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蘇格拉底的形象看希臘哲學的悲劇

從蘇格拉底的形象看希臘哲學的悲劇

本文摘自《希臘哲學的悲劇》,呂祥 著,中信出版社,2016年11月



從蘇格拉底的形象看希臘哲學的悲劇


蘇格拉底像(圖源於網路)


公元前399年春末的一個黃昏,被雅典法庭判了死刑的蘇格拉底利用他最後的日子同朋友們談了一天的話,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朋友們開始考慮到該如何埋葬這位哲學家。「我們將如何埋葬你呢?」克力多問。蘇格拉底不失他以往的風度回答說:「隨你們便好了,只要你們抬得動我,不讓我滑掉在地上就行。你們要埋的不過是我的身體,愛怎麼埋就怎麼埋吧。」說完他就走進另一間屋子去洗澡,出來時,妻子詹蒂裴帶著一個大的和兩個還年幼的兒子來與他最後訣別。在獄吏帶著一杯致命的毒芹汁進來之前,這母子四人就被他打發走了。獄吏終於走進昏黑的牢房,遞上了那杯毒芹汁,蘇格拉底接過杯子,灑了一點在地上作為對神的獻祭,就一口氣喝了下去。身邊的朋友們因為想到正在失去這樣一位父親般的人不禁慟哭起來。「朋友們,你們怎麼能這樣?」蘇格拉底顯得有些不痛快,「我之所以不讓女人待在這兒,就是害怕如此的不得體。我一向對你們說,人應當平靜地了結他的一生。」一股涼氣開始從他的腳底往上蔓延,涼氣通過的地方也就沒了知覺。一旦涼氣到達心窩,人也就去了。獄吏幫他躺下,在他那頗具特色的臉上蒙上一塊布。涼氣漸漸到達腹部,他那帶有某種命運感的死亡就要如期而至。然而他突然把布揭開,有如想起什麼大事般對克力多說了他一生最後一句話:「克力多呀,我們還欠阿斯克萊庇尤斯一隻公雞,你別忘了幫我送一下。」[阿斯克萊庇尤斯(Asclepius)是希臘神話中阿波羅的兒子,醫術的創造者。公元前5世紀,以他的名字建立的醫神廟(Asklepieion)流行於希臘各地。按當時習慣,在醫神廟受過治療的人都應當給這位醫神獻上一隻公雞。蘇格拉底這一臨終囑託,或許是因為他想起受審前不久在醫神廟受過治療但未及給醫神獻祭,或許是藉此表達他對死亡的看法:死亡是對生命之病的終極治療。]就這樣,被稱為哲學化身的蘇格拉底,又輕輕動彈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安然死去了。當人們揭開他臉上的布時,發現他的眼睛還是睜著的。[上述場面見柏拉圖《斐多篇》115b以下。]


以上就是柏拉圖在蘇格拉底死後根據當時在場的斐多的回憶所描繪的場面。從這樣一個場面我們不難想像蘇格拉底的形象所具有的莊嚴與魅力,並顯然具有某種聖人、殉道者的跡象,甚至讓我們想到耶穌基督受難時的種種表現。我們今天無疑是把他當作大哲學家才賦予他相當的歷史重要性的,但他一生的哲學實踐並未採取任何文字的形式。據《斐多篇》記載,蘇格拉底在獄中等候執行死刑期間,時常在夢中聽到神對他說:「蘇格拉底,練練詩文[此處之「詩文」是對希臘語「mousikē」一詞的翻譯。古希臘之所謂mousikē,直譯應為「繆斯女神之藝」,對之可作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在最廣泛的意義上,mousikē指由繆斯(Mo?sai)九女神分別司理的「心靈」教育,包括史詩、歷史、音樂、情詩、悲劇、頌歌、舞蹈、喜劇和天文。也就是說,mousikē幾乎涵蓋「體育」(gymnastikē,主要內容為軍訓)之外的一切「智育」和「美育」,約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謂的人文教育。在《斐多篇》(61a)中,蘇格拉底將哲學稱為「最高等級的mousikē」。狹義的mousikē則指以韻律為主要特徵的音樂。參見柏拉圖《政制篇》(376e)、《會飲篇》(187c)、《斐德羅篇》(248d)等處對該詞的用法。]吧!」於是他就寫了一首《阿波羅頌》,並根據伊索(Aesop)的寓言改寫了幾段小詩。除此而外,我們就不知道他還寫過別的東西了。


