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大將的「瘋狂計劃」,竟敢以五千步兵對抗三萬精騎,結果……

西漢大將的「瘋狂計劃」,竟敢以五千步兵對抗三萬精騎,結果……

西漢大將的「瘋狂計劃」,竟敢以五千步兵對抗三萬精騎,結果……



(圖)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魚公子為你講古


皇帝劉徹聽說蘇武被匈奴扣押,決心再發動一次戰役懲罰匈奴。但是在主將的人選上,皇帝有些猶豫。畢竟衛青、霍去病都已經去世,劉徹有一種人才凋敝的感覺。


最後劉徹選中了寵姬李夫人的哥哥、曾經出征大宛的貳師將軍李廣利擔任主將。這實在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與衛青、霍去病相比,李廣利的軍事才能差得太多。這在公元前104年的汗血馬戰爭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但劉徹還是用了李廣利,由此可見他用人的傾向性。

劉徹又召見李廣的孫子李陵,讓他負責李廣利大軍的輜重後勤工作。李陵是李廣的孫子,李敢是他的叔叔。後勤工作其實油水很足,但李陵志不在此,他對皇帝說:「我的部下,都是江南的勇猛之士、奇人劍客(當時儒家思想在江南還不成氣候,中原人的印象中江南人,包括今湖北人、蘇州人,都是脾氣暴躁、豪邁勇猛的硬漢),力氣大得可以扼制住老虎,射箭每射必中,我請求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分散匈奴的兵力,讓他們不能專心對付貳師將軍。」


對於李陵的不聽話,劉徹有點不高興。「你是不願意當貳師將軍的屬下吧!我可沒有多餘的騎兵給你。」


李陵說:「我不需要騎兵,願意以少擊眾,就用我的步兵五千人直攻單于庭。」


這下劉徹有點意外,反倒對李陵刮目相看,不但批准他的請求,而且派老將軍路博德做李陵的後衛,半路接應李陵。但路博德作為老資格的將領,不願意給一個毛頭小子當後衛,上奏章說:「現在正是秋天,匈奴兵強馬壯,不是攻打的好時候。不如等到春天再合兵出擊。」

西漢大將的「瘋狂計劃」,竟敢以五千步兵對抗三萬精騎,結果……


(圖)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西漢名將,李廣之長孫,李當戶的遺腹子。


劉徹誤會是李陵害怕了,故意叫路博德幫忙說情,延遲出兵。命令李陵九月份就出發,不得遲疑。於是李陵帶領部下步兵五千人,從名城居延(今內蒙古西部)出發,向北方走了30天,到了一座山,叫東浚稽山(今蒙古國圖音河南),這裡已經是匈奴腹地,李陵派了部下一名軍官叫陳步樂的,回去向朝廷報告自己的行軍路線。


陳步樂到達長安後,得到了皇帝的接見。皇帝聽了軍情報告,心情不錯,任命陳步樂為郎官,但不久便從邊境傳來了李陵戰敗浚稽山的消息。


確切的消息是從四百餘名李陵部下帶回來的。他們是戰事的倖存者,經歷苦戰,躲避追殺,終於逃到漢朝領土。

原來,李陵到浚稽山之後,便遇上了匈奴單于親自率領的近衛部隊,大概三萬騎兵包圍了李陵的五千步兵。李陵見情勢危急,把軍隊部署在兩山間,用車首尾連接成大營(司馬註:大家看過美國西部片沒有,其中美國人遇到印第安人騎兵襲擊,也是這樣連車成營)。李陵自己帶領部分士兵在營外列陣,前排的士兵手持戟盾掩護,後排的士兵持弓弩射擊(司馬再註:西方如英國的長弓手戰術以及初期火槍手的戰術也是如此),發布軍令說:「聽到鼓聲就進攻,聽到鳴金就停止。」


匈奴發現漢軍人數很少,漫山遍野地展開騎兵衝鋒。李陵指揮漢軍千弩俱發,匈奴應弦而倒。匈奴騎兵潰敗,逃到山上,被漢軍追殺數千人。匈奴單于知道遇到了強敵,於是調動左右翼部隊八萬餘騎圍攻李陵軍團。李陵軍團一邊打,一邊向南方撤退。幾天後,李陵軍團退到山谷中。李陵下令,士卒中箭負傷有三處及其以上的,坐在車上作戰,中箭負傷有兩處的,駕駛車輛作戰,中箭負傷有一處和沒有受傷的,拿著武器步行作戰。

西漢大將的「瘋狂計劃」,竟敢以五千步兵對抗三萬精騎,結果……


第二天,再和匈奴交戰,殺死三千餘名匈奴人。向東南方向撤退,又走了四五天,到了一片沼澤地,匈奴人在上風向放火燒蘆葦盪,李陵下令部下也放火迷惑敵人。再向南走,到了一座山下,匈奴單于把指揮部設立在山上,派兒子帶領騎兵衝擊漢軍。李陵把軍隊部署在樹林中,運用複雜的地形射殺匈奴數千人,乘勢攻擊匈奴單于的指揮部,單于逃走。


