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不看廣告,看療效」,這句廣告語說的「療效」可能是全宇宙最值錢的詞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只要療效好,人們就願意買,再貴也有人買!商家一定會因此賺得鍋滿盆滿。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那要怎麼證明「療效」呢?


這可不是簡單的幾個人站出來講講感受,講一個「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結果真的出乎意料。。。。。。」的萬能故事就能證明的。


人們為了證明療效,可謂煞費苦心,不惜精心設計一套「騙局」來評估。經過這個設的「局」檢驗,順利通過後的產品才能獲得被人認可的療效。這樣的「局」,專業名稱是:隨機對照試驗。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幹啥的?


RCT是一種嚴格的評價治療方案有效性的試驗方案,被認為是臨床藥效研究的金標準。所謂的「療效」,必須經過RCT檢驗才算數。


要做RCT並不難,攏共分三步:

第一步:找人!大致過程是招募研究對象(找人當「小白鼠」),再把人隨機(Randomized)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Controlled),試驗組給予治療措施處理,對照組給予安慰劑(placebo)。


第二步:給葯!按照上面的分組,分別給兩組人治療措施和安慰劑。治療措施可以是藥物,也可以是其它干預措施。安慰劑就是表面上看跟藥物一樣,吃起來也跟藥物一樣以假亂真的「假冒葯」,實際上不會有任何作用,也沒有毒副作用。常用的安慰劑有澱粉,葡萄糖等。


第三步:分析評估。在干預一定時間之後再將兩組進行對比分析,評估治療措施的有效性。


但並不是誰都可以做RCT研究的,需要有相關資質和有資質的人員,通常是醫生依託醫院來做,涉及到人體臨床研究,還必須通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核,需要在CFDA或FDA制定的臨床研究註冊和審核機構申請。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關鍵時刻,人也信不過人!


實際上,做到了RCT還不夠。上面這些措施只是在客觀上排除了干擾,實際上人自身引起的干擾也要排除。


人的主觀因素也可能對試驗結果產生影響。

一方面,研究者存在主觀願望,都希望評估的藥物有效。研究者辛辛苦苦搞出來的藥物,誰不希望有效?這種「希望」就可能引導研究結果偏向正面。在實驗過程中稍微動點手腳,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藥物療效豈能受此干擾?必須客觀,公正。


另一方面,人是高智商動物,也很容易受到誘導。安慰劑容易產生安慰劑效應。因為它太像葯了,足以達到以假亂真,導致人們都認為自己吃了真正的藥物,這種心理暗示和信念有時候也很管用。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心理暗示和信念就能夠治療一些疾病。心理暗示和信念的作用不是藥物的真正作用,即使對病人有點用,但實驗評估的是藥物本身的作用,因此,必須排除這種影響。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故意設置的「騙局」


由於上述因素都可能對藥物有效性結果產生影響,於是科學家們精心設計了一種「騙局」。這就是單盲,雙盲和三盲隨機對照實驗,簡單來說就是讓參與研究的一人,倆人,三人都「看不見」,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子」,坐在誰的位置,站在誰的立場就為誰的利益考慮。既然人容易受誘導,那就乾脆跟大家「玩個遊戲」,讓實際參與實驗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試驗中的角色,這樣大家都不知道分組情況和干預的內容,也就不用擔心有利益傾向,就能做到客觀,公正了。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要做到「盲」的徹底幾乎是不可能的,實際實施起來都會打點折扣。目前,也只能做到讓參與實驗的「小白鼠」們(單盲),參與實驗的「小白鼠」和實際進行實驗操作的人(雙盲)以及再加上實驗完成後進行分析評估的分析人員(三盲)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劑還是待測藥物,也不知道自己分在了哪一組,或者不知道自己處理的數據是來自哪一組。這場「騙局」的設計者,也就是實驗設計人員是不能實際參與研究的,只能默默的當那個「幕後黑手」。等到實驗結束時再出面評價。


RCT研究可信度高,但也不要過度迷信


RCT研究相對來說對療效的評估更客觀,公正,可信度高。這樣看來,三盲實驗應該是最嚴格的,其結果可信度更高。但是,做這樣的研究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那是相當大的,一般有實力的葯企和科研機構才可以支撐得起。一個藥品,到達做RCT研究時,基本上都經歷了很多不同層面的驗證,在動物實驗上已經證明了有效,才有可能進行人體RCT研究。


RCT研究雖然很好,但也不要迷信。並不是做過RCT研究的產品就一定很好,還要看研究的質量是不是很高,研究結果是不是可信。一般來說,RCT研究需要納入一定的樣本量,樣本量太少的話結果的可信度也會打折扣,畢竟人的影響因素很多。RCT的研究也有很多失敗的,結果並不理想的也很多,這樣的研究即使發表了文章,也不證明療效就一定好。



這個精心設置的「騙局」原來是為了驗證療效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菌博士 的精彩文章:

Cell:挑戰常規!細菌利用遠程電信號招募其他的細菌物種
灰塵微生物檢測能判斷家裡養狗還是養貓?

TAG:腸菌博士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治療糖尿病的騙局,別再相信了,它們只會讓病情更嚴重!
擱淺的鯨魚原來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知道真相的大家沉默了
塑食圈減肥餅乾真有說的效果那麼好嗎?會不會是騙局?
那一場「救狗」的跨國騙局,真相原來是這樣
科學家曾認為這些動物的發現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結果被打臉
小心收購騙局,怎樣鑒定古幣的真假?
治療糖尿病最常見的 7 個騙局,一定要小心
你正在堅持的瘦身秘方,可能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好自己的錢包 小心你的錢被這些騙局捲走
揭露射手座的騙局 看完心好痛
這個吸引了無數健身愛好者的恐怖懸崖,其實就是一個天大的騙局
一條亞洲鯉魚揭露美國工業的真相:你所了解的環保,不過是西方精心編造的騙局
我要跟心目中的他見面了,可是我沒有胸。。粉嫩公主豐胸效果_騙局真面目
探秘金線蓮:一斤上萬元,是精心營銷的騙局還是治療百病的神葯?
有沒有明知道是一個騙局卻扔不受控制的被騙的情況?
電影和現實里完全不一樣的冷知識,你能識破這些搶的騙局嗎?
你知道「解手」一詞是怎麼來的嗎?不是單純的上廁所,背後有騙局
拆遷方喜歡這樣做,您最常見卻沒有發現的「騙局」
所謂的「理想伴侶」到底是不是一場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