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古希臘與中國


文 |羅念生


我們通常都覺得東與西原是兩個方向,特別是古希臘那樣遼遠的地域、那樣古昔的時代,好像和我們完全沒有一點兒關係。


其實我們在古時候也受了一些希臘影響,雖然不像西方人那樣全盤接受。這影響也可以從文字上看出來。記得好幾年前我曾經碰到一位化學博士,這博士還沒有「博」以前,沉默寡言,絕不談什麼歷史文化,只會說什麼二氧化碳、三氧化水。可是當他剛剛「博」了那晚上,他便口若懸河,告訴許多洋毛子說,英國文字很受了一些東方的影響,如像「茶」字轉成了tea,typhon原是「颱風」的譯音。那些毛子聽了參信參疑。

我那時初初認識幾個希臘字母alpha,beta,gamma,忙去翻字典查查,哪知Typhon原作Typhaon,又作Typhoeus,Typhos,這原是希臘神話里的大力神,雖然也就是「颱風」,卻難以擔保這字的古希臘音也作「颱風」,而且這「台」字也難以擔保是一個古字。


我現在要說的是中文裡的古希臘字。


司馬遷老先生說過,葡萄是從阿拉伯輸入我國的。北平燕京大學的司徒雷登告訴我們,「葡萄」二字原是希臘文botrus一字的譯音。據他說,有一把漢鏡上刻得有葡萄花紋,很像古希臘的浮雕。


我曾經請教司徒雷登,他說得條條是道,但我問他那把漢鏡保存在什麼地方,他一時可想不起來,也許是跟著人家出洋去了。(後來成都華西大學的葛維漢拿了一把葡萄鏡給我看,那上面雕著很均勻的一串一串的葡萄,雖然沒有枝葉,但也很素雅可愛,依照樣式看來,恐怕是唐代的東西)司徒雷登還說,「蘿蔔」二字也是從希臘文rhaphe(萊菔,中醫稱蘿蔔籽為萊菔子)變來的。此外,有一位東方人說「西瓜」二字是sikua(本義是葫蘆)的譯音。


我初讀這生字時,總記不清是什麼意思,經他這樣一提,我記不清也記得清了,我天天出門不就看見許多冬南西白瓜?還有石榴也是同葡萄一塊兒輸入我國的,只可惜rhoia一字和「石榴」的字音相差太遠了,要不然,我也可冒充一個發現家。

日本關衛先生著了一本《西方美術東漸史》,裡面說起一些有趣的史話。


據說希羅多德說過,有一位希臘商人,名叫阿里忒阿斯(Aristeas)的,約在公元前6、7世紀之間到過我國西境。當時的西方人管我們叫seres,這名稱是從「絲」字轉變來的,由su變成sur,再變成希臘文和拉丁文seres(絲國的人)。有一次我讀賀拉斯的短詩就遇著這個拉丁字,沒有去查,先生問到我時,我只好紅臉。


我們知道亞里士多德研究過一種蠶子,那也許是由我國盜去的。據說還有一位希臘商人,名叫馬厄斯(Maes)的,實曾到過Serametropolis(意即「絲國之都」),德國人里奇托芬(Richthofen)一口咬定那就是漢長安,但也許是我國西部的城市,當時天山南路的喀什噶爾是著名的國際大市場,這位希臘人也許到過那兒。


此外,我們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希臘人到過我國,那就是《漢書·地理志》裡面記載的張掖郡(即今甘肅)內的驪軒人,據說那些驪軒人原是從一個亞歷山大里亞城(Alexandria)移來的,雖然說不定是哪一個亞歷山大里亞城,但總是一個希臘系的城市。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當時的東西交通有三條道路。第一條是天山北路,即是由黑海到阿速夫(Azov)海,跨過伏爾加河到裏海,再穿過吉爾吉斯(Kirghiz)大平原,爬上阿爾泰山,爬上天山。第二條是波斯南路,由小亞細亞經過米索不達米亞東行。第三條是由海道到廣東。這些交通留下一種很真實的痕迹,那便是希臘的藝術精神。據說四川雅安縣高頤墓旁的有翼的石獅上面所表現的希臘精神,便是由海道傳來的。那石獅雕刻得很簡單雄勁。


