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傅月庵:這個中國女戰地記者的心事

傅月庵:這個中國女戰地記者的心事

傅月庵:這個中國女戰地記者的心事



文 |傅月庵

客有為齊王畫者 ,齊王問曰:「畫孰最難者?」曰:「犬馬最難。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韓非子》里眾所周知的一則故事。文學裡,「虛構」與「非虛構」之爭,當也如是。惟世人或惑於「文學」兩字,總認為fiction才是王,nonfiction彷如妾婦,應行其後。


諾貝爾文學獎史上,至今仍有人對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掄走1953年桂冠而忿忿不平;2015年白俄羅斯女記者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以「開創出一個新的文類,超越了新聞報導的格式」得獎,同樣引發不少爭議,在在說明了這種迷思。


非虛構寫作必得有一「根據」,不能向壁虛造,人們或即以為簡單許多。實則未必。脫得赤條條裸泳,自由自在;穿衣著褲泅泳,綁手綁腳,哪一個更容易呢?窮究下去,此或僅「易學難精」、「易精難學」之辨耳,笑笑放過可也。但總之,非虛構寫作真沒那麼簡單!胡適之先生鼓勵人們多寫傳記,說到做到,自己還寫了一本《四十自述》想當範本,可幾十年下來,真正值得一讀的中文自傳為數恐怕也有限吧。

自己都不好寫了,更何況是別人,更何況是一大群人?

傅月庵:這個中國女戰地記者的心事



此刻,我講的是「新聞寫作」,幾乎就是非虛構寫作的根柢。據說好的新聞寫作,必需掌握CS原則:用字清晰(clerity)、清明(clearness)、清脆(crispness);短(short)、誠(sincer)、力(strong)。歸納說來,不外「清楚明白」四個字,因為「文字清楚」,所以看得懂;因為「說理明白」,所以讀得下去。這一標準,說得容易做來難。還是以胡適之先生為例,他一輩子「總算不曾作過一篇潦草不用氣力的文章」,其所成就大約也僅此四字耳。


文字是這樣的好,敘事又該如何呢?不免想起今時恐早被忘得一乾二淨的美國前輩記者約翰·岡瑟(John Gunther),上個世紀30年代以一本《歐洲內幕》(Inside Europe)聲名大噪之後,接連寫出亞洲、拉丁美洲、美國、非洲、今日蘇聯……而形成所謂的「內幕」(Inside)系列,從而被當成新聞寫作典範,圈內人至今還常拿來討論的敘事手法。

以中文「內幕」兩字對譯「Inside」這一英文辭彙,實在不能說十足貼切穩妥。中文「內幕」往往帶有貶意,不太入流。英文「Inside」,其實就指「外人所看不出的內在事物」。換言之,那是有「新聞眼」的人才看得到的。同樣一場記者會,同樣一個現場,為何有些記者總能看出、寫出別人所看不到、寫不出的東西?還是有無「新聞眼」的區別。「新聞眼」跟「球感」、「音感」類近,多半屬於天賦,卻得靠後天苦練才容易顯露出來。


我很辛苦地用耳朵傾聽,用手筆記。我也要參考書籍、報章中的材料,但是我真正的參考書目是人。


某次談到自己的寫作,約翰·岡瑟如此透露,一整個解釋了他的「新聞眼」如何鍛煉而成?新聞是跑出來的!即使數位發展已讓記者得以「閉門家中坐,新聞搜尋來」的地步,最好的記者,最好的報導,還是非Goyakod不成。Goyakod者何?「Get Off Your Ass and Knock on Doors!」(抬起屁股敲門去!)推理小說家卜洛克說的。屁股抬高門敲多,天道酬勤,火眼金睛漸漸發亮,自然跑得出好新聞,寫得出好文章。


稱周軼君為「戰地記者」未必準確,若說她常處身動亂之地,這倒一點不假。原因也很簡單,大學讀外語學院選科系時,一路瀏覽,突發奇想「選個字最多的」,遂跌入「阿拉伯語」之中,日後念完劍橋大學,進新華社當記者,很自然被派駐以巴地區。任職香港媒體之後,更加拓展到各個國際新聞熱區,「今日的國際局勢,已不是各自獨立,而是一環扣著一環,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漩渦,你和我的命運都緊密相連」。「我們大家身處這樣一個又一個漩渦當中,應該要能描繪它的樣子。」——要描繪,就得身歷其境,就得Goyakod;漩窩哪裡多?不是戰亂就是動亂所在。


