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輸不起又開不出高工資,人才爭奪戰白熱化時代讓日企遭遇「用人難」

輸不起又開不出高工資,人才爭奪戰白熱化時代讓日企遭遇「用人難」

輸不起又開不出高工資,人才爭奪戰白熱化時代讓日企遭遇「用人難」



撰文:Jie Ma

科技時代,汽車生產商紛紛爭奪IT人才


僵化的人力結構可能讓日本企業處於不利地位


獵頭凱西·阿貝爾(Casey Abel)花了四個月時間,試圖幫某日本汽車製造商將一名數據中心架構師招至麾下。阿貝爾找來的這位IT專家前後與客戶談了五次,其中一次還是直接與高管碰頭。到頭來,這位專家還是加入了一家外國電子商務公司,原因是人家給的薪水高太多。


「工資分化得太厲害,」獵頭公司HCCR K.K.的董事總經理阿貝爾說,他花了長達一年的時間試圖落實一些IT候選人。「有些工程師每年掙2000萬日圓(約合17萬美元),而你想讓他們來傳統的製造業——這個行業的薪資範圍應該在700萬到900萬日圓。」

隨著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本田汽車(Honda Motor Co.)和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等日本車企希望從拼車服務、車輛雲監控等IT類服務中獲得更多收入,吸引最優秀的信息技術人員對它們來說變得日益重要。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表示,日本車企輸不起,不能在「全球人才戰爭」中敗給如Uber、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等新晉競爭對手。

輸不起又開不出高工資,人才爭奪戰白熱化時代讓日企遭遇「用人難」



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


阿貝爾說,在日本,吸引這類人才需要開很高的薪水,因為他們同時也是銀行、科技公司等僱主眼中的香餑餑。而汽車製造商「對預算要求極為嚴格,業務利潤率也通常很低。」他們不僅在國內遭遇「用人難」,外界也認為,與新興科技創業公司相比,其業務更加「固化、發展慢」,這都讓日本車企深感壓力。

本田汽車表示,公司在東京的新實驗室將採取更靈活的薪資政策。日產則不願專門就新成立的東京數據辦公室薪酬情況置評。豐田汽車公司在美國設有所謂的聯網汽車業務部門和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發言人表示這些部門提供有競爭力的報酬。


人才短缺


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Manpower)的年度市場調查顯示,日本自2010年以來一直面臨「人才荒」,情況之嚴重超過任何一個國家。其中IT人員就是最缺的三種人才之一。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調查,2016年國內IT人員缺口17.1萬,到2030年,這個數字可能增長兩倍以上到78.9萬。

輸不起又開不出高工資,人才爭奪戰白熱化時代讓日企遭遇「用人難」


日本IT人員短缺


人才爭奪賽越來越激烈。2016年10月,日產汽車宣布到2018年在東京招募約150名工程師,覆蓋軟體、雲計算、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領域。本田汽車位於東京的一個研究中心2017年將投入運營,主要負責人工智慧和IT研發。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近期表示,未來三年將從高科技行業、遊戲行業、頂級研究中心挖角,聘請1000多名IT專家。


豐田11月宣布了公司的互聯汽車戰略,內容包括建立大數據中心,用車主的個人數據打造新業務,比如根據車主習慣為其定製保險等;豐田還聘請了美國防務專家吉爾·普拉特(Gill Pratt),由他牽頭在美國成立人工智慧研究所。


美國市場調研公司IHS Markit自動駕駛分析師傑里米·卡爾森(Jeremy Carlson)說:「你需要真正優秀的人才來做那些真正複雜的事情。「日本國民教育程度高,而且很聰明,但這些領域中很多積極能幹的人都流向了矽谷等地區。」

在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調查中,日本對IT工作感興趣的受訪者比例在各國中排名墊底,印尼、印度和美國排名最高。


日本車企正在跟隨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通用汽車(GM)等美國競爭對手的步伐。福特2012年在矽谷建立了開發軟體的科學實驗室,通用汽車自2013年以來已經成立了兩個數據中心,幫助精簡產品開發、製造、營銷、銷售、連接服務等流程。