若干年前希臘人跑到大夏、大月氏居住,為那些本地人雕刻了許多佛像,即所謂犍陀羅(Gandhara)式的雕刻。這一種藝術精神又分兩路傳到我國:第一路從大月氏經過烏孫,越過蔥嶺來到我國;第二路南下到印度,成為希臘印度藝術,又回到蔥嶺來到我國。我國最古的千佛洞要數敦煌的莫高窟,那是前秦時代開鑿的,那裡面的佛像便是犍陀羅式的雕刻。此外,大同的雲岡,洛陽的龍門,寶山的大留聖窟,北響堂的刻經洞、釋迦洞、大佛洞,南響堂的華嚴洞、般若洞,太原的天龍山等處的石刻多多少少都表現這種藝術精神。


雲岡有幾個浮雕小佛像,很像柏林收藏的斯巴達墓碑坐像那樣古拙,那樣帶著古拙的微笑(如今這些無價的藝術珍品不知流落到什麼地方去了,我們的亞歷山大必能東去把它們收回)。

此外,不知我們還直接或間接受了一些什麼希臘影響,如果有人肯在那些山道上或海道上去尋找,也許還可以找到古希臘的歌舞隊翩翩飛舞來到唐宋的宮前時所遺下的蹤跡。


二 、希臘精神


希臘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高峰,是近代文明的源泉:近代的西方哲學、文學、藝術以及民主政體都是從希臘傳來的;我們東方的美術顯然是受了希臘影響,試看我們的佛像不就像希臘古拙時期的阿波羅神像?希臘精神的特點很多,我只就下面這幾點同諸位談談。


(1)求健康的精神。希臘教育很注重身體訓練。斯巴達的教育,目的是為造成強健的重甲兵,特別注重體格訓練。據說他們的女子可以同男孩兒角力,不管這風氣我們贊不贊成,總可以表示他們的特殊精神。雅典的教育卻是為造成完善的公民,也很注重身體訓練。


現在談談雅典的教育方式。亞里士多德曾說,六七歲的小孩依然是動物,因此在這個幼稚時期,總是讓他們生長在閨中,受一點家庭教育。滿了六七歲,他們就進初級學校,受的是音樂與身體訓練,還學習一點數目學,背誦一點荷馬史詩。十四歲進高級學校,學習語法、文學、圖畫、幾何等科。到了十八歲,教育就算完成了。此後得受兩年軍事訓練,直到六十歲都要服兵役。在受訓期中,還可聽聽哲學演講,這是我們的軍事訓練裡面所缺少的。受訓滿了,他們便取得公民資格,有的回家做農夫,有的再研究哲學和修辭學,後者可以使他們成為演說家,取得政治地位。希臘人愛打官司,或者說愛聽人家打官司。他們到了法庭上,雙方都得親自出來辯論,只有外邦人和奴隸才請人代替。據說有一個修辭學教師收了一個弟子,那高足學得了滿口辭令,反而不付束,師傅便要去控告他,他卻說,這官司他打贏了,自然不付學金;萬一打輸了,那隻怪老師沒有教好,他也不付半文錢。真氣壞了那老夫子!


現在談談他們的日常生活。每天早上男人得到市場里去買東西,正如我們現在的大學教授提著籃筐上大街。那些雅典人真是政治動物,總愛打聽政治新聞。直到如今,他們見面總是問:「閣下對於目前的政局有何高見?」他們還可以在那兒聽哲學演講,如果他們遇見蘇格拉底,那就夠苦了,老頭兒會問得他們啞口無言,把聰明變成愚鈍。到了下午,他們便到柏拉圖的學園裡去聽課,聽音樂,欣賞藝術;然後運動、沐浴、約朋友來家裡進晚餐,他們認為一個人吃東西只算「喂」(feed),要有人共餐才是「吃」(eat);這年頭我們請不起客,「喂」的時候很多!他們進餐時,桌上沒有酒,餐後才「會飲」(有人把柏拉圖的「會飲」譯作「宴會」,似乎不很妥當),談論哲學,蘇格拉底可以同他們談到天明,他休息片刻,精神就復原了。試看我們的大學教授講了兩個鐘頭就上氣不接下氣,比起人家差多了。


他們很少享受家庭生活,他們過的是社交生活、宗教生活、藝術生活、特別是陽光生活,他們的陽光是那樣晴明,不像我們這兒霧氣沉沉,甚至他們的思想也是那樣晴明,沒有一點霧。他們一生都在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人生而不是為生活,這和我們現代的教育觀念多麼不同啊!


