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寫在前面


誰曾想到,未來到來得如此之快?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深藍」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時,大家都說,在國際象棋上電腦下贏人類不難,但圍棋下法無窮無盡,電腦永遠不可能勝過人類……而僅僅一代人之後,人工智慧「AlphaGo」就在網上挑戰了全世界的圍棋名將,戰無不勝。人工智慧,打破了又一項人類的專利。

AlphaGo60連勝之後,未來將會怎樣?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嗎?它會像幾百年前紡織機令大量工人失業那樣,將我們從工作崗位上趕下來嗎?我們的孩子將來會怎樣生活?怎樣的教育,才能面向「人工智慧社會」這一未來?


「爸爸真棒」的老朋友郝景芳,作為一位科幻作家和一位媽媽,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睿智而又雋永的思考。


未來之一:人工智慧社會


我們站在技術發展十字路口的節點。

很多年後回頭看,我們也許會看到一個時代轉折的關鍵期,就像從中世紀走向工業革命的歷史轉折點。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處在自動化時代的邊緣。


工業化時代是一個人的勞動由非標準化向標準化過渡的過程,而自動化時代是一個人的勞動重新向非標準化過渡的過程。


這句話可能說得有點拗口,我用大白話再翻譯一遍:


之前幾百年要生產「一樣的東西」,未來幾百年要生產「不一樣的東西」。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這個過程是歷史的復現。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有兩重變化互為表裡:一重是勞動的標準化,一重是產品的標準化。


農業社會自己做自己的事,每個家庭和作坊自己生產,產出質量千差萬別。工業社會通過機器參與、流水線作業、巨型組織,讓每個人做相似的事。工業化社會,走到全世界都能看見一樣的產品。人類還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出現過如此豐富的供應,商品多到供大於求。只要你能買得起,就能買得到。


工業時代巨變的標誌是機器的出現

我們將會看到,下一輪時代巨變將是機器人的出現


我們人類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降低勞動成本,另一種是增加勞動價值。前者在工業化時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機器讓人力以更加熟練和井然有序的方式生產,提升工業產量。勞動者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安插在哪個位置。


這個過程的極致就是機器人出現。不斷的機器化、流水化、自動化,必然走到這一步。機器人比人類更快捷、穩定、精確,早晚有一天,機器人勞動會便宜可得,工業流水線上的幾乎所有標準化工作都可以交給它們。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這些變化很多人都說過,在此不贅言。只是很多人會從政府的角度去討論這些事,但是很少有人論述市場的角色。事實上,在市場化社會,高度敏感的產品提供者幾乎必然會想到另外的平衡之道:供應與機器人生產的產品相抗衡的人力產品


那就是非標準化人力產品


也就是說,當人不再用來降低成本,就需要用來增加價值。


用大白話說,就是人跟人不同的時代到了。


非標準化產品一直都存在。做品牌的人知道,只有高度特異化才能有優勢,例如奢侈品和設計品。


這種非標準化產品在機器人時代會迅速蔓延。人們不得不開始思考「我能做什麼」,而結論必然是「我能做和機器人不一樣的事」。機器人會迅速佔領所有標準化領域,而人類在各種差異化產品的供應中尋覓新的領地。


這個過程是被動的,一如工業化時代對農業人口的驅動。但也因為被動,所以會大規模且不可阻擋。我們會經歷新的時代轉換:被迫回到個性化時代。


也許有人說,比個性也沒用。人工智慧已經非常聰明了,將來會更聰明,它們也能提供個性化產品,比人提供得更好。現在不是已經有很貼心的定製化服務了嗎?更貼近消費者的個性服務。


是的,沒錯,人工智慧小助手可以提供更貼近消費者的服務,但這也就是它們的瓶頸。


它們是圍繞消費者的個性做文章,而不是以自己的個性做文章。


它們的產品,差異的源頭在於消費者,而不是勞動提供者。


在信息化社會,我們會看到大量個人定製的產品:你一打開網頁,看到的就是你熟悉的頁面和喜歡的話題,你需要的產品正按照你的購買習慣推送到手邊,你進入的信息世界是符合你身份地位的。


