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趙忠賢科研長跑40年:「熱愛它,熱愛它,就是熱愛它」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趙忠賢科研長跑40年:「熱愛它,熱愛它,就是熱愛它」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趙忠賢科研長跑40年:「熱愛它,熱愛它,就是熱愛它」



趙忠賢。來源:接受央視採訪截圖

撰文 | 程莉(《知識分子》編輯)


責編 | 李曉明



2017年1月9日,物理學家趙忠賢與屠呦呦一起榮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科研長跑選手,他為高溫超導研究在中國紮根並躋身國際前列作出了重要貢獻。

趙忠賢1941年出生,1964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五十多年來,除參加國防任務的幾年外,他一直從事超導研究,是我國高溫超導研究主要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踐行者。


超導臨界溫度很低,極其影響超導體的廣泛應用。尋找液氮溫區的高溫超導體,甚至室溫超導體,是科學家長期的夢想。公開的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項目展示中,對趙忠賢的主要貢獻描述是:


在百餘年超導研究史中,出現過兩次高溫超導重大突破,趙忠賢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和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上個世紀70年代,趙忠賢等一批年輕學生和學者被派往國外學習, 接觸到了世界超導研究最前沿。1986年,科學家柏諾茲與繆勒對銅氧化物超導電性的發現引起了趙忠賢的注意。因多年堅持」結構不穩定性可以導致高臨界溫度」,他成為世界上最早認識到「在B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超導性」(後獲諾貝爾獎)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科學家之一。1987年2月,趙忠賢及合作者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並在國際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組成為Ba-Y-Cu-O,大大推動了全球高溫超導的研究進程。1987年趙忠賢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此獎項。同年,趙忠賢作為五位特邀報告人之一,參加了美國物理學會三月會議,標誌著中國物理學家走上了世界高溫超導研究的舞台。1989年因「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電性的發現」,趙忠賢等人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集體一等獎(排名第一)。


長期的堅持和積累,趙忠賢在探索新的高溫超導體方面逐漸發展了一種新的思路,即「在具有多種相互作用的四方層狀結構的系統中會有高溫超導電性」。2008年日本一小組報道了LaFeAsO有26K的超導電性,趙忠賢認識到這一類鐵砷化合物(後來被稱作「鐵基超導體」)很可能是新的高溫超導體。基於LaFeAs(O,F)壓力效應研究,趙忠賢提出輕稀土元素替代和高溫高壓的合成方案,帶領團隊率先將鐵基超導體的臨界溫度從26K提高到52K,顯著超過了40K的麥克米蘭極限。很快又合成了絕大多數50K以上的系列鐵基超導體,創造了大塊鐵基超導體55K最高臨界溫度記錄,為確認鐵基超導體為第二個高溫超導家族提供了重要依據,實現了高溫超導研究領域的第二次突破。這是趙忠賢的第二個主要貢獻。

2013年,趙忠賢因「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4年,趙忠賢獲得2014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15年獲得國際超導領域重要獎項Matthias獎。


趙忠賢堅持高溫超導研究40年,同時注重培養人才,積極為年輕人營造良好環境。他曾說:「雖然超導研究的兩次熱潮我都趕上了,而且也都做出了成績,但仔細分析我也錯過了好多機會。我希望將自己的這些經驗教訓分享給年輕科研工作者,讓他們能少走些彎路,取得更大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邵紅宇, 任曉明. 在基礎研究的道路上默默長跑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4-10/31/content_282183.htm?div=-1


3、姜天海. 趙忠賢:兩獲「頭獎」的超導院士http://h.wokeji.com/kjrw/kjzmr/201503/t20150310_990302.shtml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當我還年輕,想讀一本可以帶來改變的書
英7億英鎊建研究所,被提名「最丑建築獎」
科學評價不應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何江入選福布斯2017年30位30歲以下創新者
反無人機產業正在悄然興起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記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屠呦呦:激勵更多年輕人加入中醫藥研發
英國長期幫美國對華禁運高科技:但他造航母還要求中國給它幫大忙
屠呦呦:實至名歸的最高科技獎得主
屠呦呦、趙忠賢之外 還有誰得過最高科技獎?
中國歷屆最高科技獎得主回顧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院士逝世 享年98歲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逝世 享年98歲
中國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逝世 享年98歲
中美科技對壘升級,中國神奇四俠VS美國五人幫,誰能傲視群雄?| 快爺3分鐘
最重要的不是我愛你而是黑科技
他是畫家也是科學家!愛因斯坦稱他可提前科技50年!
兩獲美國科技大獎,袁世凱最有成就的後代袁家騮
中國這項高科技比航母殲20更加重要,日專家感嘆中國瞞過所有人!
屠呦呦86歲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來看她的傳奇人生
龍珠世界讓人羨慕的高科技武器,當年哪種才是你最想擁有地?
美最恨的科技神人為中國打造世界最強航母艦隊
英國最炫高科技燈光秀,這周末你還等什麼?
民族驕傲,國之瑰寶!趙忠賢和屠呦呦獲中國科技界最高獎項!
土豪家為汪星人買的高科技玩具,狗狗太喜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