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曾經最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56式火箭筒發射原理與火箭無關

中國曾經最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56式火箭筒發射原理與火箭無關

自從1916年索姆河戰役之後,被稱為「水櫃」的坦克,就開始成為陸地戰爭的主角。如何發展火力和防護能力俱佳的坦克,成為各國的重要軍火研製課題。同時,研製反坦克武器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


一戰之後的世界各國研製了各種各樣新式坦克,也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反坦克裝備和反坦克戰術。可惜,處在同一時期的中國,因為工業基礎薄弱無力製造坦克,甚至引進坦克都因為囊中羞澀和西方國家的武器禁運,只能從義大利、德國或蘇聯這些國家引進輕型坦克。至於反坦克武器方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雖然也有少部分反坦克炮、反坦克槍,到了1940年代獲得了美國提供的少量火箭筒。缺乏反坦克武器,就沒有反坦克戰術。所以,在抗日戰爭中,所謂的反坦克戰術也只能是憑藉抗戰官兵的一腔愛國熱情,攜帶手榴彈或炸藥包與日寇的坦克同歸於盡。缺乏反坦克武器,在面對敵方的坦克之時,就只能感慨「金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中國曾經最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56式火箭筒發射原理與火箭無關


圖片:RPG-2及其彈藥攜行具,我國仿製型號稱為56式40毫米火箭筒


這種情況,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也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所以,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志願軍官兵只能利用地形地勢對坦克造成的不利影響,使用爆破筒、手榴彈和炸藥包與敵人的坦克進行搏鬥。這種建立在「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精神基礎上,以及地形優勢基礎上的戰術,只能對付少量坦克。一旦面對蜂擁而至的坦克,或者坦克在廣闊地帶展的開協同作戰時,都無法使用。所以,根據當時志願軍對少量反坦克武器使用的反響,結合中國當時的工業能力,根據美國「超級巴祖卡」90毫米火箭筒,緊急仿製而成「1951年式火箭筒」,並大規模裝逼志願軍部隊。51式火箭筒,與其他同時仿製的無座力火炮等反坦克武器一同運到朝鮮前線之後,與從蘇聯引進的76毫米反坦克炮一同構建了完整的反坦克體系。軍師編有反坦克炮營,團、營編有無后座力炮連、排,各連編有火箭筒排。從此之後,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的反坦克火力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不過,51式火箭筒畢竟是根據繳獲的「超級巴祖卡」進行逆向測繪後仿製的,雖然可以解決一時之需,但是由於國內仿製達不到原型的性能,全重將近10千克,破甲力不過100——152毫米,在朝鮮戰爭之後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作戰需求。再加上新中國實行的「一邊倒」外交方針,直接促使軍事全面學習蘇聯。其中為了在武器裝備上實現制式化,開始了大規模引進蘇聯武器或仿製蘇聯武器。所以,51式火箭筒逐漸退出解放軍現役,而一款全新的56式40毫米火箭筒加成為了解放軍的制式裝備。

56式40毫米火箭筒,是根據從蘇聯引進的РПГ-2式40mm火箭筒仿製而成的。РПГ-2式火箭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RPG2火箭筒。其實蘇聯人的火箭筒發展之路,也是從仿製開始。在二戰中領教到德國人M150「鐵拳」火箭筒威力的蘇聯人,根據其仿製出自己的第一款火箭筒РПГ-1式火箭筒,蘇聯只是少量裝備了這款火箭筒。到了1947年,全新的РПГ-2式火箭筒就出現了,不過蘇聯人卻沒有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將這款反坦克利器提供給中國。除了蘇聯方面有現役裝備不能出口的限制外,更讓蘇聯人擔心的是一旦РПГ-2式火箭筒在戰場上被美軍繳獲會導致泄密。所以,1954年9月彭德懷、劉伯承率軍事代表團訪蘇期間,在一次軍事演習中才首次見到了這款火箭筒。後來,彭德懷元帥在看到蘇聯提供給中國的РПГ-2式火箭筒實物後,曾無限感慨「如果當年志願軍有這種武器該多好啊」!