健康的身體養成健康的靈魂、健康的頭腦,他們的智力也就特別高。有一位近代生物學家說過,人類的智力自古希臘時代以來並沒有什麼長進,他認為希臘人與英國人的智力差別,還大於英國人與野蠻人的智力差別,這話也許不差。雅典城在短短的兩三百年內竟產生了那許多人才,也許只有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城的人才才能和雅典城比一比。佛羅倫薩博物館的長廊上立著兩排石像,儘是他們的天才,但只須一個荷馬、一個菲迪亞斯便可以把他們壓倒。


(2)好學精神。埃及人和腓尼基人愛的是黃金,希臘人愛的卻是學問。亞里士多德說過:「哲學家是一個求知識、為知識而求知識的人。」原來「哲學」二字的希臘文本義,就是「愛好智慧」的意思。


希臘人富於好奇心,急於要求知,他們敢於問「為什麼?」他們對大自然發出過許多疑問,想求得解答。比如世界變不變的問題,就有哲學家出來證明,說一個人不能在同一條河裡涉過來又涉回去。


希臘人是一個喜歡用思想、用理智的民族。理智的運用可以產生科學、科學方法和抽象的思想。他們愛求事實,愛旅行,亞里士多德就到過許多地方去搜集科學資料。


(3)創造精神。希臘人的思想很活潑、自由,不受宗教的束縛;只因為他們的想像力很高,他們才富於創造精神。


他們接受少許的外來影響(例如埃及和小亞細亞的影響),把外來的東西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變成一種新的東西。柏拉圖曾說:「我們把一切從外國借來的東西變得更美麗。」他們吸收過後再行創造,這是我們應該取法的。


外來的影響究竟很少。凡是哲學、科學、藝術,特別是建築,以及文學上的各種形式,如史詩、戲劇、抒情詩、演說、對話、小說、文學批評,都是希臘人創造的。


(4)愛好人文的精神。我們東方人對於人生的知識只求一知半解就算滿足。希臘人是人文主義的發現者,他們首先要求完全了解人類的行為與心理。他們的雕刻只注重人體,文學專描述人性,惟其這樣,他們的文學才能永久存在,我們如今讀起來還覺得很親切。甚至他們的神也是人化了的,很富於人性。他們的戰神會打敗仗,被凡人刺得叫痛。


人性裡面似乎只有愛情不是希臘人所能了解的,他們甚至認為這東西會貶低文學的高貴性,這和我們的觀念多麼不同。直到如今,雅典城白日里沒有男女的追逐;可是到了夜裡,他們夜夜有月光,全城的青年都配成了對,嬉笑高歌,連園中的鳥兒都不肯入睡,這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歐洲文藝復興可以說是希臘精神的復活,當時的人從希臘文學與藝術里發現了那種對於人性的趣味,他們便脫離宗教束縛而追求快樂的人生,發動那偉大的文藝運動。


(5)愛美的精神。希臘人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想達到那最美、最善、最理想的境界。從他們的文學與藝術里可以看出他們有很高的審美力。他們要求崇高、簡單、正確、雄健、勻稱與和諧。雅典娜處女廟(Parthenon)的建築是難以超越的,那上面沒有一條直線。他們認為直線是死的,曲線才是活的,一條曲線不論跑了多遠,終於是會回來的,這對於我們的心理是一種藉慰,因此那神廟的地基也成了一條很微妙的曲線,看來是平的;如果是直線,你便會感覺到中間部分在往下陷。直線的柱子,看來是中間比較細,不穩當。


他們喜歡健美的人生,從不讓什麼病態的心理表現在文學裡。一切是那樣寧靜,那樣美。甚至他們演戲,也不許當場殺人流血,所有兇殺行為都在幕後發生,那劇尾更顯得寧靜。我有一個朋友讀法國戲劇太受刺激,竟害了一場大病,不想活命;我後來介紹他讀一兩部希臘悲劇,他的心情才平靜下來,這也許是這古代戲劇的特殊功能。