信息足跡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足以對你的喜好做方方面面的探查,一切都記錄在案,一切都經過分析,你的購物習慣、看片品味、爭吵方式、審美特徵,都會被人工智慧忠誠地記在心裡,並給你提供貼合你習慣的個性化精神服務。你接收到的信息,會是你的偏好帶來的選擇。


就像一個喜歡吃薯片的人,坐在電視前,不斷被送上薯片。


你會越吃越多。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這不是真正的個性化:你只是作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工業流水線上的一個服務對象,被它們的標準化作業「個性化」了。


你只是一個消費者,作為價值的需求端存在於經濟系統中,你的個性化只是人工智慧為自己積累的數據,是它用來豐富演算法的案例資料。


如果被動接受了被推送到眼前的所有信息,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精神世界越走越窄。「被個性化」的結果之一是狹窄化:你所看到的信息、你了解的觀點、你的行為思考方式,都越來越從屬於某一個「信息繭房」,以為世界就是被推送到你眼前的樣子。這就是人工智慧對我們的終極遮蔽:它根本不需要有自我意識,只需要按演算法不斷強化我們某些思想偏差,就足夠把我們的思維固定在一條越走越偏的路上。


當恐怖主義者進入信息繭房,他相信他做的一切都是正義的。


真正的個性化不是這個樣子。自動化時代需要的勞動價值也不是這個樣子。


自動化時代需要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個性化,而最重要的是勞動者的個性化。只有人的精神個性,才是這個機器人時代人類勞動的真正價值。


我們最終要回到未來的田園牧歌了,帶著我們從三百年工業化時代學來的全部知識技術,回到屬於個體勞動者的前工業時代。


在未來,人類勞動者的產品需要像手工業時代一樣,人人不同,以差異化達到價值。


在未來,工廠機器流水線留給機器人,人會以更加富有創造性的方式與流水線競爭。人的獨特性會體現出來:思考、創造、溝通、情感交流;人與人的依戀、歸屬感和協作精神;好奇、熱情、志同道合的驅動力。


根本不是計算能力和文書處理能力,而是人的綜合感悟和對世界的想像力,才是人和機器人最大的差別和競爭力。


創造者的個性化才是產品的價值所在。


到那個時代,我們的社會方式也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現代社會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制度莫過於工廠化標準式教育,以及螺絲釘式的終身職位。然而這兩種方式都不再適合未來與人工智慧競爭的後工業時代。維繫這些方式,只會讓人類顯得越來越拙劣。


比賽標準化考試和螺絲釘精神,人類是比不過面無表情的機器人的。而這失敗本身不是人的悲哀,這種比賽才是人的悲哀。


未來的出路在於人的個性化。


未來的世界,也需要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未來之二: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


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其實是一個非常晚出現的產品,一兩百年的時間,是完全適合於我們的工業體系的。


工業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標準化。工廠把每一個人放到標準化的位置上,把每一個人訓練成一個螺絲釘,在大工業體系中獲得一個自己的位置。標準流水線生產,催生了標準化的教育體系。


這種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個能夠做題目的、能夠在標準化課堂裡面上課、能在流水線上做螺絲釘的人。


而這樣的人才將來前景是什麼樣呢?我們培養出像機器人一樣的人,而這樣的人最終會被機器人所取代。


仔細想一想,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甚至是有一點可怕的前景。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我們未來的教育需要和現在這樣標準化的教育系統不同,如果我們還持續著這種所有的學生坐著像機器人一樣上課和答題的教育系統的話,我們很難面對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我們要從需要什麼樣的人,推回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我個人的想法,與其說是我們需要某種學校,設想一個很完美的學校,不如說我們需要一個教育的生態系統。


我自己覺得,未來會是一個所有人教育所有人的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時代變化的速度。在未來的時代,很可能學校是不能滿足我們的教育需求的,因為學校中培養人只能培養到20歲。在我們父母的那個年代,大家會覺得大學學了一個專業真的就能夠用一輩子,用到五六十歲畢業,可以指望專業去吃飯一輩子。可是到了我們這個年代,幾乎沒有人覺得我們現在在學校裡面學的東西就夠用到一輩子,甚至是連十年都用不到就需要學習一些新的東西。未來更如此。


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需要一個更加靈活的、能夠終身學習的、在學校系統之外強大而良好的教育生態系統。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我們需要的首先是人性化的教育。


當很多重複性、標準化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時候,那麼我們的工作會從哪裡來?


