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五代後梁 荊浩 匡廬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荊浩是五代後梁最具影響的山水畫家。


荊浩不僅創造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畫,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還為後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畫理論《筆法記》。


荊浩的全景式山水畫,奠定了稍後由關仝、李成、范寬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畫的格局,推動了山水畫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現北方山形特點的「雲中山頂,四面峻厚」的雄偉風格,對於北宋前期山水畫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歷代評論家對他的藝術成就極為推崇。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五代後梁 關仝 關山行旅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山行旅圖》是關仝的代表作,畫上峰巒疊嶂、氣勢雄偉,深谷雲林處隱藏古寺,近處則有板橋茅屋,來往旅客商賈如雲,再加雞犬升鳴,好一幅融融生活圖。此畫布景兼「高遠」與「平遠」二法,樹木有枝無干,用筆簡勁老辣,有粗細斷續之分,筆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畫家在落墨時漬染生動,墨韻跌宕起伏,足見關仝山水畫道之精深。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五代後梁 關仝 山溪待渡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仝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其典型畫風,先以水墨淡色勾繪圾壠,風阜、巒嶺,再細染矗立的主峰,直瀉的飛瀑,山下煙林掩映的古剎柴關,更增添了畫面的生活意趣,使整幅畫更加飽滿生動。


全圖用勾染和皴法的技巧來表現,筆力堅挺,用墨厚重,染暈次甚多。整體效果與北宋范寬作品相似,具有北方中原地區高山巨壑宏傳勁拔的共同特色。


宋人謂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仝能一筆而成。其竦擢之狀,突如湧出。」本圖正顯示了此特色。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北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繪畫為典範。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中的傑作。作者於樹傒間題「臣范寬制」4字。作品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徐悲鴻在世時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佔全幅面積2/3,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北宋 范寬 臨流獨坐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范寬的《臨流獨坐圖》是又一表現層巒疊嶂、千岩萬壑的巨制。深郁的山坳間騰起瀰漫浮動的雲霧,吐吞變滅,更加強了忘身於萬山之中的感覺。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宋 燕文貴 溪山樓觀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畫溪山飛瀑,層岩樓觀,以粗重抖動之線條畫出山形輪廓,山谷以淡墨擦染出空氣明晦之效果,筆法細密,皆能代表燕文貴風格特色,然用筆較圓轉婉潤,與其較挺勁方折用筆不同,當系十二、三世紀間,燕文貴風格之衍流。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南宋 李唐 萬壑松風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萬壑松風圖是李唐在北宋畫院時的作品。李唐此時已經步入高齡,儘管如此,畫中表現的山石仍然是雷霆萬鈞的陽剛力量。畫上的插雲尖峰。岡巒、峭壁,好像斧頭剛剛鑿過,山腰處朵朵白雲,好像是冉冉欲動,畫面繪長松深壑,主峰聳峙,岩石壁立,山泉奔流。


畫家雖採用北宋山水作品的全景式構圖,但取景的視點已拉得較近,用質實堅重的大斧劈皴表現岩石的方峻峭硬,加之用墨濃重,很好地表現出山水的壯美,給人以很強的視覺震撼。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宋 蕭照 山腰樓觀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無論從山石林木之筆法造型,還是運用禿筆重墨及小青綠設色技巧來看,皆顯示出蕭氏亦步亦趨地追隨李唐,並細謹地詮證李氏技法。也或因在筆墨表現上無法超越前人,蕭則在章法上尋求突破,改變北宋主峰鼎立中央位置的固定法式,嘗試描繪山峰的側面。


幅中勁峭雄峙的主峰已然旁移,佔滿全幅右半,山勢蜿蜒直上,樓觀、瀑泉、山徑、樹石之布列皆集於右半邊,此為畫家所表現之「實」處,而山巔由右往左方橫向延展則愈遠漸虛澹,以烘染代替勾皴,演為遠山,另隔岸河坌及煙霧中隱現的叢樹和水等,則為畫中之「虛」。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南宋 馬遠 踏歌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踏歌圖》是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傳世名作,此圖近處田壠溪橋,巨石踞於左角,疏柳翠竹,有幾個老農邊歌邊舞於壠上。遠處高峰削成,宮闕隱現,朝霞一抹。整個氣氛歡快、清曠,形象地表達了「豐年人樂業,壠上踏歌行」的詩意。


此圖在具體畫法上,用筆蒼勁而簡略,大斧劈皴極其乾淨利索,正是院體的典型特色。樹木的枝幹有下偃之勢,則是馬遠個人的創造。這幅作品,從總體上來說,雖然不是邊角之景,但在具體處理上,已經融入了邊角之景的法則,所以,並不以雄偉見長,而是以清新取勝。尤其是瘦削的遠峰,宛如水石盆景,靈動輕盈,絕無北宋山水畫那種迫人心肺的壓倒氣勢。


南宋 夏圭 溪山清遠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南宋 夏圭 溪山清遠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本幅為十張紙接成,除第一段為二十五公分外,後九段均大約九十六公分左右。畫中景物變化甚多,時而山峰突起,時而河流彎曲。


畫家運用仰視、平視和俯視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巒和層層疊疊的岩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為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裏,產生獨特的空間結構。


