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功養生和常人心境的尷尬
武當丹道《武當寒山內功》直播學習(點擊紅字了解詳情)
那天在廣州花都開了一個道教養生方面研討會,貧道想把丹功的某些原理應用到養生中,結果嶗山的李宗賢道長說還是分開,俗道有別,盡量不要混為一談。起初不以為然,過後一思量,李道長的確高明。貧道每次講到養生,在談到細節問題時,尤其是講到養生的規律法則時,都會遇到許多尷尬的質疑,所以現在已經漸漸不再和常人隨便談養生了。因為談到養生,就一定要講些精氣神的管理監督問題,接下去就是神氣相合問題,進而還要涉及性命雙修問題,當然漸漸就會涉及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戒律問題,大家於是哄然喧嚷起來道:「俺們都是俗人,這樣的法門太不夠方便了,讓我們怎們活下去呢?能否找到一個更為方便的法門,讓我們一學就會,立刻就要有良好感覺,不能有時間限制,地點限制,想煉就練會兒,不想練就不練,同時各種指標馬上就要該升升該降降,並且最好一不小心結個丹出來。」假如不能滿足這些條件,他們馬上建議你向釋迦牟尼學習:「怪不得你們道教衰落呢!還是佛教好,八萬四千法門,要多方便有多方便,而且人人皆能成佛。哪來的那麼多規矩,也不看看啥年頭了,現在是顧客是上帝的時代,換句話說,也就是信眾是上帝呀!傳道也要與時俱進啦!」
那麼現在有人來談道家養生,貧道都先要問明白來人,是否真有這樣需要,是否特別想下功夫學習,是否有時間,有信心,有毅力,尤其是否相信道家的高明,並且是否相信桐柏宮,包括本人……。並且在詢問的同時,還要察言觀色,看看那廝是否有足夠耐心,等到一切問題都問過,沒有發現絲毫反感的痕迹,沒有發現一絲敷衍的閃念,沒有發現半點懷疑的意思,……,這才小心翼翼,藏頭露尾,謹慎的給一個小小開場白,然後在繼續反覆觀察,……。如此才能較為放心談論養生問題。哈哈!雖然說是放心大膽要盡數天機泄露,卻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中間還是難免遭到圍攻和質疑。
其實貧道發現大家不是不明白,道本身就是鐵律天條,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而道人就是以天道為準則,自覺嚴格按照這些法規進行自我訓練的人,養生長壽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副產品而已。為啥大家一聽見要守規矩,就這樣不自在,這樣反感,這樣不知所措呢?難道那些俗情、俗意、俗念、俗欲、真的那麼重要嗎?難道「錢在銀行,身在天堂」的結局就那麼引人入勝嗎?古雲「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個身外的虛名、虛利、得失、甚愛、與人生的本意相乖背,真所謂天地之「大盜」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呀。其實這裡面隱藏的天機已經非常明白了,真正的天機告訴大家,「甚愛必大費」,凡有過分的念頭,超過了自然的尺度,都必將受到自然嘲弄,人身的損傷都是自己找來的。另外一方面只要稍事訓練,懂得清凈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法則,非但於我身之養生得益,慧力增上,而且「和與道則道同之」,實在妙意無窮,妙不可言,長生久視不過其中一端而已。所以說,不管多少慾望滿足都不可貪求,但是無論如何清凈自然都不為過分!於此有所悟者可以言道,於此可著力者可以談養生法則,於此能舍而求能力行者方為我道中人也。


※西派丹法之外身易形
※為什麼子時練功效果好?
※什麼是返還形氣之道?
※幾個練丹的小秘密
※邱真人丹道修真體驗
TAG:內丹 |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靜心養生
※林曙光:養生先要養心 更涉及人生的價值和理想
※養生的妙訣:保持平常心
※道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養生的核心就是養護酵素!
※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慈悲心
※養蘭,養心,養生
※益安寧丸:養心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張弛有度,健康養生,靜心凝神,凈化心靈
※莊子的養生哲學,如何養身又養心
※養花養心養生活,生活隨心而動
※生薑、柑橘和銀耳,都是養生人士的最愛
※【素食養生】紅薯的驚人養生功效
※回春養生功健脾和胃
※口水對人體養生的功能
※健康養生 養生保健必知的小常識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健康養生世界:它比豆腐還營養,常吃護心臟、補鈣、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