,他的投敵,危害格外大。景帝給居庸關、宣府、大同等地守將傳敕,說如果瓦剌再以送駕為名,挾持太上皇來邊,只要喜寧隨行,務必誘之入城,即時殺之,並且梟示。大同左衛一個叫夏回生的總旗上疏,表示要率壯士數十人出境燒荒(燒荒是明軍防邊的一種策略,即在冬季派兵,將沿塞數十里內的荒草樹林全部燒毀,使塞外部族失水草北遷,並且能防止虜騎偷襲),潛劫虜營,擒殺喜寧,得到「賜冠帶」的獎賞。可見當時軍民同仇敵愾,誓擒奸閹喜寧。


英宗為了自保,更是急於除掉他,便讓袁彬去跟也先說,打算差喜寧及總旗高斌、達子納哈出等回京傳話。也先同意後,袁彬承密旨,寫了一封密書給高斌,讓他到了宣府,交給總兵官,令其擒拿喜寧,務必將此害除去。


景泰元年(1450)二月十四日,有五十多騎來到宣府萬全右衛,其中一人獨自馳至城下,望城上說:「我是總旗高斌,往北京奏事。」要求進城。守將趕緊稟報宣府總兵官朱謙,朱謙即遣右參將楊俊於當日夜間四更趕到右衛城。楊俊懷疑五十餘騎只是哨探,後面還有大隊達賊,就預先做了部署,他令都指揮江福和內官阮華州、陳倫等,率一支部隊,於次日凌晨前往右衛城外野狐嶺埋伏。上午九、十點鐘,果然發現有虜騎千餘人,近邊南行。


明軍以為瓦剌又要南侵,城內氣氛十分緊張。那個叫高斌的總旗又一人來到城下,楊俊問他,喜寧來沒?高斌答,喜寧在後面。見左右無人,便把太上皇的意思對楊俊說了。楊俊教他去和喜寧說,宣府眾官具酒禮迎接,請他來吃酒。喜寧不敢來,託詞拒絕。楊俊見喜寧不上鉤,便對高斌說,不勞喜太監入關,只消在城牆下一晤即可。不久,喜寧果然領著幾名達兵走過來。楊俊等開門出迎,言談間拿一些好話哄誘他,談著話,不知不覺已近城牆。喜寧忽然發現城下官軍較多,不安起來,打算後退。正在此時,高斌從後躍出,一把將他抱住。喜寧大驚,急忙掙扎,高斌哪裡肯放,二人一齊摔倒,滾入城壕中。明軍官軍奮勇突出,當即將喜寧並瓦剌人火洛火孫生擒,同來的納哈出見勢不妙,縱馬逃走,回營報信去了。


英宗聽說喜寧就擒,仰天大喜道:「干戈久不息,人民被害,皆喜寧所為。今日彼既就擒,從此邊方寧靖,我南歸也有希望了!」


我覺得英宗的性格後來變得極為猜疑,與喜寧的背叛給他造成的精神傷害有莫大關係。


喜寧被捕後,立即被械送上京。為擒此賊,楊俊升右都督,與朱謙各賞黃金20兩、白銀60兩;高斌升副千戶,賞衣服一件。而「挾外寇而為內患」的喜寧則被拿送市曹,活剮了三日——喜太監就這樣不喜地去了。正是自作孽,不可活!


歡迎關注「皇帝不稱朕」微信公眾號:hdshuoshi(皇帝說史)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皇帝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的稱謂,講究真是多!
如果于成龍在明朝做了官,他還會成大清的一代名臣嗎?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書法——兼及崇禎真的後悔殺死魏忠賢嗎?
如果聽了這位「大師」的話,明朝早兩百年就成南明了
朱元璋為何會長得如此丑怪?

TAG:皇帝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明代史上第一位大漢奸原是一名大太監
細數一下中國歷史上的大漢奸,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漢奸
中史上的十大漢奸, 每個都是那麼讓人痛恨, 這一位最無恥!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大漢奸,一個被分屍,一個被揚灰
這六位民族罪人,是歷史上的大漢奸,最後一位屠殺了廣州七十萬人
九一八後東北第一個大漢奸是誰?
中國歷史上臭名遠揚的五大漢奸,第一最可惡,無人不罵
中國史上的十大漢奸,個個讓人痛恨,最後一位更是無恥
中國歷史上的4大漢奸,秦檜不夠格未上榜,第一害死一代戰神
歷史上第一個骨灰遍布全國的人,是個大漢奸
漢奸,是民族敗類,歷史上的十大漢奸你都知道幾位?
歷史上八大漢奸排名,秦檜真的能排到第一嗎?
歷史上遺臭萬年的三個大漢奸,秦檜只能排在最後,第一位當之無愧
明末最大漢奸是吳三桂?那你錯了,真正大漢奸是此人
明朝投降滿清的五大漢奸,我國第一艘航母要以其命名
作為明臣卻向清兵投降,大漢奸罵名一定是千古流傳,鳥一樣的生存
史上三大漢奸,秦檜和汪精衛在列,但第三個頗有爭議!
她是民國大明星,也是大漢奸!可這樣一個人,卻躲過了死刑
明朝降清兩大臣,施琅名垂青史而 他 卻截然相反,卻是大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