然而在生前,蘇格拉底無論如何是雅典的名人;他那獨特的生活方式以及怪異的性格,他的過人的才智和他那對雅典人來說顯得離奇的見解,都可能是他出名的原因。他可能從來就不是雅典人審美標準上的那種儀錶堂堂的男子漢。據說他的長相是丑的,大扁臉、突眼睛、朝天鼻,嘴巴奇大無比而且嘴唇特厚。而他又常常說到美之類的東西,這甚至使他的學生不禁向他提問:你如何說明你自己的美呢?這位哲學家不無自嘲地給出這樣的回答:實用的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往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側目斜視;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聞到自下而上的氣味,而我的鼻子則可以在更廣的範圍內嗅出氣味;至於那大嘴巴、厚嘴唇,則無疑能夠使我的吻比一般人來得更有力、更豐潤而且接觸面更大。[色諾芬:《會飲篇》,5.44以下。]他唯一覺得不大方便的就是他大得「超出了自己的希望」的肚皮,因而時時不顧別人的驚訝靠跳舞來減肥。他一年四季總是穿著一件不換的大褂子,光著腳滿街與人辯論,而且幾乎不洗澡。他身體奇好,因而具有非凡的耐力,即使是在北方的嚴寒中打仗時也還是穿著那件單衣,光著腳在冰面上行走自如。據說他很少喝酒,而一旦喝起來,誰也不是他的對手;沒有人見他醉過。色諾芬還告訴我們,每當他進餐時,飢餓感總是他最好的佐料;任何飲料對他來說都是可口的,因為他從來不在不渴的時候喝水。一旦他想到什麼難解的問題,那場面更是令人咋舌:人們見過他在一個地方連續站了一晝夜一動不動。

蘇格拉底的婚姻生活開始得相當晚,可能是到四十七八歲時才與詹蒂裴結婚,此後生了三個兒子。到他死時,大兒子才不過是20歲左右的小夥子,最小的甚至還要抱在懷裡[蘇格拉底大兒子的年齡是我們推算他婚期的主要根據。]。傳說這位夫人的脾氣相當暴躁,時常愛發火,甚至引起他的弟子的不滿。對於何以找這樣一個妻子,蘇格拉底給出了這樣的理由:「既然我要與各種人打交道,那麼如果我能忍受她的壞脾氣,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就不會有什麼事令我不快了。」[色諾芬:《會飲篇》,2.10。]即是說,藉此鍛煉耐心。傳說這已是他的第二次婚姻了,前一個妻子是亞里斯底德的女兒或孫女密爾多。不過這條傳說並不靠譜。


