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知道嗎?正月十五元宵節源於佛教

你知道嗎?正月十五元宵節源於佛教

你知道嗎?正月十五元宵節源於佛教



燃燈供佛

我國民間每年元宵節有張燈的習俗。元宵節為何張燈?一說是沿漢武帝時祠太一自昏至晝的故事;一說是道家所興,因為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所以縱樂張燈;一說是源自佛教。那麼,哪種說法正確呢?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另有一說亦認為,我國始行元宵張燈,是在東漢。據傳是當時佛家與道家鬥法的結果。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遇到道家的責難,結果在宮廷中與道士角試法力,燒經像無損而發光,漢明帝因而崇敬佛法,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以表佛法大明。佛家的神燈火種在中國大地點燃之後,就逐漸地燎原起來。


佛僧積極勸導人們張燈,北齊時僧人那連提耶舍就曾譯《施燈功德經》一卷,備說施燈之功德。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以上不論哪種說法,都足以說明元宵節張燈的確源於佛教,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所謂「無量火焰,照耀無極」。

你知道嗎?正月十五元宵節源於佛教



元宵節張燈是佛家的專利


元宵節供燈禮佛有莫大功德

而燈火的照耀則有兩種妙用:一是破人世之陰暗;二是現佛法之光明,以摧芸芸眾生之煩惱。因此在佛教儀式中,就把燈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經典中反覆宣說「百千燈明懺悔罪」,「為世燈明最福田」,同時,元宵節燃燈,在從前是燒蠟燭、燃油燈。燈代表智慧,驅除黑暗,智慧照亮人生,更深的意思它代表燃燒自己,照耀他人。因此,在元宵節這一天張燈、供佛,有莫大功德利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佛教 的精彩文章:

有啥別有病!高僧告訴你佛門治病秘訣
知足惜福 日子才會好過
中國寺廟對聯 藏著真正的智慧
11位高僧大德臨終前說了什麼?

TAG:鳳凰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重陽節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中秋節源於蒙藏友好的傳說
國際勞動節源自美國,但美國的勞動節竟不是五一
女兒節源自中國 有意思
女兒節源自中國,但在中國已經消失,在日本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