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四加時大戰關鍵時刻14次誤判 甜瓜第六犯真冤

四加時大戰關鍵時刻14次誤判 甜瓜第六犯真冤



四加時大戰關鍵時刻14次誤判 甜瓜第六犯真冤


騰訊體育1月31日訊 尼克斯之前四加時以139-142不敵老鷹,這場超長比賽驚心動魄,不過根據NBA《最後兩分鐘》報告顯示,這場比賽關鍵時刻出現了14次錯判,其中8次對尼克斯不利,6次對老鷹不利,安東尼的第六次犯規也是一次錯判。

四加時大戰關鍵時刻14次誤判 甜瓜第六犯真冤


四加時大戰出14次錯判


第四節錯判


在第四節結束前還剩1分11秒時,諾阿在掩護時對施羅德犯規但並未被吹,當時老鷹101-99領先,隨後賈斯汀-霍樂迪飆中三分,幫助尼克斯反超1分,根據報告顯示,當時諾阿掩護時並未給施羅德留下閃躲的空間。


末節還剩54.8秒,安東尼應該被吹罰搶籃板犯規,當時他在搶籃板時對霍華德有動作,影響了後者沖搶籃板。


在同一個回合里,施羅德應該被吹罰走步,他當時移動了自己的中軸腳。

末節還剩30.2秒,施羅德在搶籃板時應該被吹罰對諾阿犯規,報告認為,施羅德當時夾住了諾阿的手臂,影響後者去沖搶籃板。


在常規時間還剩2.2秒時,安東尼打進一球將比分扳成104平,但實際上,這是一次2+1,在甜瓜第四節結束前還剩3.5秒突破上籃時,米爾薩普應該被判罰犯規,他用自己的身體影響到了安東尼的速度、敏捷性、身體平衡以及節奏。


首個加時錯判


在首個加時賽還剩1分14秒時,霍華德應該被吹罰防守三秒,他當時在禁區並未防守任何人的情況下逗留時間超過3秒。


在首個加時還剩53.6秒時,諾阿對霍華德犯規,魔獸上籃得手,只是罰球未進,當時諾阿的手臂干擾了霍華德的運行,但這一次犯規發生在霍華德出手之前,並不是一次投籃犯規。

在首個加時還剩35.2秒時,安東尼應該被吹罰走步,他當時移動了自己的中軸腳,在首個加時結束前還剩3.3秒,甜瓜投籃不中,雙方111平進入加時。


第二個加時錯判


安東尼在第二個加時還剩37秒時應被吹罰走步,他當時移動了中軸腳。


在第二個加時還剩12.9秒,安東尼被吹罰犯規,這也是他第六次犯規,直接導致被罰下場,報告顯示,安東尼和施羅德有輕微身體接觸,但並沒有影響到後者的突破和上籃,並不應該吹犯規。

第三個加時錯判


在第三個加時還剩4.4秒時,霍樂迪應該被吹罰犯規,當時,在施羅德突破上籃時,霍樂迪有身體接觸動作,阻礙了對手這次投籃,施羅德最終還是將球打進,雙方130平進入第四個加時。


第四個加時錯判


在第四個加時還剩1分26秒時,老鷹的德萊尼在詹寧斯投籃時犯規未被吹罰,當時尼克斯139-139領先。詹寧斯錯失拋投,而老鷹搶到籃板,而報告顯示,德萊尼在當時詹寧斯突破時有身體接觸,影響到了後者的出手。


第四個加時還剩10.2秒,庫茲敏斯卡斯應該被吹罰無球犯規,他當時影響到穆斯卡拉爭搶籃板。


在第四個加時還剩5.4秒時,穆斯卡拉應該被吹罰無球犯規,他當時和埃爾南戈麥斯有身體接觸。


熱門導讀:

四加時大戰關鍵時刻14次誤判 甜瓜第六犯真冤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NBA 的精彩文章:

【預告】31日播6場比賽 今日綜述:馬刺連勝117紀錄終結
【小目標】莫雷:火箭能靠進攻奪冠 01湖人防守也不好
【里程碑】隊史20000分!詹皇現役第四人 真克里夫蘭之子
騎士離衛冕多遠?三隱患隨時爆炸
【活動】曬照片+新春寄語 贏取NBA中文版球衣

TAG:騰訊NBA |

您可能感興趣

【真相】四加時大戰關鍵時刻14次誤判 甜瓜第六犯真冤
胡亂賣弄文采,第一次差點被殺,第二次誤國流放
火箭雷霆G4裁判報告:最後2分鐘兩次誤判,整體對火箭不利!
舊金山當地媒體給出裁判報告,指出總決賽第四場共53次誤判
中國裁判4次誤判毀巔峰大戰!丟臉丟到國外,英媒怒斥:水平太差
因一次誤差很大的測量,中國丟掉一個大省面積的領土
中越戰爭秘聞:解放軍對越作戰中的一次誤會差點造成誤傷
25歲美女4次誤診後確認患癌,與癌症男友一起對抗病魔
裁判報告出爐:火箭雷霆G2兩次誤判,均對火箭不利!
馬刺對勇士G1裁判報告 有兩次誤判 要不是馬刺就贏了
拜仁主席:踢皇馬拜仁吃了裁判的虧 至少5次誤判
江蘇蘇寧再遭兩次誤判!本賽季各種悲催,蘇寧球迷與球員砥礪前行
水果都吃避孕藥?這次誤會有點深
恆大7連勝把壓力給上港,富力神奇不再,申花這次誤判太冤 動圖
上港內定冠軍?一次誤判和衝突又讓噴子高潮了
唐山一老漢兩次誤吞半口假牙托 僥倖心理終釀開胸慘劇
美軍再次誤炸敘50多平民 敘外長:空襲是非法行為
袁世凱兒子看上一名妓,因為一次誤會被袁世凱收房,媳婦成了六媽
印度建國後發展勢頭良好,經濟領先中國,卻因一次誤判,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