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年少時熱衷導演這個職業,但無緣影視行業,然而卻也在設計界風生水起。機緣巧合,真真假假,天生色弱的他愈挫愈勇,多次獲得國際大獎,並且成立了Addweup團隊。本期納金網有幸邀請到設計大師鄧培志,和小編一起探索他傳奇的設計之路吧。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納金網藝家人設計師--鄧培志


納金網:


您好,能向納金網的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嗎?


鄧培志:

你好,納金網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寶島台灣的Page(鄧培志),真正的90後苦逼青年。我本科和碩士都在台北,就讀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在學校期間,我就是一個非常喜歡挑戰不同領域設計的學生,我做的設計類型橫跨工業、產品、動畫、多媒體、平面、公共設施與包裝設計,也相當熱衷於參與各種設計競賽與活動。很幸運的,我的作品「Add Up」在2012年以獲得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最佳獎,同獲當年全場最大獎最提名與全球第二,當時以21歲年齡成為史上最年輕獲提名者。


在我畢業那年,我收到了幾個不同國家的工作邀請,當時在仍然在猶如該如何選擇的我,選擇向我的人生導師吳俐瑤老師請益。她只告訴我:「一個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但是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年輕人,就千萬不能失去與現實做對的勇氣。「當時,很多的年輕人在畢業後就選擇進入到大公司工作,拿一份保障的薪水,過平穩的日子,講到創業,實踐夢想,感覺總是等到累積了一些經驗,存了一些積蓄再說。但是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希望能夠著年輕時多作嘗試與挑戰。因為這一份與現實做對的勇氣,我在畢業後短暫成立了我的個人設計工作室累積創業基金。九個月後,我就兩位夥伴以在學時間的「Add Up」概念,成立了「Addweup」這個公司,從此踏上了比設計路更不歸的創業路。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Addweup)

納金網:


從你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你的設計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此過程中最難攻克的問題是什麼?你又是怎麼去克服的呢?


鄧培志:


我必須先說,我是個非常喜歡挑戰的人,挑戰越大的事情越能激發我的興趣,因此碰到困難總讓讓我覺得特別的興奮。這點可能很虛幻,但是我自己碰上最難的問題,就是花時間找到在各種不同的題目、技術、材料中找到「設計的價值」。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科技一日千里,材料日新月異的世界裡,設計師有太多的機會產生新設計了。我們很常因為一個新的科技做了一個設計,或是因為一種新的材料而提出一個新的產品。這很常見,有很多的設計師會選擇透過這樣的方式做設計。但是仔細思考後,那些真正帶給人們價值與意義的設計,其實並不在在技術、材料本身,而在設計師如何透過這些科技、材料的特點,替人們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泳伴泳圈)


Nokia的廣告曾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每當我們去回顧那些足以被稱為改變世界的產品,都會發現那些產品之所以以偉大的地方,並不是在於新技術、新材料,而是在於他這些新元素,解決了什麼舊的問題、創造了什麼新的價值。iPhone並不是全世界第一個觸控螢幕,但是它用手機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獲取資訊與使用網路的媒介。Sony Walkman並不是全世界第一台音樂播放器,但它它改變了人們攜帶音樂與收聽音樂的方式,進而讓音樂不是只能讓人在靜止時收聽。這樣的概念,放諸諸如如相當蓬勃的互聯網生態更是如此,中國的支付寶、微信、海外的谷歌、臉書,這些公司的技術絕對不是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在於解決了人們的困擾,也創造了新的價值。

秉持著這樣的想法,我的設計也在新技術、新材料與設計價值間的槓桿上掙扎許久。我與我的好朋友林冠芠以前在學校時經常一起討論,她是個相當聰明的設計師能快速抓出我們提案中的「設計價值」。我花了很多時間跟她討論與學習,例如我們一起設計的「角落擊破器」,也是利用傳統的捕鼠夾原理,將公交車裡經常遺失,或是旅客不敢使用的擊破器重新設計,設計成簡單、方便且快速能幫助逃生的產品。而我們一起設計的「泳伴泳圈」更是沒有用到其他特別的技術,單純將兒童使用泳圈的周期做重新定義,設計出一款可以變形,符合兒童學習游泳歷程的泳圈,來解決材料浪費與家長每年不斷添加新泳圈的問題。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我經常問自己:「我的設計拿掉新科技、新材料後,還剩下什麼是我能創造的價值?」設計師不是個發展科技,研究材料的角色,我們透過「設計」這個手法,巧妙的解決現在所碰到的問題,我覺得這才是我心中「設計的價值」。