《拜訪革命》僅僅是周軼君的第二本書,卻讓人訝異於她的寫作天賦,以花去大篇幅的前述種種來檢視,此君大約完全具備:她有新聞眼,她看得到inside、她掌握CS,更為人讚賞的是,一般新聞寫作為了保持「客觀理性」,從而極力避免的「主觀感性」,她卻能糅合得恰到好處,文章因此更加吸睛,讀者更多了一種「同情的理解」(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以書中《土耳其》為例,她從伊斯坦堡市中心廣場一棟13層樓外兩張總理厄多安的肖像畫寫起,講土耳其的新與舊、傳統與現代、困難與希望,利益與理想的種種糾葛衝突,全篇沒有「偉大的人物」,她所拜訪的僅是一個又一個的平凡百姓:喜歡厄多安的,不喜歡厄多安的,本來喜歡現在不喜歡的,本來不喜歡現在更不喜歡的。亞洲部分講完,跨過海峽再講歐洲部分,今時土耳其政經面貌、社會變遷、風土人情一一浮現。漩窩在哪裡?左漩或右漩?講得讀者清清楚楚。然後她說,一個走過動亂世代、老教訓孫兒要懂得惜福感恩、全心支持厄多安的老祖母,最後卻票投反對黨,原因是「未來不是她的,是外孫的,要聽從他的選擇。」——要說新聞眼,這就是新聞眼了——文章最後,呼應起首,以「十三層樓高的厄多安,注視著這一切,微笑而堅毅」告結,讓人聯想到的,不僅奧威爾《一九八四》正在注視著你的「老大哥」(Big Brother),更且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廣告看板那一雙大眼睛了。——有報導,有文學,方是真正的報導文學啊!


然而,從上海到北京再到香港,一如她的老師馬丁·哈克比(Martin Huckerby)「走到某處邊界,總想看看,邊界背後是什麼,於是一路走下去」的周軼君,難道毫無心事,整個清楚明白嗎?卻也未必。字裡行間,讀到類如「什麼都管,權威就越來越弱」「你接近這個體制的時間越長,就越能感受到其中的壓抑和前途渺茫……結果更多年輕人失去了信仰」「不是沒有看得見的制度——選舉、議會、法庭,而是那些看不見的地方決定了它是否有效:執行者在想什麼,怎麼做,他們手裡的工具是不是真貨?」……這樣的字句時,不免讓人想起德國《明鏡》周刊創辦人奧格斯坦(Rudolf Karl Augstein)的名言:


我相信,一個有熱情的記者寫文章時,潛意識裡必然想要改變現實。


——是的,她真的是一名有熱情的記者!

【注】本文原標題為《她真的是一名有熱情的記者!》、題圖為周軼君。


【作者簡介】


傅月庵|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資深編輯人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張豐:「回家過年」,其實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姜建強:下流日本成了中國有錢人的後花園
魏陽:貫穿中國古代宮廷鬥爭的土製偉哥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記者節叩問:戰地記者的初心
他是美國戰地記者,第一位採訪紅軍的西方記者,骨灰卻灑在中國
中國最知名的戰地記者水均益,這些年在幹嘛?網友:那個年代,最敬佩的主持人
戰地記者未刊稿:五戰士死守上甘嶺,犧牲前寫下「中國人在此」
沖繩戰役中令人傷心的一幕:美軍戰地記者鏡頭下的「坦克之死」
回首硝煙,不忘國恥!80年前日寇戰地記者拍攝的淞滬會戰老照片
敘利亞女戰地記者,地獄六天!
國外戰地記者實拍:中國戰場抓獲的日軍戰俘,和他們使用過的毒氣
中國史上第一個殉職的記者:被慈禧打死
偉大女性:外國記者眼裡的慈禧!
美國戰地記者鏡頭下的淮海戰役
除了美國,還有遍地槍店的地方嗎?旅行記者:竟然是這國!
這名駐守在緬北臘戌,報道戰事和毒品的記者,獲獎了!
記者:埃神有一顆中國心,目前已開始學唱國歌
戰爭佳片:有一名戰地記者,為正義而死
一個美國記者眼中的上海老街
一名抗戰中國軍官接受國外記者採訪,這句話讓所有中國人感動了
照片上的這個中國士兵是誰?上了美國雜誌封面,美國記者告訴你
影像志:美國記者鏡頭下的徐蚌戰役
美國記者問成龍:「香港是日本的哪個島」?他一句話打臉美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