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和張郃,你真的了解他們嗎,一個進取一個謹慎,誰更勝一籌
將軍最重要的是領軍,若只看計謀,是否能認為荀攸的軍事能力比曹仁、張遼、張郃輩強的結論呢?個人武勇若是帶頭沖陣、提升士氣,當然是其統兵的表現,否則李世民有何必親自沖陣呢?
這方面五子中就只有樂進能與張遼比劃。統率不能只看軍紀,否則會得出於禁比關羽為高的結論。關羽強在於其善待士卒、得軍心。合肥之戰中張遼再次殺入陣中救回餘眾,你既拚死相救,士卒也才甘願為其死戰吧?張郃在漢中之戰的率親兵搏戰,相比之下還是有所遜色,而且劉備若攻克張郃,又怎能把主帥夏侯淵引誘出來呢?這不得不讓其成色有點折扣。
至於軍紀,張郃的「善處營陳」屬於程不識模式,可惜具體效果是怎樣,再無明確記載,其難度也較張遼一句軍令平亂為低:一般士卒沒有張遼的冷靜,驚恐中不動只是執行軍令如山的軍令,這點倒與曹操巡視被贊有周亞夫之風的徐晃時,其將士沒有軍令下,不敢妄動相近。如果還算上張遼在烏丸山被授麾而指揮張郃、徐晃、曹純等、天柱山時督張郃這些御名將的表現,張遼在統率一項中是較張郃為高。
兩人的差別,恐怕就是張遼的進取與張郃的謹慎。張郃的謹慎能體現在:應先救烏巢而不是攻已有防備的曹軍本營、諸葛亮四伐退兵時,料其有伏兵。兩次都不幸言中,最遭糕的一次是被迫執行司馬懿追擊之令,戰死沙場。由於沒有文獻記錄能證明,司馬懿是有意借故殺掉張郃,排除這陰謀論,從另一個角度上可說是智勝司馬懿,當然對張郃來說,根本無意義。
張遼的剛膽本色,可見於隻身至三公山說降昌豨、張遼觀察孫權軍後率眾追擊,斷橋數重圍困孫權。看出昌豨有降意是有識人之明,先派使者確認有降意後,再動之以利,最後先拜會其妻子以示親密。或問假若失敗呢?還有同行的夏候淵,不會導致全軍群龍無首。曹操事後的責備,更像是關懷不欲就這樣失去愛將般。反過來說,通過上述一系列行動,卻不能說張遼是毫無準備就直接勸降。


※關羽未曾使用青龍偃月刀,一起來探究關二爺使用的兵器吧
※曹操為什麼要殺荀彧,這與性格無關,全為自食其果
※秦瓊,從一個降兵到翼國公,過程值得敬畏
※江東小霸王孫策,性格問題,導致年少失敗
TAG:歷史知識大百科 |
※再找一個,也未必比這個更好?
※張愛玲,一個你並不了解的女人
※懂你的人,一個就夠了
※如果,你喜歡上了一個永遠無法在一起的人,就這樣做!
※我們要的愛情,一個你,一顆心,一心一意,一輩子
※不要弄丟,一個對你好的人
※你絕對想不到,秦檜的曾孫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
※懂我的人,一個就夠了
※你確定你的身邊沒鬼嗎,一個一個的小片段看完我整個人不好了
※一個視後一個影后,這個「心結」,孫儷解的很漂亮!
※我的要求不高,找一個像他這樣的男朋友就好!
※你就一個人,在這裡過的好嗎?
※誰的內心,都有一個拿不起,卻也放不下的人!
※一個恨你的人,不會聽你解釋的
※一個你愛,一個愛你,你選哪一個?
※你所愛的,不過是另一個自己
※你要成功,就要打敗另一個自己,如何做到?
※去做一個更好的 自己
※你一個人,也要好好的
※徐姑娘還在等一個人給自己一個擁抱,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