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我們在大羅天裡面,元始天尊的慧光也好,道祖爺的護持也好,玉宸大道君的法力也高,都能加持。只要人心能夠清靜,能夠去除雜念,都能感受得到、能夠與神溝通,這是一個前提。


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慮念,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離此三界,神居仙聖之鄉,性在玉清之境矣。


——《重陽立教十五論》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生命輪轉,不離三界


《重陽立教十五論》第十三說:論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我們凡俗在六道之中輪轉,以胎卵濕化的形式,不離這三界。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這三界按照《度人經》的記載,是每方各有八天,這八天並不是一個像樓房一樣,一層一層往上蓋的一種形式,而是一種螺旋狀,像羊角一樣,漩渦狀的自下而上,在二十宿中,北方「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這個「斗」是南斗,還有一個南箕,「角亢氐房心尾箕」,然後是「鬥牛女虛危室壁」,在「斗」、「箕」之間是欲界第一天,二十八天從這裡起始。之後,螺旋狀向上升。


欲界眾生,三業俱全


欲界有六重天,欲界的眾生呢,一般三業俱全,身業、心業、口業,身業包含三種,我們在前面很多經典,比如《戒經》,還有虛皇天尊的《初真十戒文》,包括《太上感應篇》都談過到,一是殺生,二是偷盜,三是邪淫。心業比較重,也比較難斷除,就是貪、嗔、痴,我們也將其稱之為「三毒」。


在《真藏經》中元始天尊又將其稱為「三寶」,也就是說,眾生在除惡的過程中,不知如何下手,就把貪、嗔、痴抓住,去一分就得一分。因為它是一切惡的根本,我們一再強調過,尤其是貪。生貪就有了得失,有了得失,嗔怒自然就起來了,陷入嗔怒之後智慧就被遮蔽,那就有了愚昧。


之後,展展轉轉就像一個污染的水缸一樣,因因果果,真真假假,分不清楚了。以對為錯,以錯為對,以假為真,以真為假,之後才會在諸多的惡業中不知覺醒,一邊犯著惡業,一邊認為我是對的。


心忘慮念,即超欲界


所以,心業的三種是一切惡的根本,是也是最難斷除的,而根本的根本是一個「貪」字。口業很輕微,帶來的業力也很低,但是在戒行上往往比身業更難以覺察,很細微。口是心之門戶,這一張嘴,一不小心,要麼妄語,要麼惡口,要麼兩舌,要麼綺語,這是欲界眾生。


要想出離欲界,很簡單,祖師說要「心忘慮念,即超欲界」。


欲界六重天上面是色界,色界有十八重天。那比起欲界的眾生來說,他們就要清靜很多,也快樂很多,但是仍然無法超離三界,無法出離五行,無法躲避輪迴。


再往上螺旋走,無色界有四重天,眾生基本上所有的貪、嗔、痴已經消除了,身業的三種:殺生、偷盜、邪淫消除了,還有一點點口業,基本上的身行、舉止已經跟大道相符了,但是仍然在三界之內,沒有辦法躲避自然界的各種災害。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三界的上面呢,「四種民天」,我們也稱之為「四梵天」。所謂「種民」,種民就是人的種子、人的根本,它不受劫運的影響。天地造就之後有陽九、百六之災,有大陽九,大百六,有小陽九,小百六。陽九是天虧,百六是地蝕。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很多自然災害,一方面是人心,你與大自然的一個整體關係導致的,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定數。


在天地造就以後,陰陽二炁它的運行。陽氣要往上走,陰氣要往下降,陰氣降到極致又往上走,陽氣升到極致要往下走,在陰陽二炁交換的過程中,就會發生很多的災害。小一點的,瘟疫,一些社會的動亂,一些百姓的不穩定,再大一點的,地震、海嘯,就是瞬間可能百萬人、千萬人要喪失性命。再大一點呢,聖賢都躲避不了,那就整個天地崩塌、桑田生白波,而且無從去禳解,除非是跳出三界。


所以我們凡俗在這樣一個虛空之中,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沒有辦法去躲避這件事情。有一些聖賢可以通過修行與天地的溝通,可以預知災禍,趨吉避凶,但是不能禳解。只有修行,徹底地出離三界,至少是到達種民的境界,才可以。


在這「四梵天」的上面,就是我們所謂的「三清境」,大赤天,余禹天,清微天。大赤天宮就是太上道祖所居的地方。余禹天就是我們的玉宸大道君所在的一個地方,玉宸大道君,就是靈寶天尊。道經之中一般談及「道言」,比如說某部經說「道言,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這個「道」指的就是玉宸大道君。道教早期的諸多經典,比如我們前面強調過的,《九天生神章》、《度人經》,還有《五篇真文》,這些都是靈寶天尊降世傳下來的,之後才有了太上道祖去廣宣三乘法,廣設法筵。


這樣子加起來之後,三界那是二十八重天,加上四梵天是三十二重天,再加上三清境,三十五重天。最後還有一個,叫大羅天。經常看到一些節目,央視的一些介紹道教的一些節目,會把它讀成dà,這個應該讀作dài,大(dài)羅。大羅天囊括諸天。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能修成仙?我們為什麼能夠出離三界?此時此刻,我們就在大羅天裡面。也就是說元始天尊的慧光也好,道祖爺的護持也好,玉宸大道君的法力也高,都能加持。只要人心能夠清靜,能夠去除雜念,都能感受得到能夠與神溝通,這是一個前提。


這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以及三界外的一個大概情況。


文/ 陳景展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版權聲明


⊙本平台原創整理文章,歡迎轉載,轉載本文須註明,來源:道教(微信ID:daoismcn),侵權必究。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文章來源 騰訊道學,本文作者 陳景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內容


回復"1"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2"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3"查看:道教戒律


回復"4"查看:道教上香禮儀禁忌


回復"5"查看:道教經文典籍


回復"6"查看:道教齋醮科儀


回復"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復"8"查看:道教符咒法術


回復"9"查看:道教陰陽術數


回復"10"查看:道教宮觀流派


回復"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復"12"查看:道教拜師注意事項


回復"13"查看:道教誦經常識


回復"14"查看:道教請諸供品須知


回復"15"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只有修行,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福生無量天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馬上要過年了,這些東西千萬別送人,送錯了會闖禍!
不要將所有的問題都丟給因果!
老子留下的30個人生感悟!十個人看完,九個人開悟!
五個絕妙道家小故事,深入人心!
為什麼妖怪成精後都要化為人形?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只有修行,才能彻底跳出三界!
只有修行 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誰能跳出這四堵牆,誰就能成佛
你的能力,是跳出「規則」的底牌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跳,跳,跳,在家就能跳出完美身材!
有幾次擦肩而過,我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他卻從未認出我
跳出圈來,你將看的更清晰!
你厭惡現在的圈子,那就努力跳出去
喵星人太胖,一直努力卻無法跳出浴缸,只能崩潰掛著
牽著老虎散步,還以為很厲害,沒想跳出一隻狗就把它嚇壞了
把池塘給幹了,突然跳出一個大傢伙,3人上去才制服
不跳出你的圈子,你永遠都無法完整地去了解這個世界
三界這一關跳出去,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佛教知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五行是什麼?
跳槽就是跳出一個坑,然後進入另一個坑,可是我願意呀
買個二手三星S8的小伙,跳出這個界面徹底無語了!
如果你的器官會跑出來是一種什麼體驗?假若心跳出來就完蛋了!
棺材被掀開,裡面跳出一「人」,被夾擊在內,驚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