這是我認為最難解決的困難,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努力摸索。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角落擊破器)


納金網:


您的設計作品「種子牙刷」通知了經歷了58個版本的有機會量產,為何您如此執行於這個設計呢?你認為這項設計達到你想要的設計效果了嗎?


鄧培志:


種子牙刷應該是我學生時代第一個產品設計的作品,就如同初戀一般,總是特別難以割捨,而這也是讓我如此執著的原因吧。


事實上,直至現在,我認為種子牙刷都尚未達到我自己想要的設計效果。這個設計的重點在於兩點:一,牙刷刷久需要更換時,是否可以更換刷頭就好?二,牙刷刷多久需要被更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設計了一個方便替換牙刷的軟性硅膠刷頭,同時在刷頭上塗上變色塗料,只要材料遇到後一個月便會變色提醒使用者更換。


這個設計從我大三時開始做起,直到我碩二畢業為止,我都不覺得我把這個設計做完,甚至滿意。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我還沒有找到「設計的價值」,硅膠不是我發明的、變色塗料也不是我研發的,拿掉這兩個特點,我的設計還剩下什麼呢?我覺得這是最難以說服我的原因。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種子牙刷)


研究所的恩師鄭孟淙老師不斷提醒我:「要不斷的替自己的設計找出路」,直至現在,每當午夜夢回睡不著覺的時候,我都會常常拿起這個設計想一想,也許這是個永遠沒有結尾的答案,但是它總是能提醒我「還有許多的任務還沒做完」。


納金網:


我們了解,您的設計作品「空調鯨魚」與「Addweup」的靈感都源於父母的工作,能介紹一下這兩個作品的亮點所在嗎?


鄧培志:


「空調鯨魚」是我在碩一時的作品。我父親是一位空調技師,替客戶規劃空調的位置就是他每日的工作。有日與他閑聊時他告訴我,空調機下方的乾淨,但是由於流出時會經過管線,因此人們都誤以為它非常的骯髒。這個水被拿來澆花,沖馬桶其實相當可惜,因此我就想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它用了一個已經存在很久的技術- 「水霧化模組」,讓機器產生的冷凝水可以順流到容器中,接著可以被水霧化模組的震動影響而成為水霧。在空調房裡產生水霧有兩大優勢:一,水霧蒸發能讓房內的氣溫下降得更快,替換使用者省下更多的錢。二,水霧蒸發發生保持室內的濕度,不會讓愛美的女性在空調房裡皮膚過干。


雖然這個設計獲得了美國IDEA,德國Reddot等國際設計獎項,但是對我來說更重要的,這個設計就像是我和父親一起做的一樣,直到現在,我們還會經常討論如何將這個設計優化得更好。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空調鯨魚)


「Addweup」就更有趣了,由於我母親是導遊,讀大學本科沒課時,我就很自然的跟她到桃園國際機場接送機。每次在送機的過程,我都會看到相當多的外籍旅客按著計算機,計算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把身上的剩餘的台幣花完了。這種為了花錢而花錢的原因,真的令人覺得十分矛盾,也因此衍生了我想要設計「Addweup」來解決旅客身上剩餘貨幣困惑的想法。


全球每年有二十億的機場離境外籍旅客,這些被儲值、捐贈累積下來的錢,不只能對旅客產生價值,對社會也能產生意義,是一個可以創造雙贏的有趣社會設計。在經過2012德國紅點設計最佳獎、2013年美國IDEA、中國設計獎年度至尊設計、2016台灣金點設計特別獎後,我與夥伴們也成立了「Addweup」這個公司,希望能讓自己在學生時代的概念設計,變成能對世界有貢獻的公共設計。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Addup)


納金網:


據悉,Addweup將在香港第一次使用,為什麼要考慮首次使用在香港呢?