很顯然,我們需要去重視那些重複性標準化的工作所不能夠覆蓋的領域。包括什麼呢?包括創造性、情感交流、審美、藝術能力,還有我們的綜合理解能力、我們把很多碎片連成一個故事這樣的講述能力,我們的體驗。所有這些在我們看來非常不可靠的東西,其實往往是人類智能非常獨特的能力。


現在人工智慧並不能做到情緒識別、自我推動和情感交流。它在很多地方的識別不如一個直覺性很強的小孩子。人的這些能力並不是程序化的計算能力。我們需要從人工智慧的發展去反推有哪些是我們人類最獨特的地方:綜合聯想、藝術創造、情感交流,這些是我們目前的教育系統裡面並不重視的東西,但是在我看來,會是未來整個市場上最需要的一些東西。


所以我們會需要一個真正的人的教育機構,自我認知、藝術教育、創造力教育、綜合能力的教育。通識教育和情感教育,這些必須是很普遍的。


其次,我們需要定製化教育。


未來的教育我們會需要什麼呢?我們會需要每一個人給自己制定一套培養方案。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現在所有人都要從小學按照教學大綱、中學按照教學大綱、大學在一個非常小的領域裡面按照教學大綱去學。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職業實際上每天都在更新換代的,每年都聽說一些新的職業,以前是完全不知道的。未來新的職業會越來越多,層出不窮,花樣繁多。一個人如果想進入一個職業,他可能需要的教育是來自很多領域,很多專業的。


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應該完全有能力給自己制定一套培養方案,並且從各種渠道去尋求到自己的教育。他需要按照生涯發展的方向,從多個專業里選取自己相關的部分。


非標準化時代,需要個性化教育。我們需要有教育選擇的能力,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去定製自己所需要的學科教育。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第三個設想是作為服務的教育。


這涉及到對教育的理解。現在很多做新式教育的人都在做互聯網平台,做非常棒的教育產品。在網上也能看到很多新式的教育視頻和教育軟體,但是其實我們需要回過頭來想一想,教育是什麼?


教育僅僅是公共福利嗎?現在教育、公立學校教育都是由財政提供的教育福利,但是這個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教育的質量會僅僅取決於財政支出,如果財政困難,那麼我們可能整體的教育水平都要下降。這樣的話,整體的教育系統發展有一個約束上限。


教育僅僅是一種產品嗎?當我們說教育是一種新的免費的互聯網的產品,我們忽略了一點是,其實我們從小到大都能得到很好的免費的教育產品,就是我們的課本。課本是全國一樣的教育產品。如果教育僅僅是產品的話,那麼得到同樣課本的人應該都得到同樣的教學成果。但我們知道明顯不是這樣的,環境不好的小學和好的小學教學質量完全不一樣。未來的互聯網時代的產品其實也會這樣,同樣一個可複製的教學視頻,在不同的人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教育僅僅是錢的投入嗎?很多地方花幾億建一個中學,這個大樓建得很好,但是我們早就聽說過這一句話,教育非大樓也,乃大師也。好的大樓就能夠保證好的教育嗎?有多媒體教育就可以嗎?不是。我們要回歸到教育更深層古老的本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育其實是需要人的教育,用自己的智慧、內心和生命去做的一件事情。


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其實恰恰不可能忽略掉教師的作用,而是把教師的作用突顯出來。所有人都能看到免費的內容,內容本身不是差異,這個時候誰能夠提供更好的教師服務,才是真正未來教育所需要的。


