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2016過去了,整理了一下照片和其他,發現最近1年跑步跑了1000多公里,大體天氣好的月份,每月差不多跑150公里,1年按10個月計算(冬季2個月霧霾限制運動,忽略不計),就是1500公里,雖然跟發燒級人士相比跑量得差一半,但據此推算,如果我能堅持跑8年以上,那就意味著一個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距離!如果我能堅持跑到66歲以上,那就是4萬公里,相當於沿赤道繞地球一圈。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每周差不多跑步2、3次,其中1、2次短距離(5~10公里),周末跑一個長距離(20~30公里),最近一年參加了一個半馬和一個全馬正式比賽(全馬參加的可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馬拉松賽事——北馬),均順利完賽,成績中游。這就是我近兩年的跑步生涯。


兩年前,受身邊朋友影響,多年不運動的我也開始嘗試跑步,從400米跑道兩圈開始,跑量隨著時間的腳步逐漸增加,5~10公里,再到20~30公里。為了備戰2016北馬,在賽前1個月,我試跑了一個全馬,剔除一部分路跑以外,在民園體育廣場的跑道上跑了80圈以上。至今還時常回憶起那個8月份的清晨,開始還下了一會兒小雨,從早上5點到10點,共5個小時,特慶幸的是自己居然沒有轉暈,還好,還分得清東南西北。在終於終於完成了42.195公里之後(手機軟體語音報讀),內心的喜悅和激動是無可比擬的。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有了之前的充分準備,心理和身體兩方面都很重要,2016年9月17日,我幸運地參加了2016北京馬拉松(只有全馬),3萬選手齊聚天安門廣場東側路,隊伍一直延續到毛主席紀念堂和前門之間的空地,起跑前選手集體唱國歌,7:30準時發槍,10分鐘以後我才隨著人流繞過人民英雄紀念碑,跑上長安街,跑過天安門,跟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一路向西奔跑。跑過西單、軍事博物館,跑上西三環,路過中央電視塔,上橋過河,進入海淀高校區,抵達中關村,到這裡才21公里多,剛完成一半的路程。


再後來,就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疲勞加劇,只是跟著前面的隊伍向前跑著,堅持再堅持。真正難熬的是30公里以後,每一公里都需要信念和體力的支撐,膝蓋開始疼了,走幾步再跑能緩解一些,最要命的是左腿的大腿肌肉有要抽筋的感覺,這在以往基本沒發生過,保險起見我趕緊溜邊開始走,到了一個開闊地用力壓腿拉伸,感覺好多了以後,這時還有6、7公里到終點,意念告訴我不能放棄,繼續跑1公里+走幾十米,循序漸進……已然來到了奧森旁,離終點就剩2、3公里了,這時心情越來越好了,信心滿滿一定能夠完賽,當然,衝刺就算了,純業餘的菜鳥選手哪有那個實力。來到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遠處就是「鳥巢」了,這時早已在路邊等候的家人在向我招手,哈哈,太好了,我做到了,終點近在咫尺啦!最後,用時4小時43分,我的第一個正賽全馬,順利完賽,痛並快樂著。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就這樣,我認為我成為了一個跑者,跟目前國內眾多跑者一樣,經常或早或晚地跑在城市的各個地方。習慣了外出也帶上跑步裝備,只要天氣允許,一個人、一雙鞋,慢跑在黎明前、晨曦中……

最喜歡一個人,早上5~6點鐘,靜靜地,跑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靠兩隻腳和呼吸,去感知世界。即便跑在最熟悉的城市,但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線路,感受也是大不同,尤其與你白天看到的車水馬龍、繁華喧囂之景象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會提前查看天氣預報,通過電子地圖規劃好線路,測算好距離和時間,畢竟,我們不是以跑步為生,跑步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有人問過:「起那麼早出去跑步,是不是不安全啊?!」我心裡的答案是:壞人有那麼勤快嗎?要是那麼勤快,還用得著當壞人?還有人問:你跑第幾名(參加完北馬以後)??感覺很無語,我們是業餘跑步愛好者,現在的馬拉松賽事動輒2~3萬人參加,能跑進4位數就很厲害了。況且我相信大多數參賽者都不是為了名次,而是體驗過程,只要平安完賽就好(全馬賽事一般規定6小時關門,即6小時內跑完就有成績)。