鄧培志:


由於香港鄰近全世界線上支付發展最為發達的中國,又地處亞洲的中心地區。同時赤臘角國際機場也是世界上外地旅客最多的機場之一,我認為香港機場是最適合作為「Addweup」發展的第一點。


為了成功進入香港機場,我與公司的共同創辦人Eason一起在香港陸陸續續待了半年,尋求在香港機場提供服務的機會。一開始為了省錢,我們選在比較偏遠的地方住在小小的劏房裡,一邊做提案計畫書、一邊打電話聯繫客戶,沒想到三個月過去,我們連劏房的租金都付不起,因此開始過起在香港各處流浪的生活。


幸好我們臨時申請上了太古集團的「BluePrint(藍圖)」加速器,總算有了一個免費的小共用空間可以辦公。累了就趴桌上睡覺,餓了就混了工人工會餐廳吃便宜便當,每天晚上還要跑去附近的魚菜市場洗澡。那時候生活挺苦,但是我們甘之如飴,身為一個與現實作對的年輕人,還有什麼比一步一腳印實行理想更為令人興奮的呢?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Addweup2)


納金網:


參加過無數場大大小小的賽事並且也獲得多次的獎項,你覺得參賽作品得獎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能分享一下你的參賽經驗嗎?


鄧培志:


我參加競賽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設計競賽是一個在短時間內,能全方位磨練各式設計能力的速成方式。舉凡觀察、找問題、發想、思考、繪圖、測試、模型製作、三維建模、製作簡報到上台發表,每做一個設計競賽都是一次完整的發表。加上可以快速的累積作品,我自認為是對在就學時能力明顯不足的自己,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我認為參加設計競賽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設計成果簡明扼要的說話,替你敘述你的思維與解法。由於國際設計競賽的參賽作品眾多,所有的參賽作品的時間連3秒鐘都不到,因此如何設計理念在短短几秒內被吸收完成,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大多數設計競賽的得獎作品都有辦法三句話內,講出「問題「與」解法「。」因為很少人知道車窗擊破器要敲擊車窗的角落,所以我的設計就其它設計在角落邊「,」因為開空調的時候房間內會很乾燥,所以我就把空調的冷凝水拿來蒸發維持室內濕度「等等....


先找到一個簡明扼要的問題,再用簡單的方式定義出解,最後再透過造型的特徵與圖面來表述出自己的解決方式,這就是在短暫的評審時間內能傳達給評審的最有效溝通方式了。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口氣清新噴霧)


人會被視覺吸引,但是是用腦來做決策。要能吸引評審的目光,美觀,易懂絕對只是第一步,先抓住評審目光後,再透過易閱讀的版面把完整的設計理念娓道來,這樣才有辦法獲取比入圍更高一層的獎項。經過參與幾次設計競賽的評選,其實會發現吸引人又有內涵的設計真的不在多數,因此只要第一眼能讓產品說話,第二眼看起來一切邏輯合理,解法有趣而新穎,我覺得得獎的機會應該是相當濃厚的。


有趣的是,這件事情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習慣性的把自己的設計版面塞得滿滿的。包山包海、也包準講上個半鐘頭,這樣的作品往往在第一次就座會被評審嫌棄,得不到第二次被評選的機會,一切付出心血放諸流水,實在是相當的可惜。


不過聰明的大家一定也發現了,大量參加設計競賽的後果,就是讓設計師很容易做出太過淺白的產品,反而對那些大量沉澱累積的設計功夫來說一點都不友善。因此對我來說,我從來不把設計競賽獲獎當作是優秀產品的保證,而是認為這樣的獎項是在鼓勵人們利用更有效率的溝通方式,來傳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從競賽獲獎的設計師不一定總是能做出好設計,但是他們至少都能把自己的設計介紹的很好。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空氣地球儀)


納金網:


作為一位年輕是設計師,you計劃在35歲之前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成立工作室之前,你認為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什麼?