小孩子如果只是看電子產品,其實是不能學習新東西的,無論語言還是數學。小孩子是通過跟母親的眼神互動、表情肢體互動,情感識別來學習新東西的。越是在一個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越是要把人的溫度加到教育裡面來。


所以,我自己的設想,未來需要的是一個靈活的、人與人的教育生態系統。


把剛才所說的幾條串起來,就會推出,未來很可能是一種新的、小規模的靈活作坊制的師徒制的復興。這可能是一種復興,也可能是在互聯網社群時代所能夠看到的科技帶來的改變。


為什麼會是小規模、作坊式、靈活式的教育呢?一個人需要定製化教育,他需要在這個地方學習文學,在另一個地方學習編程技術,在另一個地方學習美術設計,像這樣一種定製化的教育,不可能在一個學院裡面完全都能得到,但是未來他可以在很多的工作室開設的課程裡面得到這樣好的教育。


未來很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


在這條路上,我可能會找人學習一門知識,也會開堂講學收學生。我們或許真的能夠像孔子說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誰也並不比誰高,但是我們都可以作為學生、作為老師去學習新的東西,去教授新的東西。


我們需要保持對自我的更新能力,才可以跟得上這個時代的發展,才可以把人與人的交流,人與人的溫度帶到教育中來。唯有這樣,才可能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創造出一些不一樣的、更綜合性的個體,一種能夠真正和人工智慧相競爭的新的個體出來。


這個時代是人類發展一個大的時間節點。


像這樣靈活的教育模式,像這樣小規模的手工作坊式、私塾式的教育,在人類各個國家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上千年的時間。但是在大工業時代,由於有大工廠,我們要求每個人都變成螺絲釘。於是我們在最近兩百年創造出了我們現在的工業教育體系,就是讓每個人像螺絲釘一樣的坐在教室裡面聽一樣的課程,答一樣的標準答案的教育體系。


但現在,也許大工廠很快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未來的產品價值在於人的價值,有豐富完整的個性和自由創意的心靈才是新時代的產品需要。


所以,我們也許會見到人類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一個靈活時代的到來,人類從工廠重新邁入江湖。這個江湖時代我們會有許許多多有新型的教育機構,新型的教育模式,發展出新的教育生態系統。至少,我自己希望如此。

郝景芳:「未來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與教育



清華爸+復旦媽打造的原創教育平台


聚焦國際化教育和學習力研究


國際教育 | 學習力 | 在美國 | 他山石 | 爸爸說


優學習 | 好習慣 | 特會玩 | 心成長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爸真棒 的精彩文章:

縱容惡就是集體霸凌!
消滅害人的「無效閱讀」 ,美國老師這樣做
美國幼兒園的藝術啟蒙課,竟然不教畫畫?
都說美國孩子不學習,但帶著拉杆箱去圖書館搬書這事兒你知道么?
萬萬沒想到,能給孩子最好的獎勵,其實就是你自己

TAG:爸爸真棒 |

您可能感興趣

勵志美文: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會是人才的婆家
什麼樣的人才能叫受過教育的人
林語堂:什麼樣的人才能叫受過教育的人
宮廷教育是救人還是害人,傳統教育下的他是這樣的一生
人人都是主角 天天都是教育日
教育 | 英國教育專家:人工智慧時代,孩子該學啥?
當今社會,是否該教育孩子做個好人?
教育女人,比教育男人更重要
易中天:我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徐賁:只自己說,不聽別人說,是個人缺乏素養教育的結果
論壇即將開啟:人工智慧會改變未來教育嗎?
嚴謹的德國人,像教育孩子一樣教育狗狗,汪星人們還要各種上課考證,略萌
在線教育的「搶人」時代
洪秀全與曾國藩, 兩個仇人如何教育兒子?
柯潔大戰AlphaGo: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什麼樣的教育才能適應未來社會?
女人這樣作,遲早會被教育的
原來,這才是中國男人的情感教育!
教會所有家長教育一個聰明的孩子
紅人館|《媽媽是超人2》里感覺就胡可一個人正常,她的教育方式太戳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