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忠誠超導終成賢——記趙忠賢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忠誠超導終成賢——記趙忠賢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忠誠超導終成賢——記趙忠賢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趙忠賢院士。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常客」。他及團隊在1989年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集體一等獎,2013年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還曾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月9日,75歲的趙忠賢登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台。他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里的首位「40後」。


  生於遼寧新民的趙忠賢,身材魁梧,聲音洪亮,性格里透著東北人的直爽和幽默。「我就是個普通人,只要大家說『這個老頭還不錯』,我就挺高興。」接受採訪時,他饒有興趣地講起40餘年持續研究超導的往事。

  超導是指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值以下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從核磁共振成像儀到超導磁懸浮列車,超導正在或即將為人類創造可觀效益。無數科學家試圖回答「超導體為何會超導」,並尋找臨界溫度更高、更適於應用的超導體。


  乍看之下,趙忠賢是個幸運者,他也總說自己「運氣比較好」。偶然一份招生簡章,讓他邁入科技大門;1964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成,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人類發現超導百餘年來,高溫超導總共出現了兩次重大突破,他都抓住機遇且取得重要成果。


  但是倘若沒有長年堅守,運氣不過是曇花一現。趙忠賢及其團隊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1987年,那時距離他提出「結構不穩定性可以導致高臨界溫度」的觀點已有10年。面對質疑,他們終於突破被奉為圭臬的40K(約零下233攝氏度)麥克米蘭極限,獲得液氮溫區(約零下196攝氏度)的高溫超導體。傳統理論崩塌,「北京的趙」嶄露頭角。


  這份執著在取得第二次重大突破上更為突出。高溫超導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遇到瓶頸,趙忠賢的團隊由此坐了近20年的「冷板凳」,精打細算從淘汰物品里刨設備。「熱的時候堅持,冷的時候堅持。」他說,最終團隊在2008年合成出絕大多數50K以上鐵基超導體,又創造出大塊鐵基超導體55K的世界紀錄,掀起高溫超導新「熱潮」。

  「你問我遇到困難時怎麼想?就像有人打麻將,即使坐得久了挺難受,也還是想打。我就是在享受著科研過程。」趙忠賢風趣地說,「我每天能夠看到新的事情,很多人享受不到這種樂趣。再說我們也是經常『和牌』的。」


  如今,趙忠賢依然帶著團隊成員包括他名下的4名學生活躍在實驗室。「我已經干不動了,最近一兩年就出了點主意,他們做得挺來勁。」他解釋說,自己眼也花、手也抖,要說還在科研一線工作已不符合實際。


  但在研判中國高溫超導研究前景上,恐怕沒有誰比他更有發言權。趙忠賢認為一方面是科學,即弄清「鐵基超導體為什麼會超導」的微觀機制,繼續領跑世界前沿。另一方面是應用,「配電站、濾波器、超導磁體、陀螺儀。」他列出一串關鍵詞。


  趙忠賢也談起擔憂:對超導事業布局,他呼籲國家給予更多重視;對超導事業後繼者,他希冀年輕人集中發力,潛心十年必有所成。


  「忠誠超導數十載,後學盡忙撓耳腮。哲賢升溫銅雀台,人皆仰止齊喝彩」。中科院物理所超導八組成員在趙忠賢七十大壽時所做的祝辭,巧妙嵌有「忠」、「賢」二字。

  趙忠賢對於「忠」的理解,與他大學時師從嚴濟慈、張宗燧等中國物理先賢一脈相承。他說,中國的科技實力花錢買不來,白送更別想,只能立足於自己咬牙攻關,知識報國,把個人志趣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


  科學家的志向不止於此。「我們做科學研究,其實就是一滴水,彙集到人類文明的長河之中。古代中國曾為人類文明作出很多貢獻,今日的中國人依然有這個志氣和能力。」他對中新網記者說。(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務院批准授予趙忠賢屠呦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德音孔昭,示我周行——記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楊巍研究組高薪誠聘博士後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誠聘各學科精英博士後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中科院洪國藩院士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發明
華人科學家鮑哲南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華裔女科學家錢莉奪冠首屆博雅科學獎
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韓國科學技術院醫療機器研究微創手術
香港特首梁振英祝賀盧煜明教授獲未來科學大獎
中國科學家姚檀棟在瑞典獲頒維加獎
華人科學家獲世界權威腫瘤機構科研成就獎
吳健雄:被諾獎虧待的華人女科學家
湖南一教授成功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中醫教育功臣,皮科學界大家——陳彤雲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陳雪梅院士課題組副研究員招聘
中科院院士許智宏:植物科學迎來「碩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