鄧培志:


其實我已成立過自己設計工作室一段時間了,不過在創辦了「Addweup」這間公司後,我覺得我從中獲得了更大的快樂與成就感。在成立工作室與公司前,我的準備工作差不了太多,比起金錢,我更在意的是找到自己想培養的能力與面對困難的勇氣。


在成立工作室以前,我期許自己能有更廣泛的設計能力與說服客戶的表達能力,因此我廣泛地在各個領域接了不少設計案,例如體重計、滑板車、手提包、車用主機、遊樂器或是平板電腦架等等的專案,我希望在這些專案里找到可以與不同領域合作夥伴溝通的方式,甚至有辦法用我自己的設計說服他們。


在這些案子里,有些專案成功,有些專案失敗,但那些都不重要,對我來說,能夠自己在年輕時多方接觸與嘗試,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是幫助我快速對下個階段進行準備的最佳方法。而這些事情幫助了我在成立公司前累積了不少跨領域的溝通能力,進而在更大的體系中,可以與工程、資安、設計、法律、財務專業的各種夥伴平行溝通。


錢不夠可以借,時間不夠可以不睡,但是能力是需要實質的經驗培養,比起聽演講分享,看成功人士寫的書,最快也最適合我的方式就是親身跳下去體驗與學習了。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面對困難的勇氣,也是我老師不斷告訴我那份「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我很怕變成一個普通人,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是我們有任何的舞台去展現我們的獨特嗎?到人生的重大選擇,我都會先不去想一般人會怎麼做,而是想做什麼做對現階段的我來說最好。明明你喜歡的是做設計,結果家鄉的小夥伴個個都跑去念金融,所以最後你去念了金融。你想去環遊世界,結果公司的每個同事都在戰戰兢兢的加班,因此你不敢請假,錯失了去窺探世界的機會。


人還是要有夢想,要是如果有一天實現了該怎麼辦呢?縱使是大家笑你不切實際,不安本分,如果我們堅持想做一個不一樣的人,如果我們覺得這樣的決定能讓自己變得更好,那我們都需要那一份與現實作對的勇氣。世人總是嘲笑失敗者,崇仰成功者,那是因為人人都在美化成功者的經歷,而沒有人會去銘言失敗者的故事。但撇開結果,這些人都是因為擁有有那份勇氣,才造就自己的不一樣。如果我們因為畏縮跟別人不一樣,而平平淡淡的過著生活,那我們也永遠不會有機會擁有一個更好、更有趣的璀璨人生。


預祝我們都能擁有那份與現實作對的勇氣,一起加油!

與現實作對的勇氣



(產品圖:城市滑板車)


如果你也是一名獲得紅點、IF、紅星獎等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


那麼


WE WANT YOU!


歡迎自薦到我們的平台分享


需要提供資料有:


1、個人簡歷(姓名、聯繫方式、獲獎經歷、項目經歷)


2、獲獎作品、證書


3、生活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rkii工業設計 的精彩文章:

金雞放送:地板牆壁紋理貼圖插件
日式包裝設計中的傳統美學
你與大師之間只差一張座椅
韓耀鍾:設計是對生活的感知
舌尖上的設計

TAG:Narkii工業設計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悲觀了,就沒有面對現實的勇氣
夢與現實的勾結
偽善——對當代中國現實主義美術創作的定性
現實的社會,現實的人,現實的心
白宅的理想與現實
現實的社會,現實的人(好真實)
韓國對智能手機的擔憂正逐漸變為現實
粗糙,是為了對抗殘酷的現實
熒屏作品回歸現實主義題材,表現真實人性
《我不是葯神》:現實主義、批判現實與現實的無奈
還原真實的武術:現實的格鬥是這樣的
莫讓偽現實劇作攪渾市場
擁抱壓力,面對現實
昝登江的現實主義:對藝術與生活的熱愛
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動漫騷操作!能做一個都是勇士
原來反抗激烈的車臣,為何現在卻誓死效忠俄羅斯?原因其實很現實
當幻想和現實面對時,總是很痛苦的
實在太逗比了!海賊王里5個絕對不能在現實中模仿的動作
背後的神作,是讓我們無地自容的現實
漫畫形式表現生活中的理想與現實,理想什麼的不存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