這樣一個人自然而然就成了喜劇家們想描寫的最佳對象了。蘇格拉底生前被不止一個喜劇家搬上過舞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阿里斯托芬的《雲》。在《雲》中,蘇格拉底蜷縮在一隻吊在空中的籃子里向學生講一些稀奇古怪的話。阿梅普西亞在另一齣戲中宣稱:「在那極少的幾個人里他最出色,而在我們許多人中則是最蠢的;他研究了一切,但就是沒有想想該如何搞一件新褂子。」他還挖苦蘇格拉底「生來就仇恨鞋匠」,並且總不停地向人獻殷勤。還有人挖苦他吃了上頓就不管下頓,滿身污垢,賊頭賊腦,把時間浪費在無休止的無聊辯論上。此外,還有不少關於蘇格拉底的更為惡劣的傳說,說他是個好色之徒,時時在一些有夫之婦甚至娼妓那兒發泄自己突發的情慾。還有人說到他言辭時時極為粗俗,並且特別容易發怒。這些說法顯得過分,但可能也並不是全無根據。色諾芬就說過這樣一件事:克里底亞不聽蘇格拉底規勸而以某種卑劣的手段追逐尤梯戴莫,蘇格拉底就當著眾人的面罵了他一句粗話:「克里底亞想往尤梯戴莫身上蹭,就像一隻豬想往石頭上蹭癢一樣。」[色諾芬:《回憶錄》,I,ii,29~30。]不過,我們可以設想,說蘇格拉底粗俗的人很可能就是被他罵過的人。


有學者提出,「蘇格拉底至少在表面上像是放蕩的甚至是愚蠢的。」[見葛斯里:《希臘哲學史》第3卷,397頁,注釋2。]據被認為是斐多的一篇對話體作品的記載可印證這一說法。一個從敘利亞來的相面師梭庇如斯說從蘇格拉底的臉上看出了邪惡與淫蕩的慾望,這說法隨即遭到諸學生的反駁,而唯獨蘇格拉底本人表示認可:「梭庇如斯說得沒錯,不過,這些慾望都被我的理性克服了。」[斐多的這篇題為《梭庇如斯篇》(Zopyrus)的對話體作品已經失佚,但後世的西塞羅在其《圖斯庫倫爭辯集》(Tusculanae Disputationes,4.37.80)中引述了該篇對話所記的軼事。]


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表達了對人們的惡言惡語的不滿,借阿爾西比亞德之口把蘇格拉底比作醜陋不堪然而卻藏著滿腹小神的林神西里諾(Silenus),進而進行了這樣的讚美:


「你們怎麼會不知道這只是他的外殼呢?相信我,朋友們,如果你們把他撬開,那裡面所充滿的老練與智慧簡直會使你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們知道,他對所謂青春美貌從來不屑一顧,但你們想不到他對這些東西鄙視到什麼程度。人們所關心的金錢啦、榮耀啦什麼的,全不在他眼裡。所有這一切,還有我們這些人,都是他不足掛齒的。他一生就從事他那小巧的諷刺遊戲,暗自嗤笑著整個世界。我不知道別人在他嚴肅認真的時候是否撬開過他的肚皮,看見裡面的寶物,反正我自己是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東西是如此的神聖、珍奇、美妙和迷人,以至你除了想到要跟隨他以外就再也想不到任何別的事了。」[柏拉圖:《會飲篇》,216d~217a。]

可以相信,正是蘇格拉底的那些被人們所誤解而沒認識到的智慧,吸引了包括柏拉圖這樣的天才人物在內的眾多學生。


然而蘇格拉底本人不會承認自己是個教師,因為他不會承認自己有任何職業。他常常在公共場合談話,凡是願聽、願說的人都可以參與,而且他不收取任何報酬。與他接近的人與其叫作學生,不如叫朋友,這些人以他為軸心構成了一個小圈子,在一起自由地討論問題。當然我們並不否認他仍然是教師,只不過是與一般的教師(特別是當時的「智者」們)的作風不大相同罷了。這些學生來自希臘各地,從事的職業也各不相同。中年時他的圈子裡有他的同村好友克力多,有後來赫赫有名的將軍阿爾西比亞德,有來自非洲北部的阿里斯提普,有後來犬儒學派的創始人安提斯泰尼,還有柏拉圖的叔叔查米迪斯和舅舅克里底亞等等一系列人物。60歲以後一批新的學生加入了他的圈子,有柏拉圖、色諾芬、斐多等等。斐多原是被賣到雅典的小奴隸,17歲時蘇格拉底託人為他贖了身。這裡面最突出的無疑就是柏拉圖,傳說在柏拉圖被父親帶到蘇格拉底那兒前一天,蘇格拉底夢見一隻大雁落在他膝上,翅膀漸漸長大。


