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古典書城


「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


國學經典 | 古典文學|詩詞歌賦 | 歷史趣聞| 風俗禮儀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隨著春節臨近,單身的朋友們又要開始體驗「每逢佳節被相親」的滋味了。


這是一個充分自由戀愛的時代,卻不知從何時起,「相親」便逐漸成為了一個熱詞,頻頻被搬上銀屏,從《非誠勿擾》的自由相親到如今《中國式相親》的全家齊上陣。

從開始的新奇,到如今的吐槽不絕,每每看到電視上那些「做作的相親表演」,總讓人不得不思考,中國傳統的相親到底經歷了什麼?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相親在我國的歷史由來已久,也稱「相門戶、對看」等,指的是在議婚階段換過庚帖後,由媒人聯繫安排,雙方長親見面議親的過程。

提起古代人的婚嫁,十有八九的人會想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殊不知,古代的未婚男女也流行在情人節中尋求姻緣,他們舉行的「相親會」可不比現代的遜色。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西周「相親大會」,秦朝「指腹為婚」


在西周時期,政府會在仲春二月舉辦相親大會。30歲未娶的帥哥和20歲沒嫁的美女,都會被強制要求參加相親會,場面相當熱鬧。如果彼此看中了,就嘻嘻一笑,互送芍藥花定終身。


到了秦朝,相親大會的福利就沒了。從此以後,古代人瘋狂熱衷親上加親。表哥和表妹、表姐和表弟,基本上從小就是「指腹為婚」。在「七出」里,有一條看起來很詭異,叫做「不事舅姑」。就是因為舅舅做公公、姑姑做婆婆這種事太普遍,所以乾脆用「舅姑」代替「公婆」。


ps:「七出」,全稱「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時期中對於婚姻的解除所作的習慣性規定。正式歸入律法,是從唐代開始。"七出"指的是——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竊盜;三不去指的是——"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史上最彪悍的表哥「相親」,非東晉的政治家溫嶠莫屬。


溫嶠的老婆去世後,琢磨再娶一個。正巧,他的姑姑帶著美麗的表妹趕來投奔,溫嶠一下就相中表妹了。姑姑請他幫女兒找對象。


溫嶠沉吟一番,說:「哎呀,好女婿可不容易找,找一個像我這樣的怎麼樣?」姑姑說:「哎,這年頭兵荒馬亂的,能找到一個差不多的就成了!」沒過幾天,溫嶠就對姑姑說:「我已經幫表妹找到對象了,門第、官職、名聲都跟我差不多。」還替對方下了一座玉鏡台作為聘禮。


等結婚時才發現,原來女婿就是溫嶠。洞房時,表妹掀開蓋頭看見新郎是表哥,當場大笑:「我一猜就是你這個老傢伙!」原來,表妹早就發現聘禮是溫嶠的戰利品。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唐宋朝三大「相親節」


到了唐代,相親已經變得更為成熟,不但媒人被寫入了法律,更是出現了三個固定的「相親」日子,並且一直沿用了下來。這三個日子分別是「三月三」、「元宵節」以及「同年大會」。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古代最傳統的情人節,就要數「上巳節」了,也就是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這一天,小夥子和藏在深閨的女子都紛紛外出踏青。女子常在河畔嬉戲、插柳賞花,如杜甫所說「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而男子也分坐河渠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以曲水流觴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雙方對上眼了則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贈。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而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古人相親的一個重要日子!


每至元宵節晚上,青年單身男女走上街頭,借賞燈、逛花市的名義,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男女彼此也心照不宣,會用眼角餘光偷看異性,心裡七上八下,但又憧憬著那份「燈下邂逅」的心動緣分,自有一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浪漫。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朝大詞人歐陽修也用詩句完美的展現了元宵節相親的樂趣。


這兩個節日中,單身男女一旦看上心儀的人,便會請朋友上前自報家門,如對方也有「眼緣」,那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然後彼此留下姓名、地址。


待雙方回家後各自稟告自己的父母,開始托媒人說媒,按照「明媒正娶」的程序,「熱熱鬧鬧」而且「嚴肅認真」地走一下過場,直到把這個「燈下緣分」送到婚姻洞房。


正是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除了「三月三」、元宵節這樣屬於普通老百姓的相親節外,還有一個十分高端的相親節,那就是「同年大會」,即「新科狀元」相親節。


唐朝時,每逢朝廷舉辦科舉考試,全國秀才奔赴長安。發榜那天,參加應試的秀才都擠著去看榜,凡中了進士的,便湊錢一起到當時長安城景緻最好的曲江池畔,舉行「同年大會」。


唐代進士非常難考,報名應試數十萬人,最後錄取的進士卻不過幾百人,考上的就顯得特別可貴。


古時「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總是有著密切的聯繫。就在新科進士舉行「同年大會」這天,城裡權貴家的待嫁美女便傾城出動,擁向曲江尋找意中人。如果相中了,就告訴有權有錢的父母安排去提親,而且大多是當即舉行婚禮。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不僅王公勛貴這樣,甚至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加入其中,當然皇帝手裡有特權,可以在借「賜宴新科進士」之機,為自己的女兒挑選駙馬。不過,公主挑選的一般都是狀元郎。


但是,每年新科「進士」少,而皇帝、王公貴族以及富豪家裡未嫁的女兒特別多,真可謂是「僧多粥少」。面對這樣的情況,京城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在皇帝挑選完後,乾脆直接命令家丁們去搶女婿,有的甚至由此還引發群體性鬥毆。


