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不上市不融資,大道至簡的經營模式能走多久?

世界華人周刊特約撰稿:紫苑飛紅


古方本屬貴人居,改良走進百姓家


在河南駐馬店,有一條「十三香」路,走在這條路上,滿嘴都是十三香的味道。這條路是十三香創始人王守義捐資修成的,老百姓至今都在念叨著他的好。


王守義是回族人,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但更為人所共知的是,他是十三香的創始人。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菜不可無味,否則吃起來便沒有了層次感;人生不可無味,否則也便枉在世間走一遭!王守義十三香的出現,給乏味的人生帶來了味覺的至尊享受,經過家裡大廚的調製,我們才擁有了最初的家的味道……


王守義的祖上是官宦世家,善烹飪,後辭官在開封開藥鋪,取名「興隆堂」。公元1101年,興隆堂推出一種秘制調料,因其性能獨特而名揚京城,被收入御膳,供宮廷享用。在當時,這味秘料,普通人家連味兒都是聞不到的。王家也算是非常顯赫的家族了。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清帝逃亡,清朝覆滅,戰亂四起,王守義隨家人四處流離,其祖父把歷經種種波折帶出宮來的秘方交給了他,並囑咐他將其發揚光大。


到了1959年,全國鬧大饑荒,王家人也同樣餓得皮包骨頭,情急之下,王守義想起了這份秘方,並加以改良,以便能適應普通民眾的消費水平,就這樣,十三香最初的模型出現了。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那時候王守義一家人非常窮,沒有車馬,他只能用一根扁擔挑著兩筐調料沿街叫賣。憑著一雙腳,王守義北到石家莊,南到駐馬店,生意真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的。為了增加誠信度,王守義自創了一種「防假」模式——他在每一包出售的十三香上,都蓋上了十三香的印鑒,蓋了印章就有了字型大小,不滿意包退包換,信譽因此慢慢建立起來。


這份調料看起來很不起眼,也便宜,老百姓們卻非常喜歡它,逢年過節更是會多買一些,因為信譽好,回頭客就非常多,甚至有些吃慣的顧客為了買這份小調料不惜步行幾里地!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又過了十年,趕上了那個特殊時期,大家都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無人敢經商做買賣,王守義無奈地停止了十三香的加工售賣,「十三香」的生產一度中斷。


超前的商業嗅覺,引領了調味新潮流


直到1984年,隨子女到駐馬店定居的王守義在兒子王銀良的勸說下重拾舊業——父子倆申領了營業執照,以100元起家,成立了家庭作坊式的十三香調味品廠。


創業之初是艱苦的,王守義開始全年無休的工作模式,每天早晨4點就起床,開始趕集吆喝生意了,而往往一天下來,待回到家裡時,王守義已經無法出聲,與家人交流只能憑藉手勢。


有時候生意也不順利,一天下來也掙不回一家的口糧錢,可他從來不曾間斷過出攤。年節時,別的攤販都回家去了,他們一家還是堅守在市場里,漸漸地,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讓他的生意越來越火。於是,王守義父子開始產生干一番大事業的想法。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1984年末,王銀良毅然停薪留職,開始和父親與三弟一起經營十三香。隨著銷量不斷增大,1985年初,他們開始設計十三香包裝,並正式申報十三香調味品包裝註冊。1987年1月獲取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頒發的註冊證。父子三人隨之創辦了河南駐馬店興隆堂十三香調味品加工廠,走上了企業穩步發展之路,並由此結束了中國有史以來長期使用五香粉、八大味等單一調味品的老格局,十三香調味品也在國內開創了調味品的新潮流。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2015年,王守義十三香年生產各類調料5.3萬餘噸,銷售額達到16億元,上交稅金2.6億元。作為「中華老字號」的調味品品牌,能做到三十餘年間業績不斷提升,這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守義十三香的品牌魅力,也充分彰顯了全國32個省市消費者對其產品品質的認可。


進了十三香的門,就是一家人!


