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母親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母親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博士媽媽說: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母親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文/李玲瑤


當孩子的學習出現問題時,一個主要方面是學習方法需要調整;另外一個更大的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情緒、情感或精神世界有一些內容需要調整。

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盯著孩子成績的變化,而應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對父親來說,父親拿什麼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風度。父親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一種質量,在什麼時候表現風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別人犯錯誤的時候,父親如何表現風度,這是帶給孩子內心的一種力量,也是帶給孩子的一個空間。


母親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意義更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媽媽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於平和,內心世界穩定;媽媽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媽媽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1. 媽媽要學的第一個字是:「虛」


很多媽媽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在看到自己孩子優缺點的時候,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應出來。

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


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急躁又不可理解。


為什麼這樣,可能就是這個「虛」沒做好。做不到不露聲色、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


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麼變得謹小慎微,要麼對抗性強,親子關係難以順暢。


2. 媽媽要學的第二個字是:「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媽媽一直強勢的狀態里一點點削弱。


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對孩子的托舉,孩子的內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3. 媽媽要學的第三個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於「柔和」。你會發現,越柔和的母親,有時候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越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叫嚷的母親,則往往難以勝任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的重擔。



母親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每位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家長的心態應該放在哪?請千萬不要急著報班、著急找家教、著急找一些方法層面的東西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家庭教育重在養,而非在教。我們需要特別解讀以下兩個字:一是心,二是情。教育需要有情有禮,這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遵守的原則。


教無定法,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禮,情在禮的前面。


現在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什麼呢,有情無禮。家長愛孩子的時候愛得沒邊,關心孩子的時候,連孩子的襪子都要給他穿、給他洗(已經足夠大的孩子)。這叫愛嗎?這個情已經失去了教育的價值。


另一個現狀是有禮無情,尤其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感情鋪墊。任何層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給被教育者傳達教育者本身的真實的內在情感。


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們講一些東西的時候,家長再把道理點出來。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孩子才會主動說:「媽媽,那我該怎麼呢?」這個時候一個小道理過去,才有可能實現帶給孩子的一種引導能力。


家長內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孩子出現學習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心不安的干擾源。也就是說,孩子內在基礎層面的支撐亂了,才是最可怕的事。


家長必須擁有情緒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現問題時,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靜下來,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然後再面對問題。如何實現情緒的自我調控和管理,這是對家長提出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


「只有平靜的內心,才有可能沉澱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們家長的內心平靜下來,才能把教育者對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澱到內心裏面,沉澱為自己的一種狀態。


如果沒有這一種過程,無法把它內化為自己的一種狀態,你讀任何教育理念都是無效的。因為不能內化和沉澱,你就無法擁有實施教育的資本,無法拿著教育專家的東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實現。


家庭教育的空間一定要留給孩子家庭教育要想做好,應該下功夫做的事在兩頭,一頭是父親,一頭是母親,中間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長都是在蜿蜒曲折的過程中完成的,這個空間要留給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長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長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天天抓著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錯誤的空間里來了,這個空間是每個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長參與到這個空間裡面盯著不放,拔不出來,不讓他管不行,不讓他管就沒有別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長說,你讓我放就不管了嗎?讓你放不是不管,讓你站到你的角色裡面。要對孩子的情緒做養護,而不是對孩子的行為層面的東西過多地參與。過多的參與等於我們不知不覺、兢兢業業在犯錯誤。


家長的教育能量釋放出來,足以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當一個人對學習失去熱情之後,再好的智商也談不上很好的發揮。有的家長說孩子表現不好,不好好學習。


如果一個家長的內心永遠是冷漠、浮躁的狀態,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樣彈回來了,孩子也一樣。父母的情緒孕育著孩子學習的情緒與氣質。


啟動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啟動家長和孩子內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們父母和孩子之間情緒和情感的力量,要達到「熾」的程度。熾就是熱,熱到能夠燒烤孩子內心的程度。


拿什麼去塑造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氣質,就是拿我們父母恰當的情。今天很多孩子不是才能上的欠缺,而是情的不足,義的模糊。


家長是孩子情和義最大的啟蒙者,如果你們這一塊的啟蒙力量失去了,對孩子才能上的表現肯定是一個遺憾。


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是什麼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狀態,是父母的教育狀態。


現在有很多母親的理性讓我覺得比較可怕,在談及孩子的時候,缺乏情感的基礎,缺乏情感的支撐。母親的這種理性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是很可怕的。


父親和教育是有距離的,有距離不可怕,但父親要表明在家庭教育這個空間里的位置,要表達清楚在家裡對孩子的精神導向是什麼。教育的最佳狀態在於一個「養」字。家庭教育重在養,而不在教。


現在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心力的不足,心裏面對學習熱情不足。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


如果一個孩子的心在家裡面得不到養護,得不到有效的滋養,天賦的聰明就沒有基礎;智商再高,沒有恰當的、相應的心態支撐,天賦很難發揮。


我們先不講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養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適不適合養孩子,或者如何達到養孩子的狀態。


如何點燃孩子內心的學習熱情,點燃需要一定的溫度,需要一定的狀態才能點燃。如果家長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慮不安的,我們很難去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面對孩子不管出現任何狀態的時候,請記住,作為一名母親,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這是您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編輯|小尼


轉載自思想聚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士媽媽 的精彩文章:

給孩子立規矩從什麼時候開始更合適?
小孩尿床無非這6種原因
小朋友刷牙必須要注意的事項?
說產後抑鬱是「矯情」?鬼知道我們經歷了什麼!
建議男孩晚入學,媽媽們怎麼覺得呢?

TAG:博士媽媽 |

您可能感興趣

動漫里的母親,母愛最偉大了
生孩子的全過程,母親是最偉大的人
在孩子眼裡,父親和母親最好是一夥的
最偉大的女人,是做了母親的老師
母親的信仰,讓我笑對人生的酸甜苦辣——母親節獻給偉大的母親
普通的母親,偉大的母愛
母親是偉大的,數學家的母親更偉大!
同性戀兒子被母親強姦,母親對孩子的愛不該建立在自己的觀念里!
趙小蘭母親的教女之道:教育是父母給女兒最好的嫁妝
母親的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這才叫教育!兒子和母親的經典對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這才叫教育!兒子和母親的經典對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豐子愷:我的母親,也是我的父親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如此變態?氣得父親手拿鋤頭對干
這才叫教育!女兒和母親的經典對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母親節,為這世界最偉大的女性
母親是偉大的,母乳是美好的,你有意見嗎?
孩子應該由母親教育好,還是由父親教育好?
這才叫教育!兒子和母親的經典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