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機器學習新技術,讓病人聲音成為診斷依據

機器學習新技術,讓病人聲音成為診斷依據

聽聽病人嘶啞的聲音或許就能輕鬆診斷出其得了感冒,但是研究者認為一些人耳檢測不到的細微的聲音變化可以用來識別或預測某些難以診斷的疾病。

機器學習新技術,讓病人聲音成為診斷依據


機器學習可以在這個研究方向上發展,幫助外科醫生檢測一系列無法通過傳統測試方式診斷出的疾病,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紐約大學 Langone 醫學中心的精神科醫生 Charles Marmar 正在收集戰鬥老兵的聲音樣本,用以確定如何用聲調和語氣等特定特徵幫助精神科醫生診斷 PTSD、創傷性腦損傷或抑鬱症的。初步研究發現,聲音線索可以把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與健康人區分開來,精確度為 77%,加上新的數據後,該精確度還會上升。


「我們有了包括語音特徵等大量的生物和心理數據後,醫療和精神病學診斷將會更加準確,」Marmar 說。


數據分析在心理健康醫療領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在這個領域即使有豐富經驗的臨床醫生,也很難做出診斷。

最近,美國軍方推出行為健康數據門戶(Behavioral Health Data Portal)來幫助診斷創傷後應激障礙或抑鬱症。ONC 還推出 幾個項目,專註於收集病人報告結果數據。也有業內專家需要擴大數據收集工作,包括行為和社會經濟因素。


梅奧診所(Mayo Clinic)也在結合遠程監測收集語音數據和遠程監測來識別冠心病患者。與此同時,波士頓的一家公司正致力於開發一種基於聲音的技術,以識別產後抑鬱症或痴呆癥狀。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斯坦福Nature論文新突破:深度學習皮膚癌診斷達專家水平
2016,那些被機器之心記錄的人物和公司
搜狗+NMT+團隊:神經機器翻譯將消除跨語言溝通障礙
CMU人機德撲大戰進入中場,人工智慧豪取46萬籌碼
2016中國人工智慧大事件:從百度深度學習平台到中國腦計劃

TAG:機器之心 |

您可能感興趣

機器學習技術或揭示蛋白質動力學數據中因果關係
英偉達新技術亮相,機器人可通過觀察人類活動進行學習
乳腺癌計算機輔助診斷技術研究進展
新手如何開始AI機器學習?你也可以成為技術大牛
機器視覺技術的農業應用研究進展
英偉達新技術讓機器人觀察人類行為來學習
瑞士科學家研軀幹控制無人機技術 效果比遙控器好
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
線下培訓 以足式機器人為藍本,學習動力學、運動學和控制技術
信息通訊技術對學生學術能力的影響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極度精準的感測技術:採用量子位與機器學習!
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有哪些?
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量子比特與機器學習「雙劍合璧」,實現超精準感測技術
微創手術技術:機器人手術與外科教學
為了技術的技術不是技術
我們又誤會了,科學不等於技術,技術不等於科學
人工智慧技術在視頻、語音、預測、機器人及診斷等應用中正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