本田研究部門總裁松本由之(Yoshiyuki Matsumoto)表示,本田正在嘗試解決薪酬問題,讓新成立的東京實驗室採用更靈活的工資制度,摒棄公司隨處可見的死板的論資排輩薪酬體系。該研究部門自主度較高。


隨著日本人才爭奪戰的日益白熱化,豐田2016年4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普萊諾成立了數據處理部門——豐田連接公司(Toyota Connected Inc.)。該部門與微軟公司(Microsoft)展開合作,為公司在全球的運營業務開發數據管理和服務,比如讓汽車技術變得更便捷的聯網汽車系統等。


可是這樣一來,技術人員的耐力又將面臨考驗。


設計周期


荷蘭數字地圖製造商HERE的亞太主管Mandali Khalesi表示,汽車的開發周期通常持續數年,這對於幾周就建好一個系統的程序員來說不可想像。「這些人完全是IT背景,他們沒想過會有這麼長的周期。」他在東京的一次採訪中說。HERE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奧迪(Audi AG)、寶馬(BMW)和戴姆勒(Daimler AG)合資組建的企業。

輸不起又開不出高工資,人才爭奪戰白熱化時代讓日企遭遇「用人難」



日產汽車則準備在這一點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日產在東京成立了150人的連接部門,一部分考慮是日本在員工長期供職方面相對矽谷有優勢,該部門負責人Ogi Redzic如是說。根據經濟產業省調查,日本大約一半的IT專業人員從未跳過槽,美國這個比例為14%,中國為21%。


HERE的前高管Redzic表示,「我們不能接受只干一兩年的人。」2016年他加入了日產-雷諾(Renault SA)聯盟,負責該集團的聯網汽車IT服務。


「報酬水平與工作類型有關,」Redzic說,他不願展開說明。 「我們完全理解,如果你想構建數據分析主題,那麼相關專業人士對這類工作的薪酬和待遇肯定有期待。」


編輯:劉馨蔚、黃彤彤


翻譯:楊熙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特朗普團隊丨「避稅大師」蘋果 丨悲觀預測丨純電商將死丨


MBA學位的代價丨許小年丨太空垃圾丨中國海外收購丨離奇謀殺案丨


......


CES2017在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


直擊CES:惠普三年將裁員四千 |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中信銀行交易+特色產品之商貿通
不做資本市場的「野蠻人」和「泥石流」,未來險資主戰場將轉向何方?
CES 2017:汽車巨頭廝殺的下一個戰場,無人駕駛汽車時代來了?
耐心點,我的年輕投資者們
滙豐調查|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地位將日趨提升 |推廣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戰爭只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才覺得有趣
跑步的人不可怕,用心跑步的人才最可怕
企業缺少的永遠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機制
男人看不出这张图有什么不妥,只有女人才能看出来!
得不到的人才真的忘不掉,見不到的人才會思念如泉
金毛吃鈔票主人都不管,最終出了事主人才反省,悔不當初!
男人離不開女人才會有的四個表現,絕對裝不出來!
秦始皇統一時出現漏網之魚,此國人才輩出卻不受戰亂影響
三國人才輩出,為什麼這些名人得不到重用被低估
共享經濟絕不是泡沫,起源於產能過剩,盛行於商業創新,只有看懂的人才有機會
人活著就是為了承受苦難的折磨,只有死人才不會承受問題的困擾
這樣扎女人才會變得更加有氣質,出門不化妝,也能美得與眾不同!
只有熱懵逼的人才會懂 焊工的痛
「燕窩」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吃起的
「相似的人只適合玩鬧,互補的人才能終老」
這些奇怪的發明只有日本人才想得出來,讓人你哭笑不得
相似的人只適合玩鬧,互補的人才可以終老
到底啥樣的男人才不會出軌?
窮不怕,沒有上進心的男人才是真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