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人趕上春運怎麼辦?打「馬的」回家方便又快捷

宋朝人趕上春運怎麼辦?打「馬的」回家方便又快捷

宋朝人趕上春運怎麼辦?打「馬的」回家方便又快捷



高鐵、飛機是現代人最便捷的春運交通工具,那距今千年的宋代人又是如何回家過年的呢?如果你有幸穿越來到大宋的首都東京(開封),也稱汴京,在街上看到飛馳而過的騎馬人,帶著大包袱小行李,你別以為都是公幹的官人官差,好多是回家過年的遊子打的「馬的」;還有從你身邊呼嘯而過的各類廂式客車,也是很時髦的春運工具。

打「馬的」很方便,就像今天的計程車一樣


那時的交通條件,租賃一匹馬騎著回家過年,就像今天我們打的一樣方便,尤其是在東京這樣的大都會,打理經營出租馬匹業務的門市很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4《雜賃》記載:「尋常出街市幹事,稍似路遠倦行,逐坊巷橋市,自有假賃鞍馬者,不過百錢。」也就是說當時在京師城內乘坐出租馬,大概最遠不超過100文即可。該書同時還記載,獨牛車之類「亦可假賃」,還有「賃轎之家」。


熙寧五年(1072年),正是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前夜,大宋的經濟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此時有一個日*本僧人叫成尋的來到中國,來到汴京作旅遊訪問。他把這次訪問寫成了一本書《參天台五台山記》,記載了他此行的收穫和感受,書中對他在汴京的交通情況記載比較詳細。可以例證當時大宋首都的馬匹租賃交易情況。成尋來到京師開封后,通過記錄來看主要以馬為代步工具,而且全部是租賃的。從住處前往皇宮,一行8人加翻譯租了9匹馬,付錢900文,合每匹100文:「馬人人與錢九百文了,各百文有也。」數日後的一天租馬9匹,參拜了幾處大寺院,付錢1貫500文:「今日借馬九匹,與錢一貫五百文了。」每匹約167文,大概屬於包天的價格。次年正月又兩次租馬,每匹約支付100文:「借馬九匹與九百文畢。」三月,又租馬到顯聖寺,價錢是70文:「馬各七十文畢」;租馬到吳樞密家,價錢是100文:「馬人與百文」;次年四月,「三藏共行壽聖院尼大師齋所,通事、小師二人同去。路極遠,三十里,北門外院也……馬人與一百五十文。」所謂的150文,自應是每匹馬的乘騎價格。來回60里,每里平均2.5文,看來起步價不高。由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成尋之所以選擇打馬的,主要是便捷,價格不高也是重要原因。


成尋在中國期間,除了「打馬的」之外,還「打轎的」。據成尋《參天台五台山記》一書記載,後來他來到杭州短暫停留,前往靈隱寺拜會高僧後,被用轎子送回住處,支付轎夫每人50文:「轎子擔二人各五十文」,共100文。他又在剡縣城內從住處到國清寺之間用轎子,「轎子功七十文」,花了70文;繼續前進向鄰近的新昌縣,「私以六百七十文錢雇二人乘轎,餘人徒行。過三十五里,至新昌縣」。以670文雇了一頂二人抬轎子,行走了35里,約合每里每人9文多。到台州後拜訪寺院、官府,用轎多次:「擔轎二人,各與六十文錢」,共120文;又一次「擔轎二人,各與錢卅文」,共60文;又一次「轎人各與二十四文錢了,共48文」。大概是在本地的短途數十文到100多文,到鄰縣的長途數百文。

宋朝人趕上春運怎麼辦?打「馬的」回家方便又快捷 點擊播放 GIF/1484K



客車宋代已經出現,坐車回家過年很時髦


騎馬、坐轎在交通高度發達便捷的今天看來慢死了,那時的「春運」怎麼辦?其實,客車在宋代已經出現了,那時人們乘坐客車回家過年已是件很時髦的事。


曾看過一本書《宋朝完美生活》,文中寫道:「『四爺定了先走陸路到萬州,而後轉水路回杭州,得先雇車。讓大河這兩日去市上的幾家車行看看行情。』錢氏對碧煙道。碧煙想了想,『奴婢省得,看這些東西怎麼也需要兩輛太平車,三牛廂車一輛給僕從,兩輛獨牛廂車給四爺、四娘子和小娘子,還有隨身侍婢和小廝。』」作者短短的幾句話,信息量很大,描繪了一幅宋代「春運」回家過年的出行圖。文中既說明了宋代「春運」的方式是坐客車,也介紹了用車方式是雇車,就像我們今天長途客車,分為客車和貨車兩種,拉物品的貨車叫太平車,租了兩輛;大客車叫三牛廂車,僕從乘坐;高級點的小客車叫做獨牛廂車,給老爺小姐坐。

