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過年人情來往多,但不要逼小孩子與親友打招呼

過年人情來往多,但不要逼小孩子與親友打招呼


過年人情來往多,但不要逼小孩子與親友打招呼




過年人情來往多,但不要逼小孩子與親友打招呼


凱叔說


kaishushuo


今年是大年初一,非常感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打開「凱叔講故事」的微信。在這裡,凱叔要向一直以來關注和支持我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說一聲:新年快樂!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闔家歡樂!逢年過節,總會見到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跟很久沒見面的親友們打招呼。一些孩子很聽話,但大多數孩子都不願意配合父母。孩子們要麼不出聲,要麼會直接躲開,要麼聲音小如蚊子。

當孩子這樣毫無「禮數」地對待親友時,你是否也曾為此而尷尬過呢?


其實,孩子不打招呼並不代表沒禮貌,這是兒童成長最正常不過的情況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孩子不打招呼背後的心理。


作者 | 周艷波


春節期間避免不了走新訪友,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外人面前能夠表現得大方得體、彬彬有禮,然而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如父母所願。


悅悅今年6歲,春節時家裡客人很多,媽媽經常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對悅悅說,「和阿姨打個招呼」。悅悅常常頭也不抬地重複一句:「阿姨好!」,然後就沒有動靜了。媽媽提醒過悅悅很多次,一定要主動和客人打招呼,可下一次悅悅依然我行我素。

見面問好原屬中國的傳統禮儀,父母這樣教孩子本是好意。然而,孩子卻總是頻頻拒絕,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禮儀是成人在社會交往中慢慢形成的一種意識,而孩子並非天生就懂。他們認知人際關係,往往是先觀察,後語言。對孩子來說,語言是一種很天然,很簡單,很純真的「工具」,孩子不願意或是拒絕打招呼那是本能,並沒有錯。



過年人情來往多,但不要逼小孩子與親友打招呼



當孩子處在「陌生人焦慮」期,請不要強迫他打招呼


心理學實驗發現:大多數嬰兒在形成對親人的依戀之後,會一直對陌生人做出積極反應,他會開始害怕陌生人,即「陌生人焦慮」。一般來說,陌生人焦慮開始的時間大概是在孩子6~7個月左右,8~10個月左右時最為嚴重,孩子1周歲以後會逐漸減弱,可能會持續到孩子2~3歲左右。

對於孩子來說「陌生人焦慮」並不是壞事,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一方面,陌生人焦慮對孩子有一種保護作用,會避免孩子從不友好的陌生人那裡受到傷害;另一方面,孩子已經把熟人和生人區分開來,也說明他們的智力、認知能力和社會性都發展得不錯,父母應該為孩子的這一行為感到高興才對。


當孩子處於「陌生人焦慮」期時,也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此時,父母應多陪伴孩子,盡量不要直接讓陌生人接觸孩子,或是把孩子放在陌生的環境里。孩子適應「陌生」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父母可以讓孩子在自己的懷裡去熟悉陌生的人或是環境,完全沒有必要強迫讓孩子獨自面對,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缺乏安全感。


樂樂剛剛8個月大,春節期間,樂樂媽把父母接到了身邊過年。老倆口剛一進屋就直接急奔著孩子看,外婆用手指碰了一下樂樂的小臉蛋,誰知小傢伙嘴角下瞥,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樂樂媽說:「孩子怕生,熟悉幾天就好了。」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樂樂媽都讓外婆照顧樂樂,樂樂在哭鬧了幾次後終於好了。


齊齊2歲半,被爸爸媽媽帶回老家過年。按照老家的風俗習慣,齊齊要被爸爸媽媽帶到不同的親戚家拜年。每次面對陌生的親戚,媽媽總會說:「齊齊,叫阿姨、叫叔叔」。但孩子總是把小腦袋一扭,拒絕叫人。媽媽十分奇怪,明明在家裡好好,也願意叫人,為什麼回了老家就變得這麼怕生了。

這兩個案例中孩子的表現都是屬於非常典型的「陌生人焦慮」。


第一個案例中,外婆與媽媽的做法都不是很恰當。外婆不應該剛見面就去碰觸孩子,媽媽也不應該在接下來的幾天強行讓孩子適應外婆。孩子由開始的大哭到後來的不哭,可能並不是適應了,而是孩子絕望了。孩子在反抗沒有得到回應後,他已經放棄了。


第二個案例中,齊齊的反應也是正常的,他不是回老家就突然怕生了,而是一直在「怕生期」。只是因為之前生人少,又是在熟悉的環境中,孩子的「陌生人焦慮」可能表現得並不明顯;而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面對這麼多的「陌生人」,孩子的恐懼感會遽然而升。