歌德在義大利看見一些希臘墓碑,大為感動,因為那上面全沒有可怕的景象和悲慘的情調,那些浮雕所表現的凈是死者生前的寧靜生活。那些古代的雕刻家實在無法表示悲哀,只好叫一個小奴隸伏在椅腳下哭泣,那簡直成了一個滑稽人物。甚至希臘人所想像的冥界也沒有我們東方人所想像的這樣可怕。傳說有一個人在冥界推一塊石頭,快推上山頂時,那石頭又滾了下去,他只好再往上推。還有一個人望見滿湖的水,他口渴難當,可是等他蹲下去吸飲時,那水忽然就不見了。這便是希臘人所想像的冥土生活。


這種人生觀能使他們臨危不懼。波斯大軍那次開到馬拉松時,雅典人依然不慌不忙前去抵抗。幾何學家阿基米德在羅馬兵到了他門前時,依然在沙盤上解答他的幾何問題,不經心地叫人家讓開,別擋住他的光亮,因此被那人殺死了,這便是那種寧靜生活最好的表現。


(6)中庸精神。希臘人追求黃金的中庸之道,他們不過度,不走極端,這是希臘人生活的秘訣。有人說亞歷山大那種過奢的慾望,原是他的師傅亞里士多德引起的,那未免太冤枉了那老頭兒,因為他所傳授的正是這種中庸的美德。


希臘人善於把個人與政府、靈魂與肉體、理想與現實調和起來,善於把兩個極端連接起來。他們的文學裡從沒有叛逆運動,正因為他們的理智與情感是融洽的,形式與內容是和諧的。


他們一方面不喜歡外來的影響,一方面卻很厚待客人,這也是一種中庸精神。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人外,恐怕就只有希臘人才厚待客人。我曾經遇見一個同胞在希臘流落十年八載,要不是人家厚待他,他早就餓死了。


他們雖然愛鬧政見,但國難當前時,他們卻能彼此遷就,犧牲自己的見解。薩拉米海戰前,忒彌托克勒斯將軍的政敵阿里斯提得斯竟跑來向他說:「我們今天所爭的是看誰能為邦家賣更大的力氣。」這兩人釋了冤讎,贏得那最後的勝利。


(7)愛自由的精神。他們的政府讓公民的個性自由發展,因此個人主義很盛行。結果自然是缺乏組織力,那是羅馬人的天才。


在另一方面,他們又愛好民主政體和政治上的自由。波斯國王曾派人到希臘去徵收水土,叫他們表示降服。斯巴達人卻把那個信使拋在井裡,叫他到那裡面去領取他所要的東西。這種精神引起他們的愛國熱情與抗戰決心。他們曾在馬拉松、溫泉關和薩拉米作殊死戰。如今義大利想侵略人家,反被希臘人螫了一口;直到日耳曼人南下幫凶時,希臘人才漸漸支持不住,但他們所表現的英勇行為,卻不讓我們專美於前。


希臘精神與我國固有的精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他們所表現的種種精神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這最後一種愛自由的精神。


(本文選自大家小書系列《希臘漫話:羅念生帶你古希臘歷史與文化》/北京出版社/2016年7月)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道長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詩文、斫琴、裝置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韋編三絕》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詩詞中的琴棋書畫
素琴傳
吳湖帆的朋友圈
古詩中的春節
古人春節怎麼吃?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再遭外國污衊,稱中國兵馬俑是訪希臘的,是真的?
古希臘人眼中的世界大戰
美國網友為世界各國評選代表動物,中國的不是熊貓,希臘的最可愛
古代超級大國希臘為何沒有成為大國?
火爆美國的希臘酸奶,在中國玩得轉嗎?
這到底是無情還是大愛?在美國首富家看古希臘和羅馬的眾神(下)
驚艷!在希臘國家電視台,遇見杜麗娘與柳夢梅
何原因導致「古代超級大國」希臘最終沒有成為大國
中國、希臘和羅馬發明的大雜燴:細數歐洲中世紀的投石器
中國古代神話和希臘神話有什麼區別?
來自古希臘的斯多葛苦行思想正在美國復興?
從蘇格拉底的形象看希臘哲學的悲劇
聖托里尼樂園——讓你在泰國即可感受希臘風情
美國隊長真的是美國英雄嗎?這可要從古希臘說起
解凍!時隔三年,希臘終於發國債重回國際金融市場
中國任希臘最大國際貿易博覽會主賓國
考古學家對古希臘藝術的進行復原,看完雙眼已毀
快來看!古瑪雅、古印度、古希臘、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陶器大PK
德國攝影師在希臘海岸拍攝的圓形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