正是色諾芬與柏拉圖為我們今天了解蘇格拉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公元前401年,色諾芬帶著近一萬五千名希臘僱傭軍(史稱「萬人軍」)參加了波斯王子小居魯士與胞兄爭奪波斯王位的遠征[色諾芬所撰《長征記》(Anabasis)詳盡地敘述了他參與並指揮的這場遠征。雖然就性質和過程而言這場遠征是極度無聊的軍事行動,但色諾芬其人作為軍事指揮家的能力在古代希臘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在波斯境內遭遇險境但大難不死,回國後聽說老師的死訊,就寫下一系列回憶。柏拉圖目睹了老師受審的場面,受到極大刺激。蘇格拉底一死,他就遠離了雅典,在此後的幾年裡完成了他大多數早期對話,一般也被稱為「蘇格拉底的對話」(Socratic discourses),構成了我們了解蘇格拉底哲學的直接材料。


此外,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許多關於蘇格拉底思想的說法可以參考。後來亞里山大尼亞時期的作家們也報道了不少蘇格拉底的軼事,但他們離事件的發生已好幾百年了,加上他們獵奇的作風,因而所給出的材料引出爭議的可能極大。


作品簡介


從蘇格拉底的形象看希臘哲學的悲劇


《希臘哲學的悲劇》,呂祥 著,中信出版社,2016.11



從蘇格拉底經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希臘哲學始終試圖在一個統攝萬物的知識框架內尋求有關世界的終極答案,建造了世界史上的第一座哲學殿堂。然而,由於「知識」的統攝和對「意見」的貶抑,造成人們在紛繁意見世界中的無所適從。在羅馬帝國風雨飄搖的年代,來自地中海東岸的猶太教傳統以其不容置疑的生活信念「接管」了希臘哲人的意見世界,完成了對希臘哲學傳統的顛覆性改造,使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這也意味著希臘哲學的悲劇性結局。

本書試圖對古希臘哲學這一大「棋局」進行一次「復盤」式研討。雖盡最大努力運用了史學方法,但「志不在史」,因其意圖不在於「記敘」,而是通過對往事的「復盤」展開古代觀念世界面向今日世界的開放性和可能性。


(本文為騰訊文化簽約的合作方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文化觀察】整頓網路用語被濫用,請先從春晚下手
楊渡:二十年前台灣走過的路,大陸正在走
余世存:行夏之時——關於二十四節氣
莫言:摹仿《南方高速公路》在我的創作路上意義重大
薩拉馬戈:科塔薩爾和卡夫卡他們擁有相近的氣質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希臘偉大學者蘇格拉底的兒子到底是誰
希臘哲學|高貴的死去——雅典牛虻蘇格拉底(一)
希臘哲學|高貴的死去——雅典牛虻蘇格拉底(二)
希臘奇蹟與科學精神的起源
穿回古希臘,讓蘇格拉底帶你去健身!
從天而降的「希臘火」,阻擋了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西方文明之幸
泰勒斯和希臘科學!
古希臘與天文學的故事
楊:英格拉姆就是我們隊的希臘怪人
斯巴達霸權的隕落:古希臘諸邦簡史之底比斯科林斯之戰
吳國盛:希臘奇蹟與科學精神的起源
蘇格拉底之死:希臘民主政體的勝利?
中國在古代受希臘的影響
原來古希臘人打仗也玩「影舞者」:皮洛士大王的赫拉克利亞會戰
來自古希臘的斯多葛苦行思想正在美國復興?
影響了整個西方文明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到底有多厲害?
考古學家對古希臘藝術的進行復原,看完雙眼已毀
古希臘羅馬人的污穢性愛高潮生活
唐朝的「獅虎戰盔」與古希臘大力士赫拉克利斯竟有這種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