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今年廈馬眾多高手「跑崩」的原因

今年廈馬眾多高手「跑崩」的原因

今年廈馬眾多高手「跑崩」的原因



新年之初的一場重頭戲——2017廈門國際馬拉松已經圓滿落幕多日,15周年的廈馬,在賽事的專業化程度、服務及保障力度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得到了好評。

不過,本屆廈馬對一些跑友來說並不圓滿。據了解,不少跑友兩個月前在上馬、杭馬錶現出色,想來到廈馬繼續刷新成績,結果都「跑崩了」。賽道爬坡、氣溫偏高,成為跑友們的第一感受。其實,大批選手「跑崩」,不只是因為天氣和賽道這麼簡單。


為什麼今年廈馬有大量高手「跑崩?


原因1:對天氣不適應


今年的廈馬,氣溫確實有些偏高,很多跑友也吐槽當天的暴晒天氣。很多跑友出現脫水、抽筋的癥狀。

不過,當天的炎熱程度其實並不算太誇張,實際溫度是15-24攝氏度,天氣晴好、濕度不大,春秋季節很多比賽也會在這個溫度,也不會有太多跑友感到熱。但為什麼這一次大家突然就熱得不行了呢?


其實,身體沒有建立熱服習才是根本原因。


尚未適應熱環境者,當機體置於高溫環境中時,各器官、系統都會通過有關代償功能發生適應性的調節,以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並建立對高溫環境的適應機制,就是熱習服。


隨著熱習服機制的建立,機體的泌汗閾降低,泌汗率增高,汗鹽含量減少,泌汗功能增強,汗液蒸發散熱率提高,水鹽代謝趨於平衡;心血管功能改善,散熱功能增強,熱耐受能力提高。在炎熱環境中同時進行訓練可以加速熱適應效果,一般5-7天就可基本適應,10天可完全適應。


熱習服具有可產生、可鞏固、可減弱甚至消退的特點。一旦脫離熱環境一段時間,已獲得的熱耐受能力可逐漸降低到習服前水平,即脫習服。

今年廈馬意外「跑崩」的跑友,大多是從北方南下參賽的跑友。他們身體長期處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中,已經很久沒有接觸到高溫的刺激,正處於脫服習狀態,甚至建立了「冷服習」,與「熱服習」剛好相反。當他們提前1-2天來到廈門,短時間內是很難建立熱服習的。所以,與當地的本土參賽者相比,這些北方跑友出現怕熱的現象更加明顯。

今年廈馬眾多高手「跑崩」的原因



原因2:競技狀態的周期性


廈馬」的時間是1月2日,不在主要的馬拉松比賽期之內(10月底到12月初,3月和4月),創造好成績的可能性更小。

因為,人體的競技狀態不會一直保持在巔峰,而是明顯地表現出周期性的特點:


1、準備期:通過大負荷訓練的刺激,身體各方面素質和專項競技能力逐漸提高,使人體具備比賽的體能基礎;


2、比賽期:為了創造新的比賽成績,人體各系統高度協調、高度動員,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發揮;


3、恢復期:經過一輪比賽季和高度興奮之後,身體和精神都會產生疲勞,甚至出現明顯的「厭跑」、拒絕繼續高強度運動。這時,通過解除運動負荷,人體才可以逐漸恢復,再達到超量補償(超過原有水平)。在此基礎上,再開始下一輪新的周期。

所以,優秀運動員的訓練、比賽、調整周期分得很清。儘管現代田徑運動由於現代社會商業因素的影響,比賽更加密集,訓練節奏逐漸由年度大周期轉向按月、按周的小周期(比如劉翔、博爾特可以每周一場比賽,以賽代練),但優秀馬拉松運動員大多還是按照傳統的大周期來訓練,像2016賽季世界男子馬拉松前兩位成績創造者基普喬格、貝克勒,這一年都只跑了兩個全馬,上半年一個、下半年一個。


這是因為,馬拉松是一個長距離、高消耗、大負荷項目,也決定了周期性比其它項目更強,競技狀態巔峰的頻次和持續長度也更小。而且水平越高、訓練年限越長,這樣的競技狀態周期性越明顯。


馬拉松比賽一般集中在3-4月或者10-11月舉行。從大多數跑友的情況來看,也是在這兩個賽季達到競技狀態的最高峰。有高峰必然意味著還有低谷,競技狀態的低谷一般會在賽季高峰(發揮最好的那場比賽)之後1-2個月內最為明顯。1月初的廈門馬拉松,恰恰就處在很多跑友的低谷之內。所以11月剛剛跑出最好成績的跑友,過了兩個月不僅沒有刷新PB、反而發揮不佳,就不奇怪了。


冬季赴南方參賽,要注意什麼?