這次,李陵抓到了一個匈奴軍官,匈奴軍官告訴李陵:「單于說你們這支軍隊是漢朝的精銳,我們匈奴日夜圍攻你們,也沒有消滅你們。現在離漢朝邊境越來越近,難道前面有埋伏嗎?不如撤退算了。部落首領們一致反對,說單于你堂堂一國之首,統帥數萬騎兵追擊漢朝數千步兵卻不能消滅,傳出去不但漢朝輕視,連那些屬國都要恥笑我們匈奴了。所以單于決定繼續追擊四五十里,等到了平原,還是消滅不了你們,再行撤軍。」


但這個時候,李陵軍團已經到了最後一戰的境地,匈奴人不斷攻擊,一天要打幾十次戰鬥,李陵鼓舞士兵,拚死抵抗,又殺死殺傷二千餘人。匈奴單于終於支撐不住,打算撤退。李陵軍團內部卻出了叛徒。叛徒逃到匈奴軍營,報告說:「李陵軍團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箭已經快用完了,死傷過半,領兵的將領是李陵和成安侯韓延年,只要匈奴加強攻勢,漢軍必敗!」


於是匈奴單于的鬥志再次燃燒,集結所有兵力,大舉圍攻漢軍。匈奴人大喊:「李陵、韓延年快投降!」李陵軍團向南方突圍,戰鬥相當激烈,史書記載:漢軍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萬矢皆盡。李陵下令放棄車輛,把車輪砍下來當盾牌,清點人數,還有三千餘人,退入峽谷地區。匈奴軍隊居高臨下,飛矢落石,李陵意識到已無扭轉的可能,情緒激動,獨自一個人出營,左右想跟隨保護,他大聲說:「不要跟著我,我要去單挑單于!」


單于當然不會給他這個機會。李陵無功而返。回到軍營,參謀對他說:「將軍你這一仗已經威震匈奴,只不過差一點運氣。當年浞野侯趙破奴曾經被匈奴俘虜,後來逃回來,朝廷也善待他,何況將軍您呢?」李陵雖然拒絕了參謀的建議,但是這段話顯然對他後來的選擇起了很大的影響。

西漢大將的「瘋狂計劃」,竟敢以五千步兵對抗三萬精騎,結果……



李陵嘆息說:「如果再給我幾十支箭,我一定能夠突圍成功!」於是下令盡斬旌旗,埋珍寶於地中,解散軍團為若干小分隊,令軍士人持二升糒(米),一半冰,採取游擊戰術突圍,目的地是漢朝邊境哨所——遮虜鄣。


雖然選在夜半時突圍,漢軍的行動還是被匈奴發覺,韓延年戰死,李陵被俘。分散突圍的三千餘漢軍,只有四百餘人抵達遮虜鄣。


得到戰敗消息後,皇帝劉徹最關心的是:李陵究竟是已經殉國還是投降了匈奴,他以慰問的名義召見李陵的老媽和老婆,令皇帝狐疑的是,她們居然沒有任何悲傷的神情。這時,流言說李陵已經投降了匈奴,皇帝心想:「李陵果然背叛了朕!」責問陳步樂,陳步樂哪裡說得清,只好自殺。


朝廷輿論,一致指責李陵叛國投敵。只有太史令司馬遷說了三點不同意見:其一、李陵是個好同志。他孝順父母,熱愛他所從事的軍人職業,對國家一貫忠誠。其二、李陵以五千步兵對抗匈奴數萬騎兵,轉戰千里,消耗大量敵軍,最後矢盡道窮,赤手空拳打不下去才被迫投降。其三、李陵智勇雙全,投降很可能是暫時麻痹敵人,很快會找機會逃回來。


皇帝大怒,「下遷腐刑」。皇帝發怒是因為司馬遷的話戳到了他的痛處。皇帝的痛處在哪裡?這次出兵,李陵不過是支小分隊,李廣利才是主力,可是作戰實際情況卻是李陵小分隊吸引了匈奴主力,貳師將軍李廣利一大幫人卻在天山溜達了一圈,與匈奴右翼兵團發生了遭遇戰,而且「功少」。假如當初皇帝不是任人唯親,任命李陵而非庸人李廣利為主將,那麼霍去病的功業,幾乎可以再建。


*作者:司馬路,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


版權聲明:【本文由司馬路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秘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黃泥崗的一起大劫案,竟然搶了3000萬?
揭秘《西遊記》中的內丹術,真的能長生不老?
思念,是會呼吸的痛!
太后竟然和假太監「私通」,還生了兩個兒子!

TAG:魚羊秘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西漢大將的「瘋狂計劃」,竟敢以五千步兵對抗三萬精騎,結果......
明朝軍隊有多強,十萬精騎滅蒙古,百萬雄兵平天下
項羽三萬精騎戰五十六萬,沒救成自己卻成就一個朝代
宋朝史上無敵戰神楊再興 率三百精騎血戰十二萬金軍
八里橋之戰,3萬滿蒙精騎加27門大炮為何只打死5個英法聯軍?
八里橋之戰,3萬滿蒙精騎外加27門大炮為何才打死5個英法聯軍?
唐滅東突厥之戰:蘇定方率200精騎夜襲突厥大汗
影之詩妖精騎士怎樣 妖精騎士單卡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