從查閱的文獻記載來看,宋代的「春運」就已經開始使用客車了。那時的客車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比較高級的客車,就是上文的獨牛廂車。一般是汴京貴族宅眷所坐的一種車子。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有宅眷坐車子,與平頭車大抵相似,但棕作蓋,及前後有勾欄門,垂簾。」另一段說:「命婦王宮士庶,通乘坐車子,如車檐樣制,亦可容六人。前後有小勾欄,底下軸貫兩挾朱輪,前出長轅,約七八尺,獨牛駕之。亦可假賃。」這裡就記載了可以租賃到,更便於「春運」調配。其實,這種車子,在其他城市也得到了推廣使用,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成都名族婦女,出入皆乘犢車。」這種犢車就是汴京的獨牛廂車。


二是能坐多人的大客車叫三牛廂車,而且帶卧鋪。這種車子多用於長途旅行,更適合「春運」。在南宋有一幅名畫叫《雪溪行旅圖》,雖然作者已無從考證,但就是這幅名畫,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宋代客車「春運」圖。這種宋代客車,就在這幅畫中得到了詳細的直觀反映。畫中前後共有三輛三牛廂車。從圖中來看,這種車子以三牛牽引,力量大,可載多人,適合於長途運輸。雙層車廂,上層低而寬,是卧鋪,下層高而窄,是車廂,整個車子呈拱形。其中最前邊的那輛車有人正從下層向上層爬去,第二輛車門大開,車上層有人裹被而卧,下層一人閑坐。最後邊的車上下層皆閉門看不到裡面的情況,似乎沒有乘坐客人,也許是備用車輛。這一組三輛車一起出行,既能多拉客人,也便於長途互相照應。有了帶卧鋪的「三廂牛車」,那時的「春運」已經很便捷了。

宋朝人趕上春運怎麼辦?打「馬的」回家方便又快捷


三是有一種快速客車被稱為細車。宋周煇的《清波雜誌》記載了當時的一些典章制度、風俗、物產等,在卷二《涼衫》中說:「舊見說汴都細車,前列數人持水罐子,旋灑路過車,以免埃蓋蓬勃。」另外在周煇《北轅錄》中說,他在出使金國時,路過淮北也見過這種車子。這種細車每役用十五匹驢子,有五六個人把車,趕車者不用鞭子而用巨梃擊打驢子。由於役用驢子較多,趕車者又捨得打驢子,因此車速極快,「其震蕩如逆風,上下波濤間」,可見其速度之快,適合辦急事,送個快遞沒問題。急於回家過年的打工族,多花些銀子,甚至可朝發夕至。


再有一種客車叫氈車。是當時婦人乘坐的一種車子。司馬光在其居家禮儀的專著《書儀》卷三中說:「今婦幸有氈車可乘,而世俗重檐子,輕氈車。借使親迎時暫乘氈車,庸何傷哉!然人亦有性不能乘車,乘之即嘔吐者。如此,則自乘檐子。」檐子,是北宋都城盛行的一種非常豪華的大型轎子,供貴族婦女使用。看來那時有些人還不適應氈車這種新生事物,不敢或者不願意坐客車,甚至出現了暈車現象。但是為了回家過年,相信還會有人毫不猶豫地選擇它。


*作者:劉永加,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文史學者,資深媒體人。


版權聲明:【本文由劉永加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秘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怎樣踩著別人當上宰相的?連寇準也給坑了
這些江湖術士太「牛」了,北宋都被他們忽悠完了
諸葛亮也曾三顧茅廬請人,此人竟然不出山,結果……
飲過「貪泉」,他還能做個清官嗎?

TAG:魚羊秘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女人什麼時候最「隨便」?男人趕快看看吧!
帶貓咪剃完毛,回家後性格大變,主人趕忙遞上小魚乾!
古人為何要在刀上安裝鐵環?看見拿九環刀的人趕緊快跑,後果嚴重
占卜:什麼東西把你的貴人趕跑了?
早餐吃什麼最健康?想長壽的人趕緊記下來
南京出土王安石父親墓,專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後人趕來:快停下!
上網不交錢還佔位睡覺,為什麼不把人趕走呢?網管來給你揭秘
老漢從山裡撿到一隻小土狗!帶回家養了一個多月後發覺不對勁!嚇得村裡人趕忙報警!
馬來西亞大選藝人趕回家投票!「藍手指」背後意義曝光
菩提祖師聽猴子說來自花果山,立馬叫人趕他走,他在怕什麼?
寶玉為什麼不敢救晴雯?被王夫人趕出賈府後不久晴雯便病死了
發現一隻流浪狗,剛想著把它帶回家,結果狗狗一轉頭嚇得路人趕緊往家跑
金毛偷跑出門還叼著錢包回來,打開一看,嚇得主人趕緊報警
鄰居說自家被水淹了,主人趕緊回家,看到二哈奔放的一面!
是誰將匈奴人趕到歐洲,將突厥人趕到西亞?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快快愛上喝茶 常喝暖宮茶幫女人趕走宮寒
朱元璋把蒙古人趕回老家,還親自給「北遁帝」了一個謚號
春天必吃菜,連吃竟致人吐血?為了家人趕緊看看!
馬蘇蹭戛納紅毯事件大反轉,前方記者:根本沒有人趕她走
狗狗路過下水道狂叫,剛打開井蓋,它就跳了下去,嚇得主人趕緊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