1、注意身體對炎熱氣候的適應度


南方的福建南部、廣東、海南等地,氣候比較濕熱,為了保證適宜的溫度,馬拉松比賽往往會在冬季進行。但即便如此,還是會經常出現20甚至25攝氏度以上的溫暖天氣,對馬拉松比賽來說可能就是比較熱了。而且南方的空氣濕度比較大,使汗液蒸發散熱較慢,人體感覺更加悶熱。


馬拉松項目由於時間長、身體產熱多,因此受天氣影響較大,適應當地天氣是保證發揮的重要前提。專業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世錦賽等重大比賽之前,一般會提前1-2周到達比賽城市來適應。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6里約奧運會,中國馬拉松選手都提前到達當地,進行多天的賽前訓練,讓身體逐漸適應,再迎接比賽。


有時,一些運動員也會採取其它手段來適應氣候。男子5000米、100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貝克勒,在參加2007日本大阪田徑世錦賽之前,為了適應氣候,曾在家鄉衣索比亞使用熱水器和開水熱室模擬亞洲悶熱的夏季,同時在裡邊的跑步機上訓練。之後,貝克勒勢不可擋地贏得了10000米金牌,這是他世錦賽10000米4連冠的第3冠。


不過,普通的馬拉松賽事,業餘跑友甚至特邀專業選手也不可能提前太多到達比賽地,一般都是提前1-2天到達。所以,包括專業選手在內,都不能保證完全適應氣候。尤其是北方南下參賽的跑友,這時需要對比賽成績有個清醒的認識,如果比賽中感覺悶熱、吃力、配速降低是正常的現象,不能盲目刻板地按照原來的配速計劃、PB計劃去跑,否則「跑崩」是必然的。

今年廈馬眾多高手「跑崩」的原因



2、冬季要比賽創PB,必須調整全年的計劃


如今很多跑友幾乎全年都在參賽,沒有停歇。但是如果要創造好成績,從科學訓練的角度出發,首先全年必須有明顯的比賽期和準備期之分。準備期(一般是冬訓和夏訓)也正是沒有比賽、靜下心來系統訓練的關鍵時段,每年的準備期總長度最好能保證有7-9個月,為比賽打下充分的身體基礎,而身體潛能極度發揮的比賽期不宜過長。


較短的比賽期,較強的周期性,決定了每年中馬拉松出成績的機會和時間並不多,每一次機會也值得好好珍惜。高水平馬拉松運動員,每個大周期(半年或全年)一般只有一次衝擊好成績的巔峰機會,過了之後競技狀態就會下滑。業餘跑友也同樣,短期內連續多次比賽衝擊PB、一次比一次好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要刷新PB,建議還是要每年突出1-2場重點賽事,把最好的狀態留給這1-2場最看重的比賽。比如,你要把衝擊PB的計劃放在1月初的廈馬,那麼10-11月賽事最火爆的季節應該「壓一壓」自己的狀態(少參加或不參加全馬,即使參加比賽,強度也「點到為止」,不要發揮出100%的潛能),要把競技狀態的高峰調整到與目標賽事重合。不過這說著容易,做起來並不簡單,需要很強的訓練經驗和掌控能力,也是體現運動員、教練員水平的重要一方面。


本文為98跑原創,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Essence


以下內容,點擊閱讀


跑的再多,永遠不夠


想要了解


更專業跑步訓練的乾貨指導


一切盡在9 8 跑


/ 更多跑步乾貨·關注98跑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為何大運動強度後,什麼食物也吃不下?
為什麼改「跑姿」這麼難?
元旦競速跑,為何比馬拉松「更危險」?
了解這些,廈馬再創「PB」不再是夢!
吉普喬格率先表態:我不怕貝克勒

TAG:98跑 |

您可能感興趣

到底誰是古龍小說的第一高手!
如果說高手練腿,那麼伽里多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古今第一「騷」客,泡妞高高手~
灌籃高手10佳球,多年後的今天你的記憶還在嗎?
被黑多年,它竟是抗癌高手!
秦時明月十年來死了多少位高手?實際數字比大家想的多得多!
處男高手苦練18年武功,下山第一件事竟是……
李小龍對戰過的五大高手?一日本高手 11秒被打暈
散戶高手總結二十多年的炒股經驗,小散看懂以後在滬指少走彎路!
北極跑馬!戈壁探險!深海潛水!原來高手是這樣玩過7天長假的
高手在民間,這十個牛叉的停車瞬間,少說也有10年的功底
憑啥高手穿的少?聽說跑步的最高境界是一脫到底
10年股民講述股市經驗,原來高手之所以為高手是有原因的
此人是梁山第一神秘高手,最終卻逃離宋江,只是因為這個原因!
金庸小說里的十大高手,誰才是天下第一
灌籃高手,最貧困的少年,櫻木到底多窮?
高手集聚,比拼多層蟹爪蘭嫁接,幾十盆都比人高
10米跳台都弱爆了!高手看見懸崖直接往下跳
水滸中他才是隱世高手,武功天下第一,梁山三大高手都是他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