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LG手機光學防抖靈感來源於雞頭穩定原理

LG手機光學防抖靈感來源於雞頭穩定原理



LG手機光學防抖靈感來源於雞頭穩定原理


我們知道,LG最新旗艦手機G2攝像頭將擁有光學防抖(OIS)功能,用戶可以運動中獲得更穩定的拍照和視頻效果。


如果要從技術方面向廣大普通用戶解釋光學防抖的原理無疑是枯燥乏味的,而且用戶能不能聽得懂還不一定。LG的做法很巧妙,該公司製作了一段有趣的視頻,看完視頻你肯定就明白光學防抖是怎麼回事了。


走路會點頭的動物

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雞這種動物走路的時候姿態也是蠻有趣的,每走一步就要伸一下脖子、點一下頭的樣子,其實不光是雞,鳥類幾乎都這樣,但是你見過人啊、大熊貓啊這樣走路的嗎?所以,這事兒早早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早在80多年前,美國的鄧拉普(Knight Dunlap)和莫瑞爾(O. H. Mowrer)就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們用照相機攝影拍攝鳥類的行走,發現,鴿子之類的行走方式原來是先把腦袋伸到前方,然後頭就保持不動了,等著脖子後面的身子追上來,然後再走下一步……至於為啥,兩位科學家認為這是為了獲得一個穩定的視野,這也是第一次科學的提出鳥通過穩定腦袋來獲得一個穩定的視野。


1975年,弗萊得曼(M. B. Friedman)設計實驗來證實了這個假設,第一個實驗(a圖)將鴿子放置在黑箱中,推動黑箱運動,發現鴿子紋絲不動;第二個實驗(b圖)將箱子底板向後拉動,鴿子被迫在上面走動,但是這時候鴿子的頭卻沒伸縮;第三個實驗(c圖)則是給鴿子開了個窗子,能讓它看到外面的景色了,結果鴿子的頭動了,箱子每前進20厘米,頭向前伸一次,之後頭不隨箱子運動,而是相對外界景物固定!這就說明鴿子頭和外界景物的空間位置是對應的,也就支持了鄧拉普等人的觀點。


還有一個很強大的實驗,來自弗洛斯特(B. J. Frost),他用了跑步機,不過跑步機設定的帶速很慢,慢到速度不足以讓鴿子行走,於是鴿子君為了保證視野穩定,脖子越伸越長,然後,然後,鴿子君就這樣摔在跑步機上了……


因此,至少保持穩定視野是鳥類點頭式行走的一個重要原因,後續的大量實驗也都證明了鳥類有頭部保持穩定,以獲取一個穩定視野的功能。你可以玩一個簡單的實驗,比如抱住一隻雞,然後在它前面用吃得啊什麼東西吸引它,接下來各種對雞君各種晃動,你會發現雞身動的時候,雞頭是沒有動的。當然,如果用貓頭鷹的話,效果會更好,因為那傢伙的頸椎更靈活。

人也是一樣的


其實晃雞實驗用在人身上也是ok的,比如你讓實驗夥伴盯住某個東西,告訴他不要動頭,然後擺動肩膀,你就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了……只不過,我們硬邦邦的小短脖兒會使得實驗現象不是那麼明顯……


還有,如果你扛著一台錄像機跑路,好吧,如果手頭沒有的話,將手機將就著粘或者捆在身上也是ok的……你會發現拍攝的景象要比你眼睛看到的晃動得厲害得多,這就是我們人體一系列的成像穩定的「硬體」和「軟體」的功勞。


我們成像的另一大優勢就是,我們的眼球要比鳥類靈活得多,而鳥的眼珠就相當不靈活了,比如雞君,如果它想認真看看沒有在視野正中你,就需要調整腦袋對準你,比如把臉側過來,而我們很多時候動動眼珠就好了。不過,對於同樣不能轉動眼珠的攝影機來說,和雞頭就確實是個絕配了哈。


我們用眼珠鎖定目標的過程被稱為「動眼反射」,這裡面涉及到任何動物身體里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前庭系統。前庭器官是感受器,隱藏在人的內耳中,是包括半規管在內的非常小的彎曲管狀系統,當然,也就是一左一右兩個了,前庭器官通過前庭神經與腦幹里的中樞相連,再與小腦和大腦相連,與有關組織和器官組成前庭系統。

你可不要小看這個小不點的系統,它可是與運動、平衡有極大的關係,連暈車什麼的都與它直接相關,更與其它系統相關。幼兒園裡推出的所謂「感覺統合」課程,其實質就是前庭、本體覺與視覺三者的協調訓練,能幫助兒童專心地學習。


至於前庭的功能,那就是感覺自己的空間位置,或者說,對自己的運動狀態做出判斷,正是因為如此,即使你坐在車上閉上眼睛,也能感覺到汽車的運動。具體說來,前庭的主要功能,一是幫助小腦維持身體的平衡,另一個就是參與調節眼球、脖子的運動,使人和動物獲得一個穩定的視野了。比如,人在凝視時,需眼球、頭頸穩定不動;而追蹤運動目標時,需頭和頸部要穩定地移動,眼球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捕捉到穩定、清晰的影像。前庭系統能協助視覺系統,形成前後左右、遠近高低的感覺,也就是「空間視知覺」,這是兩個系統的感覺統合。


如此,我們可以推斷,暈車的現象,有部分人的前庭耐受性較差,在顛簸的環境的刺激下,引起前庭系統紊亂,然後頭暈,想吐,引起各種不爽,所以,保持平衡或許能減少不舒服的徵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黃燈的自我追問:"返鄉書寫"不是在消費農村
春節不回家的環衛工:節約開支 不給兒女添麻煩
笑話:你還欠我一口,這麼多年了
梅西恩師力挺奧斯卡為錢赴中超,下一個來華名帥是他?
《花花公子》唯美旗袍寫真,美女們把脫去的衣服全穿回來了!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靈感來源於聲學原理的奧地利館
它是保障航母艦載機降落的保障符 其設計靈感竟來源於女人口紅
靈感來源於自然
靈感來源於雕塑的檯燈
科學家研究未來的農業機器人 靈感來源於樹懶
原來國際巨星衣服設計靈感都來源於生活,最搞笑的撞衫
減少手機屏幕眩光的新型薄膜:設計靈感來源於蛾眼!
純手工打造的金屬耳機 設計靈感來源名表
蘋果白色耳機靈感竟來源於星球大戰 不可思議
創意來源於生活 靈感來源於食物
Dior新品靈感來源於一頭牛,你還會繼續愛它們么?
這些細節就是頂級服裝設計師的靈感來源
自帶「聖光」特效的創意燈,靈感來源於立體書
靈感來源於脊柱的百變傢具
安全感來源於偏愛
MIT使用3D列印製造出感測器「皮膚」 靈感來源金龜子
設計來源於創新、創新來源於靈感、靈感來源於生活。
寶寶入睡概念神器設計,靈感來源兜風
外型頗似UFO 法拉利造車的設計靈感來源原來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