也有人問我,你平常一跑就一兩個小時,跑步時都在想些什麼?我經過認真回憶,結論是好像什麼也沒顧得上想。我的體會是,跑步就是跑步,終於基本上什麼也不用想,徹底放空自己,放下各種困擾和一天或一周的疲憊,通過左、右腳不斷重複著向前的動作,時間就這樣輕輕划過。所以我跑步不會像有些人一樣喜歡戴耳機聽著音樂、跟著音樂的節奏跑,我更願意聽著自己的腳步聲,踩在不同的路面會有不同的聲響,快也好、慢也好,旁人看來的簡單重複動作,其實或許是內心最需要聆聽的韻律。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與時間賽跑,但跑步這件事恰恰不是線性的,具有多維的廣度和寬度,線路完全自己訂製,可以在運動場上跑圈(俗稱刷圈),也可以跑在街道、林間、河邊或海邊,你不用想什麼,只是跑著,而身體的運動,帶來的卻是內心的平靜。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跑步,會改變一個人的很多習慣,尤其是生活習慣。跑步習慣了早起,晨跑回來,我會給家人買早點或自己做早點,正常的生活不會因跑步打亂,反而是更有序,早起帶來的充裕時間,讓自己輕鬆愜意地規劃好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跑步的人,拿走路當家常便飯,周末在家附近活動,幾公里範圍內,不會騎車,更不會開車,都是步行,微信運動每日1萬步無須跑步就輕鬆做到了,完全不必刻意為之。


跑步,會塑造和強化一個人的健康觀念。會注意飲食,注重葷素搭配,講求吃得健康,雖然食慾很好但不會暴飲暴食。所以,我覺得邁開了腿也就管住了嘴。跑步的人,應該都不吸煙,至少我認識的跑步的人裡面沒有,如果有,那我想他可能還沒有真正融入跑步。

經常跑步的人,會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崇尚「快樂工作、健康生活」,於事業、家庭、社會都有裨益。煩惱會越來越少,如果有,那就出去跑個10公里;如果還有,那就再跑一個10公里。

跑友分享 跑者,跑著



做自己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我想我會堅持下去,跑者,跑著。


作者:杜鵬|2017年元月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聖經 的精彩文章:

傳遞正能量——我跑出來的2016
跑馬拉松賽前焦慮怎麼辦?四種方法可平心靜氣!
冰雪天!內褲跑!來看美圖吧!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跑馬拉松?
想要跑出「大長腿」?4步就可以!

TAG:跑步聖經 |

您可能感興趣

跑者分享 一直跑下去
跑者分享|彷彿天地之間,只有我和奔跑
我是悅跑者,笑著跑到老!
下雪天,跑者和跑步更配哦!
跑者故事 跑,將啟航
跑跑馬拉松,二胎更輕鬆,厲害了真跑者!
你比一般跑者跑得更快嗎?
跑者故事:跑出自己跑遍世界,設計師的跑步之旅
跑者故事:你跑步,我捐錢
作為初跑者,不要讓胡跑瞎跑成為你的標籤
深蹲,能夠讓跑者跑得更快!
跑步偷瓜?這種人不配稱為跑者!
沒錯,大家都愛跑步的人,跑者就是萬人迷!
我是跑者,跑過鷺島一抹藍
以跑者名義,送超輕跑鞋!
跑者必備!這雙超輕透氣跑鞋,日常跑步不可少
跑步者說之三:起底」陪跑者
小心跑出小腿肌!正妹跑者教你慢跑後超簡易收操
驚!男跑者看了沉默,女跑者看了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