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古代官員一般都不得在原籍任職?

為何古代官員一般都不得在原籍任職?

一般都包括,市縣級強調多一些;鄉和鎮是同級的;正職包括黨委、政府一把手,另外,市縣紀委、組織、公檢法主要負責人一般也實行地域迴避。



為何古代官員一般都不得在原籍任職?


古代官員任職迴避原籍制度始於何時?


戰國以前我國的官吏職位是世襲的,即所謂「世卿世祿」制,國家對於官員的任免並無太多的管理。秦漢時期對官吏的任用已經逐步形成一些嚴格的法規。西漢景帝時即開始實行迴避制度,對地方官吏的任用在地域上逐漸增加限制。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和唐宋元明時期的補充、完善,到清代時,我國封建社會的官員迴避制度達到了頂峰。


官員迴避制度的具體內容在不同朝代、不同時期不大一樣,總體來說可以概括這樣幾類:一是地理迴避,即官員的籍貫與就任地區不得相同或接鄰;二是親屬迴避,即有直接血緣關係和姻親關係的人員應避免在同一衙門,或有上下級關係的衙門,或互為監察的單位擔任職務。後一種迴避制度至今仍然存在,大家也比較熟悉,可是前一種至今仍然沿襲的範圍有限。不過仔細研究之下,地區迴避制度似乎對於遏制腐敗、尤其是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應該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三是用人迴避、科場迴避、訴訟迴避等其他方面的迴避。


地理迴避是指凡為官者不得在本地做官,即迴避本籍。

東漢時期出台「三互法」,即「三互謂婚姻之家及兩州人不得交互為官」。唐朝規定不許任本籍州縣官及本籍鄰縣官。宋代,地方官員不僅須迴避本籍,而且非本籍但有地產的亦須迴避。北宋時正式規定任職須迴避原籍。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曾有詔文規定,「知縣注選雖甚遠,無過30驛。」古代一驛30里,30驛為900里。可見北宋的地理迴避制度以900里為限,其概數即為千里。北宋的這種制度被以後的歷代王朝所沿用,至明代形成一種非常重要的人事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理迴避和親屬迴避,其次還有師生迴避、揀選迴避、科場迴避和審判迴避。


到明代便成為非常嚴格的重要制度。這個制度規定,一般文官必須避籍、避親,即不得在本籍或原籍作官,有親屬關係的不得在同一地區或同一機構做官;如果出現了籍、親方面的問題,則須迅速調整,在同一地區或同一機構做官的親屬中職位低的官必須調往別處;避籍避親之處,以遠為好,如有的朝代規定避入他省者要離本省邊境五百里以上,等等。有時還嚴格規定任滿必調,防止官吏原地「坐大」,盤根錯節,尾大不掉。這可以叫做「避任」,即不得連任。


明代迴避制度頗嚴,規定實行大區域迴避,即北人官南,南人官北。清代的迴避制度打破傳統的按行政區域劃分的做法,改以五百里為限,即官員雖在外省做官,但與原籍、寄籍在五百里以內的地區,都得迴避。應該迴避的官員,本人隱瞞不說的,降一級調用。如假報親屬、師生關係,或里程不實,借迴避之名挑選官缺的,按規避(逃避)例革職。


清朝對於官員地區迴避的規定分為京官(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政府官員)和外官(地方政府官員)兩種情況。京官的地區迴避是指出任戶、刑兩部司官和道監察御史者的籍貫,不得與所管省份相同。之所以作此規定,除了因為這些職位都屬要害部門外,還由於這三個衙門都以省名設司、設道,並各按所稱省名轄理或監督所在省份的錢糧、刑名等事。既然諸司、道的職司均與所名省份關係直接,為防止弊端計,於是便有像浙江籍人不得充任戶、刑兩部浙江司和都察院浙江道監察御史等職務的規定。外官的地區迴避是指自總督(相當於省長)、巡撫(相當於地區的行署專員)至州(相當於市)、縣官,不許以本省人任本職,有的雖非本省,但本人原籍與所任地方相距在五百里以內,也得照例迴避。清朝初年,需迴避的官職還僅限於各級地方政府的正職;後來迴避的範圍逐年擴大。有的人因遷居他省,屬於長期寄籍者。對於這些人,乾隆七年規定,無論原、寄籍,「均令迴避」。另外還有一種人存在原籍和祖籍的問題,原則上也是原籍和祖籍都迴避。


為了保證監察職能的公正實現,中國古代還實行監察官任職迴避制度。北魏時有明確的規定,士族子弟不得任監察官。唐宋以後迴避制度趨向嚴格。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從郁被任命為諫官左拾遺。便由於遭到反對而改任他職。宋代規定,凡宰相所推薦為官的人,以及宰相的親戚、子弟、屬官,都不得充任監察官。明代在唐宋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定.「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並令巡迴監察官迴避原籍,或曾任官、寓居處所等地.以防親朋故舊干擾監察。在監察過程中,若案件牽涉仇嫌,主管監察官亦應提出迴避;否則,因此而致案件枉違者,加重處罰。清代規定,現任京官三品以上及外省督撫子弟不得考選科道,本籍和親屬也是監察官領受使命時必須迴避者。

迴避制度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可能根本解決結黨營私弄權的問題,但究其用意,仍應充分予以肯定,而且這一制度也十分值得我們加以借鑒,以避免官員的鄉土意識和地方保護主義傾向。


迴避制度發展到清代形成了三個特點,一是較之歷代更全面、更具體、更嚴密;二是滿洲官員較漢官為寬;三是外官嚴於京官,文官嚴於武官,內地嚴於邊疆,內陸嚴於海防。


迴避制度是我國古代在任用官員時,為了避免親友鄰里請託徇情,制定出一定的限制規範,以防患於未然的一種制度。這一制度,對我們今天的黨風廉政建設和法治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大全 的精彩文章:

古代女子化妝後用什麼卸妝?
歷史上有哪些美髯公?
放血治療為何會風靡中世紀的歐洲?
金庸小說和古龍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佛教的雙盤是怎麼練的?

TAG:野史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官員做這些奇葩事也能陞官?讓人哭笑不得
古代這種官員最可貴,皇帝常常恨得牙痒痒,老百姓卻喜歡得不得了
古代兒童寫的詩 讓你不得不服
你知道為何做得越久的員工,離職時都不得善終?
古代老驢們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
古代那些讓皇帝也哭笑不得的狀元郎
怪不得你總是單身,原來都是這些風水在作怪!
三任皇后都不得善終?他做了什麼?
俄羅斯戰機飛行員為何這樣任性?西方欺人太甚而不得不為
戀上鳳凰男:怎樣對待他不得不肩負的責任
古代腐女日常:俊美管家與傲嬌雜役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古代這群軍隊簡直堪比特種部隊,怪不得匈奴都打不過
你還在做孩子的「全職保姆」?捨不得用孩子才會害了他!
何晟銘書法欣賞,網友評:寫字這事都不用替身,怪不得紅不起來!
正直的官員敵不過貪婪的太監,還被令永生不得為官
曹操家三代媳婦兒為何都不得善終?
古代死都不能做的四件缺德事,否則霉運上身,死後也不得安寧
揭秘 為何貂蟬被評為四大美女之一的艷 女, 官 宦 權 貴 讓她不得不臣服
這才是真正的女健身教練,男人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