王守義從100元作坊起家到如今已經成了我國調料之神,他對員工的愛護更讓這個家族式的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


十三香的員工有很多是從小夥子時就在工廠里做工,一直做到了不惑之年,他們記得進這個廠門的第一天,老闆帶著河南口音的一句話:「進了十三香的門,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夏天,王守義親自給生產一線的員工送去清涼解渴的綠豆茶,冬天給員工發棉鞋、手套。


用他自己的話說:公司的發展是每一位員工用心血和汗水拼搏出來的,掙的錢不往員工身上花往哪花?一定要讓員工吃好、穿好、休息好,絕不能虧了咱工人。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老闆將自己當人看,員工們當然也都敬重老闆,他們是真的以廠為家了,員工們甚至能背得出來十三香的原料來:其中花椒來自四川,白芷來自浙江,胡椒來自海南,草果來自雲南,大茴、桂皮來自廣西,砂仁、山奈來自廣東,小茴來自甘肅,山楂產於河南……


一位供貨商透露,「廠家對提供的原料要求很苛刻,對供貨商採取『分承包方評定製度』,每年考核評審,只要不達標,就堅決取消供貨資格。」在集團內部,有一條自主開發的大型純天然調味品加工生產線,在生產中,採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質量管理和生產動態質量監控。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一盒十三香,市場價只要3元左右


幾十年如一日的嚴格把關,才使得這樣一份小作坊逐漸成了大事業,從100元起家到如今的銷售十幾億,王守義是真的對得起他的名字了:守住誠義,才能料理成王!


不上市不融資,大道至簡的經營模式能走多久?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王守義修的十三香路


王守義十三香一直流傳著一段外界琢磨不透的「神話」。


自成立以來,企業從未向外借過一分錢,完全是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就連2015年以來,投資興建新型現代化廠房和引進設備,所需8億元資金也完全屬於自籌。


曾有多家省會銀行主管接受採訪時坦言,他們曾多次想方設法規勸王銀良他們貸款,但王銀良根本不予理會。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王銀良


這種「拽」實在讓人費解,因為從產品上看,1000克「十三香」調料利潤為2元,每小盒十三香是40克裝,相當於每盒產生利潤僅為0.08元,它完全是靠著這每盒只有0.08元微利的調料產品在打拚;再從規模上來看,當時王守義十三香的總資產不到6億元,員工數量1200多人,佔地只有270多畝。


但卻有數據表明,王守義十三香的產值或銷售額的年增長率都保持在10%以上,稅收和利潤增長率也達到20%以上。


對此,現任董事長王銀良是這麼解釋的:


「不亂上項目,不亂上產品,不亂擴張,不要強求賺多少錢。按照企業的模式,一步一個台階,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都不影響。」



匠心王守義:從小作坊到億萬商業帝國,卻堅持32年不上市



王太白


而第三代掌門人,王守義之孫王太白卻是個留學歸來的新新人類,在互聯網模式的衝擊下,十三香是否還會保持這個神話呢,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歡迎分享朋友圈。未經授權謝絕媒體轉載,侵權必究!


瞭望世界,更懂中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網 的精彩文章:

雪原上的馬,天地間穿行的精靈,美成了神話!
70年前,這本書害死了3000萬人,今天,它又賣火了
18歲女生寫滿侮辱女性的話,只為對抗特朗普
這樣對自己女人的男人,才是真正的拯救世界!
究竟是誰弄髒了我們的水源和土地?

TAG:世界華人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肯亞家庭小作坊,一年可賺50多萬元
34人的日本小作坊,為何能年收10億?
這個才34人的日本小作坊,為何年收10億?
他用40年的時間,培養了這家34人小作坊,居然年入11億!
13歲當學徒,18歲當廠長,10年時間把一個小作坊搞成全國知名的糖果企業,此後她砸鍋賣鐵,並創造出連續20年全國銷量第一的奇蹟
無論男女一律剃寸頭!禁止員工戀愛,玩手機!8年零假期!這家34人的小作坊,居然還年入11個億!
看美國已銷毀的F22生產線,而殲20竟出自小作坊
40萬買的進口車,座椅居然是國內小作坊生產!
繪鑫小作坊,周末的多肉時光,521才是真愛!
堂堂蘋果公司竟委託日本一農村5人小作坊加工100萬台iP...這才是拿到訂單的真相!
巴基斯坦小作坊,AK47隻賣200美元,送子彈300發
雲工控資訊:西門子成立170年—從小作坊到雲端
揭秘貓屎咖啡製作過程,8隻貓兩個人的小作坊,月收入輕鬆破百萬
家庭小作坊生產假「碎碎冰」銷往全國 3個月生產了上萬箱
不要小看民間!美國小作坊推出超大號狙擊槍,射程超5公里
從小作坊到國際頂尖時尚連鎖品牌 這個猶太人徹底顛覆了時尚
從小作坊到大公司,背景平凡的他如何華麗變身英國企業家?
你花高價代購回來的資生堂成本只要幾毛錢!這個髒亂差的造假小作坊卻因此利潤直翻100多倍
烏鎮一個不起眼的小作坊,內藏大量古董,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