北宋首都開封就發生一起,不過不是鬥毆,而是「搶錯」了,咋回事呢?進士發榜那天,一個叫曾文斌(新科進士)的小夥子正在看榜,突然被十多名壯漢架起來,並簇擁至兵部尚書之家。被架起來的曾文斌既不拒絕,也不喊叫,而是欣然前往。


待到了部長家,曾文斌才被放下來,不多時,一位著高官袍服的人來到青年面前,問道:「我只有一個女兒,長得並不醜陋,願意嫁與公子為妻,不知可否?」


曾文斌聽完後,不急不忙地深深鞠了一躬,說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說,怎麼樣?」圍觀眾人見狀哄堂大笑,隨即散去。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宋代之後,自由戀愛開始井噴


在宋代,經媒人說親之後、新人成親之前,有一個相親的程序。


「男家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園圃,或湖舫內,兩親相見,謂之『相親』。男以酒四杯,女則添備雙杯,此禮取『男強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則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若不如意,則送彩緞兩匹,謂之『壓驚』,則姻事不諧矣。既已插釵,則伐柯人(媒人)通好,議定禮,往女家報定。」


這個相親的過程,相當火辣,彼此相中了,則男方給女方插上金釵;也很有禮節,若相不中,則男方要送上彩緞兩匹,表示歉意。


宋代之後,風氣更為開放,除了相親外,也可以相對自由的戀愛,出現了大量「男追女」或者「女追男」的事情!


宋人筆記《青瑣高議》中就記載了一個「男追女」的故事——


京城人周默,對鄰居一老秀才的21歲妻子孫氏一見鍾情,展開猛烈攻勢,接連寫了幾封情書。孫氏對周默似也有情意,但既已婚嫁,便嚴詞拒絕了周的追求。


後來周默宦遊,寫信告訴孫氏:願終身不娶,等她,直至她丈夫去世,便回來迎娶她過門。三年後,周默回鄉,得知孫氏丈夫已離世,便托母親遣媒求婚。兩人終結成秦晉之好。


孫氏是嫁過三次的婦人,但周默以及彼時社會,都沒有對她有什麼歧視。宋代社會之開放,可窺一斑。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宋話本《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則記載了一個「女追男」的凄美故事——


東京有一個十八歲少女,叫作周勝仙,一日正好在茶坊遇見了令她怦然心跳的心上人范二郎,兩人「四目相視,俱各有情」。


周勝仙自思量道:「若還我嫁得一似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當面錯過,再來那裡去討?」於是主動向心上人透露:「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兒。」可謂膽大無忌。


其實我們的古人一直崇尚自由戀愛,早在漢朝,便有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佳話,只不過後來受封建禮教的壓制,自由戀愛開始變少。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關於相親,還有「拋繡球」、「比武招親」等方式。


「拋繡球」,起源於壯族傳說,「比武招親」大約最早出現在唐朝,但由於這兩種取婚行為是一種相對極端的行為,偶然性強,難以把握,所以逐漸消失了,只能偶爾在電視上欣賞一下。

中國式相親,是不是都要父母上陣?



相比古代多樣而有趣的相親,如今的相親總是伴隨著「剩男」、「剩女」出現,似乎只有相親才能解決大齡未婚未嫁男女的婚姻問題,也讓「相親」變成了一種印象中由父母主導、「逼迫」的「中國式相親」。


其實,相親或是自由戀愛,愛情與怎麼相識無關,幸福與怎麼開始也無關。


是的,再多的話語,也說不盡愛情那點事,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才知道。


最近微博上有句話比較火,叫做——「再晚,也要嫁給愛情」。


又到過年了,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體會。


※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


責任編輯 | 明若清溪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書城 的精彩文章:

有一份情懷,只能在記憶中回味,比如童年
古道滄桑,來自何方又將歸去何處?
三九天到了,你準備好了嗎?
裴多菲:我願意是激流
有些詩詞,值得一讀再讀,韻味無窮

TAG:古典書城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式相親:連房都沒有,也敢來相親?
《中國式相親》里,需要著急的其實並不是女性
不必吐槽中國式相親:相親找的原本就不是愛情
中國式的親子關係里,最需要獨立的,其實是父母們
從《中國式相親》看中國人對相親的誤解,相親不是買賣!
中國式相親「鄙視鏈」:再不努力你都沒臉去相親了!
中國式寬容是惡的幫凶,這樣的善良我們不要!
中國式父母:我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卻還覺得不夠
小人物看婚戀:相親不可恥!中國式相親,不比硬體還比什麼!國民老公王思聰如此受未婚女孩喜歡,難道是他的顏值嗎?
我拒絕做這樣的中國式父母
中國式相親:比起三觀,戶口屬相和「我媽認為」才是真理!你能在這樣的標準下活幾集?
中國式的相親變味了,房車是標配,這樣的相親真的有愛情存在嗎?
中國式相親鄙視鏈,看完感覺要單身一輩子了!
悲催!中國式父母付出太多,結果卻是這樣
中國式相親:門不當戶不對是不可能幸福的
必讀,看中國式父母,合格的父母,怎樣教育孩子?
中國式相親:你可以輕度殘疾,但屬羊絕對不行!
中國式相親,如何面對父母操辦的徵婚?
直擊 中國式的相親現場,有喜感,更多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