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道與種田 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

修道與種田 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


修道與種田 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



昔時,軒轅黃帝,平定天下,舉行封禪大典。所謂封禪,就是封泰山以祭天,禪粱父山以祭地,就是祭天祭地的大典。有豐功偉業的皇帝,才能舉行封禪。

當時泰山有一位修道之士,不詳其姓名,但修道的境界,很是高深。他的修道方法,完全為入世的,很合乎一般人的需要,黃帝早知其人。黃帝舉行封禪大典完畢後,即訪這位修道士,卻遍訪而不得,遂下山西歸。


在歸途中,一日的中午,黃帝在路旁的樹蔭下休息,隨從的軍馬很盛,一般民眾多不敢接近,惟獨有一白髮老者,在田中除草如舊,頭也不抬,眼也不睜,彷彿不知有大隊軍馬經過,更不知黃帝駐蹕。護衛的士兵,為了保護黃帝的安全,在駐蹕的四圍,不免要清理閑雜人。黃帝戰榆罔、誅蚩尤,自有許多人心存仇恨,不能不防萬一。對於種田的老農,自須驅之遠去,老農毫不注意,漫為不理,兵土多無禮貌,擬強迫他離開。



修道與種田 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


老農曰:「各處訪我,今我在此地,反要驅我遠去,奇怪的很。」


老農遂荷鋤,緩緩而去。士兵知黃帝訪道,立刻將這位老農的話,傳達給風后。風后馬上追趕老農,因走的不遠,很快的趕上。


「老先生,士兵失禮,多請原諒,我帝訪君很久,今已遇老先生,可否與我帝一晤?」


老農立住腳.笑一笑:「我知道黃帝訪我,我不忍他失望而去,所以今天特來此相迎。」


風后很感激老農的意思,遂相偕,至駐蹕的所在。斯時早已有人報告黃帝,黃帝正準備親迎,適風后偕老農已至,帝便親迎於帳外。

「士兵無禮,多請原諒。」帝向老農道歉。


「榮辱無動於衷,一般之禮儀,何足介意。」老農也很客氣。


「寡人雖有天下,而好道,此次封禪,遍訪天下有道之士,藉開茅塞,願先生教之。」黃帝避席很恭敬的請教。


老農:「我聽說帝前年,曾不遠千里,登崆峒山,訪問廣成子,廣成子是得道之士。想廣成老仙,一定有寶貴的意見。本人鄉野之人,日以種田為生,實在不明什麼道?」


帝再拜曰:「廣成老仙講養生,以抱神為第一要義。先生乃東方得道之士,久聞大名,必有更高的指示。」

老農:「修道不是專為自己的得救,乃是在救世,帝居元首地位,既然濟人民於水火,如能再建立萬世的道統,功德更無量。本人鄉野的農夫,力弱德薄,且時代轉變,人心澆漓,更非一人之力,所可挽救的,願我帝發最大願心,救萬世的蒼生為幸。」


帝曰:「榆罔時天下荼毒,蚩尤為虐更甚,賴天之助,得以平定,今天下無事,人民各安其生,我有志於道,願為後世留一修道的規範,而久不得其妙要,請先生不吝珠璣,詳示修道的方法。」


老農避席一揖:「修道如種田,本人是農夫,從種田而悟道,敢不奉告明主。」


帝亦避席再拜。(古人席地而坐,避席者,起立,表示恭敬之意。)

老農:「種田須要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整理士地』,先將選擇妥的士地加以整理、除草、翻土,使其整整齊齊,一根野草都沒有。修道第一步,也當如此。心田當是一塊肥沃地,不可淺薄,這是最重要的,把心理的私慾除掉,有一點私慾,都是阻礙,私慾就是魔鬼,小心親近。要把舊日的一切不好的習慣洗掉,把新的精神振刷起來,才有進益。」


帝問:「何以知是肥沃的心田?為什麼要肥田?」


老農:「心田的根基要厚,厚則根可深入,不易拔脫。有的土中多沙礫,好比心多雜念,自然不會多有收穫。深厚乃可載大道,淺薄只能小成。」


帝曰:「為什麼一般人,不知注意深厚的心田?」


老農:「一般人求速成.所見的很小。修道必用實功,不能存僥倖心理。世上外道甚多,其說,容易動人。大道平夷,一般人多不注意耳。」


帝曰:「請問種田第二段功夫是什麼?」


老農:「種田第二段功夫選種籽。選一粒最好的種籽,下在土裡,將來才能有好的收穫。」


帝曰:「修道的種籽是什麼?」


老農:「所謂修道的種籽,就是信什麼道?世上道派很多,究竟以什麼道為正道,這是十分重要的。」


帝曰:「今流行很多道派,有出世者,有入世者,有習內功者,亦有習外功者,五光十彩,令人不知所從。」


老農:「因大道之關閉,已數千年,法門不免複雜。但真道不二,要在從生活方面進修。生活的德行,即是人道的表現,故修德即修道,修道不能用什麼法術。凡是用法術的,最後不免走到旁門左道。」


帝曰:「果如先生所言,則修道也很容易,是成神也不難了。」


老農:「驟聽來.是很容易,但實際做到,亦非易事。譬如,以『信』論之,想要做得好,又多麼困難。真信則堅定不移.信其為山,則是山,信其為水,則是水,信決定一切。只此一個字,即可得道,聖人教人均是從生活入手,生活即是道,離開生活,便無真道。」