中國曾經最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56式火箭筒發射原理與火箭無關



圖示:使用56式火箭筒的解放軍


蘇方開始向中國提供РПГ-2火箭筒的實物和資料,是在1955年1月11日,當時一併提供的還有6種槍炮的技術資料和實物。只不過由於中國軍工企業當時還在大量仿製老式的蘇制裝備,所以РПГ-2火箭筒的仿製和生產工作並沒有立即開展。直到1956年才將仿製РПГ-2火箭筒的任務交給了547廠,並於當年定型,命名為「1956年式40毫米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火箭筒雖然是在1956年才開始仿製的,但是配套使用的火箭彈的仿製工作在1955年就已經開始。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282廠開始式制火箭彈,於1957年正式定型,被命名為「56式40毫米火箭破甲彈」。

由於56式火箭筒採用的是與無后座力炮類似的平衡拋射原理,所以發射筒為敞開式,分為筒身和發動機兩部分,筒身由高強度無縫鋼管製成。56式火箭筒的發射筒從外形上看口徑比不一致,口部和尾部為了保證強度相對較厚筒身中後部直徑較細,但有幾道較粗的突起部分,用於焊接背帶環和安裝隔熱護筒。發射筒上部焊接有鋼板衝壓成型的準星座和表尺座。標尺為框形狀,分別刻有150、100和50三組數字對應150米、100米和50米三種射擊距離。與外部的口徑不一相比,56式火箭筒的內徑前後一致,發射時葯管內的發射葯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直接從筒尾部噴出。所以,56式火箭筒發就是以火藥燃燒後的噴射氣體的反作用衝量為彈頭提供飛行動能。由於沒有現代意義的火箭發動機,火箭發動機就是發射筒本身,火藥包固定在彈尾部,從筒口插入發射筒,擊發後火藥燃燒,火藥燃氣從筒尾高速噴出,其反作用衝量為彈獲得飛行動能。所使用的「56式40毫米火箭破甲彈」,其動力來源為圓柱形發射葯管,使用的是機械觸發引信。所以,「56式40毫米火箭破甲彈」結構極為簡單,主要分為彈體和引信兩部分。超口徑彈體直徑為80毫米,彈頭部是空心裝葯聚能戰鬥部,尾部底火座前有6片矩形尾翼;引信是在蘇聯DK-2引信基礎上仿製的,屬於非爆炸性引信,裝在底部的引信室。由此來看,56式火箭的的發射原理與火箭並無關係,採用的「火箭破甲彈」也沒有火箭發動機或者助推火箭。所以,其原型РПГ-2在蘇聯被稱為是「手持反坦克榴彈發射器」。不過,有一種說法是,「56式火箭筒」是用來接替「51式火箭筒」的,所以就繼續使用了「火箭筒」這個名稱。



中國曾經最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56式火箭筒發射原理與火箭無關



圖示:珍寶島之戰時,使用56式火箭筒的解放軍


拋開命名方式這樣的細節,我們再來看56式火箭筒的優勢。其重量僅有4.55千克,是「51式火箭筒」一半。發射距離達到100米,最大有效射程150米,射速每分鐘4到6發,垂直破甲厚度達152至180毫米。與「51式火箭筒」相比,絕對稱得上是「威力大、精度好、體積小、質量輕、機動靈活」。因此,56式火箭筒在使用時,受地形限制小,適用于山地叢林地作戰,對敵堅固掩體、戰車特別有效,所以深受部隊歡迎。解放軍的基礎步兵連隊,為此專門配屬了一個火力支援排,其中一個班就是以火箭筒為主要武器。同時對一般的步兵班的士兵展開針對性的培訓,要求每個步兵都需要學會火箭筒的使用方法。56式火箭筒一般由正、副兩射手共同攜行使用,正射手攜帶發射筒和部分彈藥,在作戰時主要負責瞄準、發射等任務;副射手則是攜帶部分彈藥,在作戰時配合正射手進行彈藥裝填等任務。在需要發射時,正射手需打開擊錘,關閉保險,然後打開準星和標尺;副射手則需要將火箭彈和發射葯管迅速組合,並保證兩者牢不可分,然後遞給正射手。正射手需右手握住火箭筒的握把,左手裝填火箭彈後,可選擇站姿、跪姿或卧姿三種方式進行射擊。由於56式火箭彈彈道比較彎曲所以必須選擇近距離進行開火,同時主要裝葯均為高能炸藥,所以發射時一定要注意隱蔽。當然,保證火箭筒尾後方60°,10米半徑的扇形區域內務障礙物、人員或易燃物。

