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做人做事先要懂得出處進退

做人做事先要懂得出處進退

騰訊儒學·明德講堂


朱高正先生講《近思錄》


出處、進退、辭受之義第一

一、做人做事先要懂得出處進退




做人做事先要懂得出處進退


現在我要開始跟大家講《近思錄》的第七卷,它的卷名叫做《出處進退辭受之義》。


這個第七卷,它就雜在第六卷的《齊家之道》跟第八卷的《治國平天下之道》之中。大家想想看,在《齊家之道》跟《治國平天下之道》中間,夾雜一個《處處進退辭受之義》,是什麼意思?


一個有德君子,你要先修身之後才能齊家,對吧?所以說為了要修身,你要知道我要學習的對象是什麼?我要仿效的對象是誰,所以才會有第二卷的《為學大要》,就是要告訴你,我們學,原來就是要學得如何成為聖賢嘛。那第三卷講的《格物窮理》是在講什麼?講你怎麼去學讀經書,因為經就是用來載道的,你不經由經書,你怎麼能夠知「道」呢?那第四卷的《存養》跟第五卷的《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全部講的通通是涉及到修身的問題。


那大家知道,在大學的八條目裡面,格物、致知這個都在《為學大要》裡面了,至於誠意、正心、修身其實就是在第四卷、第五卷裡頭。那你修身完了之後就是齊家嘛。那齊家之後,到治國平天下,大家想想看,齊家畢竟是在家裡頭,那你出來就是一個學問了。

什麼叫「出處」?「出」就是我們出來當官,「處」就是處而在野。不該出來當官的時候你出來當官,就不好了。不該留在民間,應該要出來為國家、為百姓做事的時候,你還處在野,那就不對了。所以說在這裡,出處就是在講說到底該不該出來任官,或者還是應該要留在民間,這是出處的問題。


第二個,進退。該不該進?該不該退?當進的時候不進,當退的時候不退,這樣你就失德了。


最後,在辭受之間——辭就是拒絕,受就是接受,孟子對「辭受」講得特別多,對吧?比如說有一次,孟子的學生就看不懂,說,老師啊,怎麼那個人送你多少錢你收了,怎麼反而這個送了你不收?孟子跟他講得很清楚:上一次我收,是因為我要遠行,人家送我這個,我可以收,按照道理可以收;但是無緣無故送我錢,那不就是在討好我、賄賂我嗎?那這個不可以收。


所以說,我們第七卷講的這種所謂的「出處、進退、辭受之義」,那個「義」是什麼?義者,宜也,也就是說你要處理得妥當,哪時候該出來任官,哪時候可以進,哪時候該接受,你要分得清楚。這就是說你要治國平天下之前,你這些要懂。


講者簡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孫。1977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1980年赴德國波恩大學深造,198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9月獲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覽群籍,學貫中西,向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建中國文化主體意識、推動中國全方位現代化為己任。著有《近思錄通解》,德文著作《論康德的人權與基本民權學說》,易學專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經白話例題》,作品精選集《中華文化與中國未來》等。


本文及視頻為騰訊儒學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請聯繫:3210187736@qq.com


微信號:ruxue_qq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今天 雞給我講了兩個寓言故事……
親人之間更要施恩不圖報
生活在雞年 我們應從雞身上學習什麼?
盡孝就是盡己所能讓父母順心
4副趣味春聯 給你的春節添笑聲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做人,要懂得進退!
做人,要懂得進退才好!
做人,一定要懂得進退!
做人要懂得迂迴 成事要懂得後退
做人要懂得迂迴,成事要懂得後退
老子,做人要懂得迂迴,成事要懂得後退!
老子:做人要懂得迂迴,成事要懂得後退
做人,要懂得取捨
做人與做事,必須懂得的一段話
兩個人最好的相處,是懂得你進我退和你退我進
做人,要懂得「歸零」
焦慮的人需要懂得事情,打開看看你懂得多少,別再騙自己啦
做人要懂得迂迴的智慧,成事要懂得後退的哲學
做人,既要懂得,還要捨得
做人,要懂得「歸零」!
《道德經》:做人要懂得迂迴,成事要懂得後退
做人,要懂得感恩
做人懂得調整心態,穿衣得懂得搭配問題
做人做事,懂得再多的道理,這些你也要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