帝曰:「許多壞人,生活腐敗,也是道的表現嗎?」


老農:「腐敗的生活,那是罪惡,也是魔鬼,已經不是生活。生活是養人的,罪惡是害人的,所以稱謂魔鬼。」


帝曰:「宇宙萬有,既然同出於道,為何又生出罪惡?」


老農:「在後天的變化中,全憑陰陽的變化,陰則濁重,陽則清輕。濁重者則流為罪惡,清輕者則升為和善。宇宙的變化,不外消長盈虛,一起一伏。宇宙的本體,寂靜不動,無善無惡。後天的運行,見於陰陽,始有善惡之分。魔鬼是由後天的習染中產生的,好似搾豆油者,不能無豆粕,所以善惡是對立的。有善就有惡,善惡也是相隨的。」


帝曰:「魔鬼永遠也去不掉嗎?」


老農:「陰陽世界,不免有對立現象,除非達於混元境界,否則,善惡是永不能分離的。如能增加善果,則魔鬼自可減少。」


帝曰:「道既造生,又為何造死?使人不免生離死別的悲哀?」


老農:「生無所從來,死也無所從去,整個宇宙不生不滅。所謂生死者,祇是消長的現象,死為新生的轉變.非真有死也,又何必悲哀。」


帝曰:「選擇一粒種籽,也不容易,須有聖人出來指引迷津,否則,又向何處選種籽?」


老農:「祇要把握住生活規範,不走入迷途,則離道不遠。」


帝曰:「請問種田第三階段。」


老農:「種田的第三階段是灌溉,不灌溉則種籽枯死了,修道必須要灌溉。」


帝曰:「什麼是修道的灌溉?」


老農:「每人都有向道的心,其向道的心,便是種籽的萌芽,惜不知灌溉,而


多枯死土中。修道的灌溉,則是通靈,宗教多用祈禱方式,每早晚都應當有祈禱。祈禱好似甘露,一次祈禱,即一次甘露的降下。」


帝曰:「敢問種田的第四段功夫?」


老農:「種田的第四段在培土,修道也須要培土。如不培土,則根脫於外,易於動搖。讀經,聽道,反省.均是培養功夫。培養至為重要,修道者多矣。而鮮有其成效,都是由於不知培養。時時培養之,才能滋長。許多修道之士一時興高彩烈,而轉瞬消沉下去,冷如冰霜,這樣子,又焉能有成。」


帝曰:「開花結果是最後的希望,修道在升天,不從生活上修養,又焉能升天?」


老農:「所謂升天者,即升化,升化分多種。(一)隨緣升化。(二)脫體升化。(三)本相升化。(四)幻化升化。這四種升化道理是:


『隨緣升化』,修道者明白生死之道理,之道我從何處來,將來歸到何處。並且把握住自己的心靈,死生不過是變化中的一個階段而已。到如此的境界,便可隨緣升化。


『脫體升化』,如秋蟬脫殼,說死即死,其來去自如,所謂無疾而終。


『本相升化』,是帶肉體而去。即白日飛升。這是比較困難的,但其成功,飛升亦易事也。


『幻化升化』,是變另外一種形相而升化,如變為鳥或變為龍虎。也都是升化的一種妙法。


帝曰:「如何能做到升化?其方法如何?」


老農:「升化無方法,如有方法便是方術。離正道遠矣。人從虛無中來,自然再返於虛無,萬相均是幻化,世人認假成真,以致走入迷途。」


帝曰:「怎樣才能跳出迷途?」


老農:「知其為迷途,則不迷矣,世人受肉體的影響很大,一時不能自拔耳,肉體不可缺,但人不可過份愛惜,如過份愛惜,則必墜落於愛情中,一落愛情,便有執著,不克升化了。」


帝曰:「寡人聞道很多,從人道而進入天道,當以先生為第一次指示。寡人因有國事牽累,不能久留於外,今日聽先生的話,頓開茅塞。先生誠為東方的聖人,封先生為東華君。」


按,老農受封為東華君,即東華帝君木公也。修道如種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祇要耕耘,自有收穫。開花結果;乃自然的變化,不可強其所為。東華君,古仙也,其說教,從平淡入手,誠有其高見。願世之修道者,應詳為研味之。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由中華道友會弘道編輯部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中國道教微信公眾平台,微信號:daoyuancn,歡迎添加關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最積德的七件事!你做過幾件?
運氣不好,告訴你道教如何消災解難!
做人如山,容萬物,做人似水,知進退!
修道者眼中的命數!
揭秘,道家符咒中的兵馬悍將!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修道與種田(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
林心如事件驚天反轉:周傑之前採訪道出真相!
訪道之旅:潤州道院——歷史信仰在此傳承
「道身德心 煉丹養生」訪道團拜會中道協 孟至嶺道長答疑解惑
她是慈禧的女官,練就一雙毒眼,看出大清必亡,後被採訪道出真相
王思聰罵林更新,林更新回應不當回事!秦俊傑之前採訪道出原因!
求仙訪道如登山 達道需九步
保羅為何偏愛周琦?接受採訪道出真因 大魔王一特質打動保羅
「道心德身,煉丹養生」訪道團再度出發 參訪鳳凰嶺桃源觀
訪道龍虎山,敬禮祖天師
最新視頻:聖地訪道——《初見》
我的西遊訪道自駕遊仙人崖、金台觀、法門寺
周星馳欲拍太極拜訪道教會長,貼身保鏢實戰或超雷雷
陽台宮夏令營——參玄訪道
記-春沐仙子北京訪道
人神共守居庸關 煉丹養生訪道團參訪居庸關都城隍廟
龔秦畫作自評:鹿門訪道圖、高風亮節圖、秋江垂釣圖、寒山忘機圖、巴山蜀水圖
06.尋師訪道 宣化上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