當然,56式火箭筒在列裝部隊不久,也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彈體尖部無防滑帽,遇到傾角較大的裝甲戰場容易跳彈。在珍寶島作戰後,江南廠就為56火箭彈專門研製過一種防滑帽,由多個軍工企業緊急生產,發往前線。另外還有發射初速低,採用黑火藥能量低,歸結起來就是破甲威力低。於是,在1960年代中後期,對56式火箭彈進行了兩項重要改進:一是在彈尖增加防滑帽,減少跳彈幾率,在著角65°時,仍能有效破甲;二是用國產的破-4乙引信,取代根據蘇聯仿製的箭-2引信,提高火箭彈的可靠性。改進後的火箭彈,被命名為「56-1」式火箭彈,又被稱為「改40火箭彈」,破甲能力提高到了120毫米/65°,比老56式火箭彈提高了20毫米。



中國曾經最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56式火箭筒發射原理與火箭無關



圖片:56—1式40mm火箭筒破甲彈

當然,不論是哪款武器,最終都需要在戰場上一展身手。56式火箭筒自發明之後,就在西藏平叛,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展示了卓越的性能和良好的戰鬥力。甚至出口海外之後,引進國也曾使用56式火箭筒取得良好的戰績,比如越南人民軍就抗法作戰中使用56式火箭筒讓法國人吃盡苦頭,在越戰中讓美國人也多次收到打擊。


可惜,任何一款武器都有自己的輝煌,也不得不面臨無法適應新時代作戰要求的問題。所以,56式火箭筒逐漸退出了解放軍的現役裝備行列。只不過「老兵不死」,更不會凋零,只會有更多的、更優質的「火箭筒」來繼承它們的事業。



中國曾經最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56式火箭筒發射原理與火箭無關



圖說:越南戰爭中使用56式火箭筒的越南戰士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韻 的精彩文章:

被遺忘的軍事「合作夥伴」:義大利武器對中國軍工發展的巨大幫助
中國918型戰艦 當年為抗衡蘇聯入侵建造的唯一一艘專職佈雷艦
中國反潛直升機是「阿克琉斯之踵」 直-15最有潛力補足這短板
中國引進的蘇聯大口徑火炮:金門炮戰時「一炮入魂」台灣203炮
湮沒在歷史的中國「超級巨艦」 記錄中國近代海軍悲壯的命運

TAG:唐風宋韻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強反坦克火箭高調亮相軍演:炮兵級別的火箭筒
輕型反裝甲武器,美軍制式單兵火箭筒M72
火箭筒的鼻祖巴祖卡火箭炮,美國陸軍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
中國火箭筒的傳奇:痛擊印度軍隊,與蘇軍的坦克拼刺刀
德軍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火箭筒也能手拿著發射?中國新奇的手持反坦克火箭
能有效反坦克、破裝甲車和磚牆的鬥牛士火箭筒
絕對的自殺性武器,俄羅斯的單兵一次性火箭筒,熱銷40餘國
世界上最早的火箭筒:反坦克最有效的武器「巴祖卡」
在朝鮮戰爭中被譽為「超巴祖卡」的火箭筒:美國M20火箭筒
美軍火商向烏克蘭出口的「精確肩射式火箭筒」 是什麼鬼?
中國單兵用的是哪種反坦克武器?還會用火箭筒嗎
全球造價最貴火箭筒,僅能發射一枚火箭,卻是單兵反坦殺敵利器!
坦克殺手之 鐵拳火箭筒
火箭筒必須射火箭彈嗎:我軍特種兵可用其發射無人機
中國又推一款第四代反坦克導彈,高傷亡的火箭筒反坦克作戰成歷史
這款解放軍列裝的火箭筒,能夠擊穿美軍M1坦克的正面裝甲
「威力強打得准」俄士兵手持「中國120反坦克火箭筒」一發命中
警惕:「伊斯蘭國」展示自製火箭筒、無後坐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