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香港詩詞大會已經26屆了,而且是創作,不是背誦!

香港詩詞大會已經26屆了,而且是創作,不是背誦!


香港詩詞大會已經26屆了,而且是創作,不是背誦!



「中國詩詞大會」正成為熱點話題。可以預期,由於電視這種強勢媒體的引導,中國大地上,會掀起一個閱讀古詩詞的小高潮。這是好事。期待源遠流長的詩教傳統能慢慢得到恢復,儘管這是一樁難度很大的事。

這裡,我要介紹一下香港的詩詞大會。從1991年,也即回歸之前開始,香港詩詞大會每年一屆,已經堅持了26屆了!


重要的是,它不是比賽背誦,而是創作。


香港詩詞大會的正式名稱,是「全港詩詞創作比賽」,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與文化事務署中央圖書館聯合舉辦,橫跨回歸前後。


我查閱了歷屆比賽的資料與作品,發現幾乎每一次,主辦者都要欣喜地宣告:是屆參賽者的作品水準甚高。起初以為這是鼓舞士氣之詞,後來發現,還真不是主辦者在為香港人王婆賣瓜。詩詞作為最正宗的國粹之一,在人們匆匆搵食的香港,發達而爛熟的資本主義的香港,不但被如此頑強地接續,且生機勃勃,令人對港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先看看兩首香港中學生寫的律詩。


其一題為《贈人移居國外》,作者是聖公會曾肇添中學學生林梓鳳:


幽女萬里一身孤,靜看千星墜劍鑪。


霜積月輪迷曠漠,風凌鵬背泣窮途。


恆娥葯煉青煙冷,姑射龍回夜氣紆。

寒影徘徊徒對嘆,相忘爾我在江湖。


詩的寫作時間是1994年,九七香港回歸前,港人曾掀起一波移民浪潮。從詩中看,應該是同學好友成為這浪潮中的一分子。詩中描寫的話彆氣氛凄涼慘淡,頷聯「霜積月輪迷曠漠,風凌鵬背泣窮途」對仗工穩,造句奇崛,出自一個女中學生之手,令人驚訝。


再看一首,題為《過車公廟》,作者是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學生黃令時:


紺牆香火瀝源鄉,六百年前舊戰場。


一死宋臣留姓氏,千秋古廟耿輝光。

廊花劍血紅疑染,風樹榦戈哭有殤。


感慨讀碑斜日暮,還將此意詠滄桑。


車公廟位於香港沙田,為紀念傳說中的南宋名將車工而建。除了「風樹榦戈哭有殤」這句令人印象深刻外,說不上多麼精彩,只是一首合格的律詩,但考慮到作者不過是一名中學生,我們最好額手稱慶,不能再有更高的要求了。


上面的兩首詩,分別獲得1994年律詩創作比賽的冠亞軍。

「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分學生組與公開組,單年賽詩,雙年賽詞。學生組包括大中學生,公開組包括社會各階層。應該是因為它已囊括了大中學生,因此後來就不再單獨舉行學界的詩詞比賽了。


那麼,怎樣保證詩詞創作比賽作者的真實性,防止出現代筆?


這個並不難。香港詩詞創作大賽的做法是,學生組的入圍者,要在評委面前做對聯,然後再確定是否獲獎,以防作品非出自學生之手。


再以第二十三屆全港詩詞創作大賽的部分作品為例,來管窺一下香港詩詞大賽的風貌吧。


據主辦方介紹,該屆參賽作品共一千兩百多件,為此前歷屆之冠。學生組的冠軍作品,題為《重遊東海嶗山》,是一首七律,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柳含青,詩云:


重峰迭秀海雲浮,自古仙家此境幽。


高壁時題高士詠,故山昔與故人游。


懸泉瀑布飛如練,積水潭清冷欲秋。


尚許翠微多嫵媚,有情好景為君留。


平心而論,這是一首中規中矩的律詩,比較起來,我更喜歡沙田崇真中學學生黃希如的這首僅獲特別獎的《世雨》:


亂緒雷霆驚嫩葉,滂沱墮地入清晨。


床邊凜冽流蘇曳,宇內悠揚韻律新。


總見污泥遮璞玉,唯持一帚了斯塵。


休言愁世多磨折,風雨飄搖莫當真。


詩中流溢著莫名的煩亂心緒。香港正步入多事之秋,或許是大背景的動蕩飄搖在一片小小心海中掀起了波瀾吧。因為有真情,所以打動人。詩中表達的情緒,與公開組也即學校之外的社會組的這首獲得優異獎的《春望》可謂異曲同工。