當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時,切忌給孩子「貼標籤」


我曾經見過很多家長,在孩子不與他們打招呼時,常會以孩子「內向」、「怕生」等當借口來化解尷尬。


例如,思思今年3歲半,剛剛上了半學期的幼兒園。春節期間,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碰見了思思的幼兒園老師。媽媽連忙讓思思和老師問好,但是思思不但沒有問好,反而躲到了媽媽的身後。思思媽非常不好意思地對老師說:「這孩子就是這點不太好,有點內向。」等老師走後,媽媽嚴厲地批評了思思:「以後見到老師一定要主動問好知道嗎?否則老師以後就不喜歡你了。」思思怯懦地點了點頭。


我們先不說思思是否真的性格內向,但如果媽媽經常在孩子面前強調「內向」「膽小」「不愛說話」等,時間久了,是會給孩子造成心理暗示的,孩子以後可能真的會朝這個方面去發展。


給孩子貼標籤實則是一種「語言暴力」,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在這種「語言暴力」下,一部分孩子可能會變得情緒低落、自卑,不能正視他人的想法;另一部分孩子也可能會變得很叛逆,總是和家長對著干,父母越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就像我在文前案例中提到的悅悅,他已經對媽媽常掛在嘴邊的話沒有反應了,「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我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過年人情來往多,但不要逼小孩子與親友打招呼



當孩子正在專註於自己的事情時,請不要強迫他打招呼


牛牛今年5歲,家裡來客人時牛牛正在客廳里擺積木。媽媽讓牛牛和客人打招呼,但說了好幾遍,牛牛都沒有反應,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於是媽媽嚴肅地走到牛牛面前,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媽媽說的話,你是聽不見嗎?」 牛牛被媽媽的表情嚇到了,獃獃地搖了搖頭。


孩子專註力的形成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的,從開始的幾秒鐘,到後來的幾分鐘、甚至是半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足夠地相信孩子,給提供給孩子相對安靜的環境,並且做到不打擾,才能很好地保護好孩子的專註力。因此,當孩子正專註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請不要強迫他打招呼。


其實,牛牛媽媽完全可以等到孩子玩完後再把孩子叫過來,正式地介紹給客人認識;媽媽也可以在客人進門時就提前和客人打好招呼:「孩子在專心做一件事,過一會兒再叫他過來。」這樣的做法,我相信客人和孩子都不會有意見。


總之,孩子不打招呼並不一定代表沒禮貌,它的背後可能有著多種原因。想讓孩子變得有禮貌,父母首先應尊重孩子,同時也不要忘記以身作則。


凱叔問


你會主動逼孩子與他人打招呼嗎?歡迎來留言里聊一聊。


-------End---------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養男孩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山崩海嘯?不用!
凱叔講故事:小詞仙來了!
【凱叔講故事】小青蛙看雪
第一次被科技徹底震撼。新一代3D地球儀,超美視覺、益智有趣,帶孩子探索世界
【凱叔講故事】我要變大

TAG:凱叔講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過年,我們為親友做幾道拿手素菜
實拍一個女人的死亡過程,親友們面帶微笑送她離去
實拍一個女人的死亡過程,親友們面帶微笑送她上路
岳母獅子大張口要20萬彩禮,可是她給的陪嫁,卻讓我被親友嘲笑
注意!驚蟄到,這些生肖需要打小人!打跑一年霉運,迎好運,快轉給親友!
大臣當上宰相,親友前來祝賀,他卻哭喪著臉說:我只接受弔唁!
毀掉一家人幸福的很可能是這種病,趕快轉發送親友吧
准婆婆拿二百當親友面讓我喊她媽,我把錢搶來甩地上,喊了聲阿姨她臉都綠了
3歲小女孩生日時被親友親了一口,從此臉上猶如被人潑上硫酸!
你肯定沒這樣做過黃瓜炒蛋,看過學會的人都被親友點贊
看到他們這樣迎新年,親友都樂了!
小姑子結婚我大哭起來,老公說我哭喪當場甩我耳光,親友都笑了
想要巧妙應對父母親友的催婚,就看這3招!
生娃後我4萬買了個包,卻被親友數落,當了媽就不能給自己花錢?
一個離世胃癌親友的呼籲:小胃病不可輕看,有病就得治!
海賊王猜想:有可能出現的親友,路飛一夥好多人的親人都是謎
女子遭親友遠離,只因養了一隻史上最丑的狗
當初為環保全屋貼瓷磚,親友一頓吐槽,只不過他們不知道好處罷了
親友如果生了個女兒,賀喜時千萬不要說這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