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早期癥狀需警惕!血透、腹透及腎移植該如何選擇?
提起尿毒症,想必大家聯想到最多的就是「絕症」、「換腎」、「透析」之類的詞語,很多人對尿毒症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它是一種重病,非常難治療,而且治療費用昂貴。
看了論壇及知乎上很多尿毒症患者的自述,事實上,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與早發現早治療緊密相連,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需要正視和積極治療。
尿毒症是腎臟功能因某些原因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後而產生的一組複雜的臨床綜合征,它並非一個獨立的疾病。尿毒症一般直接導致人體無法正常排出代謝產物,因此身體會出現一系列如水腫等癥狀,具體早期癥狀如下↓
尿毒症早期有哪些癥狀?
1、胃口不佳及全身不適
尿毒症可牽連到多個器官、系統,最早感覺的不適是不想吃飯、肚子不舒服、渾身乏力,之後出現噁心、嘔吐、口腔潰爛、嘴裡又一股尿臭味。
2、貧血
尿毒症患者之所以會引起貧血是因為當體內蓄積的代謝產物如「酚及其衍生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另外一些毒物如「胍及其衍生物」可縮短紅細胞生存期;同時嚴重的腎組織損害時會導致紅細胞生成素產生不足。.
3、浮腫
由於腎臟功能受到影響或完全喪失,直接導致不能及時清除體內多餘的代謝廢物而滯留在體內組織間隙,早期會出現在踝部及眼臉部,休息後消失,嚴重時發展成全身浮腫。
那麼,疑似有尿毒症該做哪些檢查?
1、尿常規檢查
尿滲透壓降低,夜尿量大於日尿量;
尿量減少,多數在1000ml/天以下;
尿蛋白為+~+++,晚期因腎小球絕大部分已毀壞,尿蛋白反而減少;
尿沉渣檢查可有為數不等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顆粒管型,若能發現粗而短、均質性、邊緣有裂口的蠟樣管型,對診斷有意義。
2、腎功能檢查
在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肌酐清除率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
在氮質血症期,血肌酐雖已升高,但病人無尿毒症臨床癥狀,亦無代謝性酸中毒;
在尿毒症期,當腎肌酐清除率<25ml/min時,血肌酐會明顯升高,並伴有代謝性酸中毒。
3、血生化檢查
血漿蛋白降低,總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減少較明顯,多低於30g/L;
血鈣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於1.7mmol/L。
4、血常規檢查
尿毒症患者,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多數情況僅有40~60g/L;
血小板數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
紅細胞沉降低,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一般尿毒症患者該如何治療?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主要方法是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出,經過血液透析機進行毒素和水分分離後再回輸體內。血液透析就相當於一個高級的篩子,把血液中的毒素和多餘的水分過濾出去。
一般來說,越早開始透析的患者,受到的痛苦越小。這種透析模式最大的缺點在於必須保證每周3次到醫院進行透析,但效果明顯,每透析一次,尿毒症患者的癥狀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主要方法是在患者肚子上放置一個管,每天分次將透析液通過管子放進肚子,利用腹膜進行毒素和多餘水分的排出。
腹膜透析的優點是不需要每周3次跑醫院,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做,但需要定期消毒保持無菌狀態。比較適合白天工作忙和上學學習緊的人群,也比較適合邊遠地區無條件去醫院的患者。
3、腎移植
很多人以為腎移植可以一勞永逸,確實腎移植後不用再收到透析的折磨,但腎移植後對於用藥和飲食的要求更高。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抗排異治療,目前我們常用的抗排異藥物大概在2000左右每個月,而且服用抗排異藥物是終身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感染的情況,一般的普通感冒對他們都是致命的。
目前世界上對於腎移植後的患者生存時間統計結果表明:1年存活率為95%,10年存活率僅有68%。
結語:雖然尿毒症很可怕,但也希望命運多舛的尿毒症患者能夠勇敢的對面疾病,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獲得更高質量的術後生活。
健客專稿,轉載請註明【健客健康諮詢】。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煮飯用冷水好還是熱水好?這些烹飪用水技巧很多人都做錯了
※忍不了這難以言說的傷痛——小小的痔瘡,大大的危害
TAG:健康問診 |
※朱教授談腹透第二十七期:尿毒症病人透析後能否不受限制地攝入,是否可以停葯?
※腎友驛站:我的腹透生活,加油!
※腎友驛站:腹透病人跟你聊聊他的感悟,你想來聽嗎?
※感人,老師身患尿毒症,一天腹透三次,所教班級卻名列第一
※朱教授談腹透第二十七期:居家腹透病人的容量負荷如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