史實無瞞黑白真,變遷陵谷漫尋真。


桃園久歷滄桑事,鯉海曾翻劫難塵。


創業艱難唯魄力,功成點滴憶酸辛。


春光不與人留戀,海角紛爭困小民。


香港繁榮世所稱道,然而其身世坎坷,身份焦慮揮之不去。香港今日繁華,有國際大環境的因素,但沒有香港人血淚打拚這個內因,機遇絕不會垂青這個蕞爾小島。如今政治紛爭喧囂不已,普通民眾困惑彷徨,對未來信心逐漸走低。近年來,港人繼回歸前的移民潮之後,掀起回歸後的第一波移民熱,正是一部分港人在用腳表達困惑。


關懷世道人心、民生疾苦,是中國舊體詩的優良傳統,觀全港詩詞大賽的獲獎作品,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一脈傳統仍在這座國際大都市中活潑潑跳躍。請看這首獲得本屆公開組特別獎的《見長者拾紙皮贈鈔感賦》:


翁嫗凄涼小巷頭,紙皮堆疊待回收。


蹣跚蹇足俱殘障,憔悴彎腰兩佝僂。


愧我窮寒施薄贈,憐渠辛苦換微酬。


問言何事甘勞苦,兒女嫌貧怨代溝。


香港富甲一方,但貧富懸殊,由於住房緊張,養老成為社會難題,經常能看到一些耄耋老者仍在從事保潔工作,甚至當街撿拾垃圾補貼家用。此詩是香港的一幀浮世繪,讀來令人鼻酸。


再來看一首2005年第十五屆學生組的冠軍作品《自由行》,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黃令時(應與《過車公廟》是同一作者,彼時作者尚是中學生,此時已是中文大學學生,甚或研究生),詩云:


西裝革履挾地圖,紅燈轉綠要招呼。


新循國策來行旅,喜聽鄉音滿路途。


大市一時翻妙著,愁城七載付長吁。


且看游侶星光道,可證春風又海隅。


2003年SARS事件,香港遭受重創,使受金融危機衝擊的香港雪上加霜。事件過後,中央政府啟動內地赴港自由行政策,為香港帶來生機。詩中描述了自由行初始階段的情景與感受,作者對內地人的同胞之情,對自由行給香港帶來生機的欣悅之意,躍然紙上。可惜,後來事態的演變,竟使內地民眾與港人在情感上有漸行漸遠的可悲趨勢。


怎麼樣?讀了這些詩,是不是從習慣的紅塵滾滾的香港背後,摸索到一個詩意淋漓的香港?


持續了26屆的香港詩詞大會有力地說明,香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情,不但絲毫不輸內地,甚至比內地做得還堅實、具體。香港著名專欄作家林燕妮在一篇文章中說,希望中央政府相信港人。其實,飄蕩於這座國際大都市高樓大廈間的平平仄仄聲告訴我們,這信任還應該在兩地間更擴大一些,擴大到民眾中去。


聞弦歌而知雅意。但願詩——這優美地排列在一起的漢字,能化解不信任,沖淡各種猜疑、傲慢和陰謀論。


下面,推薦一本朋友出版的書:《兩種思維-理性生活必需的哲學推理與科學實證》,作者是紐約城市大學教授,書的主題是如何運用哲學和科學明辨是非、愛情和友誼的本質,以及我們是否了解自身、正義和政治。新華出版社出版,京東、天貓上都有售。挺有趣的書。



香港詩詞大會已經26屆了,而且是創作,不是背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壹路 的精彩文章:

TAG:拾壹路 |

您可能感興趣

同樣是影帝,這6位香港巨星的片酬大不同,有人已經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
活了107歲,他不是香港最有錢的企業家,卻是最受尊敬的,一手捧紅了眾多明星
近視1000度,成龍周星馳卻點名要他畫畫。被他畫過的人沒有一個不紅的,然而這個曾震撼香港的真正匠人,卻即將被時代遺忘……
香港最經典反派演員,不是大傻成奎安,也不是靚坤吳鎮宇,而是他
香港不只有麥兜,這本漫畫已經在香港傳閱瘋了,主角還是個低能
香港巨星周潤發堪稱「一代男神」,紅了一輩子,也沒人敢說個「不」字,是不是太神奇了
同是影帝 這6位香港巨星的片酬大不同 已經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
那些年,我們追看過的香港電影,尤其是90後,很懷舊
揭秘:97年香港回歸是他決定的!很多人居然都不知道!只因他一句話,結果,英帝徹底認慫!
雖然他讀書不多,出身不好,但是卻被寫入香港中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不收復香港,我就是李鴻章」!當年他的一句話,讓千萬中國人挺起胸膛!
他曾是香港影壇十大惡人,轉行多年如今渴望再拍戲
同是香港藝人,周潤發出身最苦,為什麼他的成就卻最大?
與香港金像獎影帝3次擦肩,除了太陽,誰也不能黑他!
曾經和多位香港影視大腕合作,事業上升,卻因感情尋短見,惋惜!
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不是香港經濟欺騙了你,而是你不懂香港!
他是香港巨星,為了賺錢,不惜接爛片,卻獲得網友一片叫好
要是能在香港有套房子,會是下面這樣的。
沒有這些美食,香港就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