畫松樹林木筆墨變化非常多;畫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這種技法是從李唐的斧劈皴變化出來。畫家以乾枯的筆墨勾畫石壁輪廓,再用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筆墨迅速化開,使畫面上產生水墨交融,淋漓暢快的感覺。


劉松年 四景山水圖卷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劉松年 四景山水圖卷 絹本設色 每幅縱41.3厘米 橫67.9至69.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四景山水圖》分四幅繪春、夏、秋、冬四景,描繪了幽居于山湖樓閣中的大夫閑逸的生活。全卷書風精巧,彩繪清潤,季節渲染十分得體,筆墨蒼逸勁健。


宋 馬麟 荷香清夏圖卷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宋 馬麟 荷香清夏圖卷 遼寧省博物館


此圖卷描繪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山水景物。畫中以寬闊的湖面為主體,林中雲霧縈繞,茅庵空落。左岸上亂石嶙峋,柳蔭蔽日,樹上群鳥翔集。在廣闊的湖面上,微波輕盪,碧葉蓮蓮。湖的對岸,遠山逶迤,柳林如煙,小橋曲折,雲霧飄動如練。


畫中構景,平遠開闊,布置簡潔。畫中筆法細秀,描物具體,尤其柳樹變化多姿,樹葉絲絲勾出,又如煙動。其用墨以淡為宗,又濃淡相間,著色亦淡雅,更加烘托出了其境界的祥和安靜。


北宋 高克明(傳) 溪山雪意圖卷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北宋 高克明(傳) 溪山雪意圖卷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宋朝名畫評》將高克明作品列為妙品第一,認為高克明鋪成景物,自 成一家,當代少有。


《溪山雪意圖卷》繪雪後溪水兩岸的景色,平坡低岡、溪橋村舍,已是銀裝素裹;枯木、喬松、林竹錯落,泉水湍急;有舟靜泊岸邊,岡坡上一人沖寒擔物而行,全圖將雪霽清冷寒寂的畫意很好地表達了出來。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宋 李成 寒林平野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林平野圖》為李成傳世的精品,圖繪蕭瑟的隆冬平野中,長松亭立,古柏蒼虯,枝幹交柯,老根盤結,河道曲折,似冰凍凝固,煙靄空濛而至天際。這正是李成最擅長表現的場景。


李成在宋代「三家山水」的突出貢獻,在於他擅長表現山川地勢與季節氣候的豐富變化,並有所寄託感喟。他創造的《寒林平遠》的形象已從荊關一派宏偉壯麗的面貌中脫穎而出。


勾線,在中國山水畫的勾、皴、擦、點、染的技法中是最首要的。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已臻於成熟。李成將勾線作為其表現對象的最主要的手段,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寒林平野圖》中的松針,線條挺直,極具功力。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北宋 郭熙 早春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此圖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是存世最著名之作。畫上自題「早春」,顧名思義,畫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線上,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懸崖上有草亭,背後襯以遠山。左側平坡委迤,遂覺有千里之遙。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


宋 許道寧 漁父圖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宋 許道寧 漁父圖 美國納爾遜·艾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許道寧,初於汴京(今河南開封)端門前賣葯,以畫吸引顧客,漸為人所知。宋朝人張士遜曾寫詩稱讚說:「李成謝世范寬死,唯有長安許道寧。」


《漁父圖》充分發揮絹本筆墨渾融的特點,山石部分用水墨直皴漬染,細微處略用筆勾勒,表現山石的紋理,用筆簡快,樹木勁挺峭拔,畫鏡壯闊清曠。


北宋 王詵 漁村小雪圖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北宋 王詵 漁村小雪圖 故宮博物院藏


《漁村小雪圖》描寫冬季小雪初霽的漁村山林景色。圖中雪山奇松,溪岸漁艇,峰迴路轉,步移景易,整個畫面意境蕭索,籠罩在一片空靈、靜寂的氛圍之中,雖有漁夫艱苦勞作,但反映的卻是文人逸士嚮往山林隱逸生活的雅緻情懷。


此圖是王詵師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圖中山石勾皴純用側鋒短筆,邊緣輪廓採用「破墨法」,在勾勒之後用清水向內化開,墨色輕淡。寒林長松則用中鋒濃墨,從而突出表現了其凌寒不凋的高貴品格。


為了表現積雪,除山巒留白外,作者還在峰頂、樹杈、沙腳施以白粉。為了表現雪後陽光,作者又於樹頭、葦尖略染金粉,在通幅水墨之中吸收了唐以來金碧山水的畫法,是一種創造性的實踐。


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北宋時文人畫強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作主旨,以嫻熟的技法寫「詞人墨卿難狀之景」,正是「詩畫一律」的典範作品。


五代 董源《瀟湘圖卷》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五代 董源《瀟湘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董源《瀟湘圖卷》是董源的代表作品。作者以江南的平緩山巒為題材,取平遠之景,江上有一輕舟飄來,江邊的迎候者紛紛向前。中景坡腳畫有大片密林,掩映著幾家農舍;坡腳至江水間有數人拉網捕魚,生機盎然。


全卷以點線交織而成,汀渚的橫向線條顯得舒展自如,披麻皴和點子皴構成了山巒的橫脈和蓬鬆起伏的峰巒,墨點由濃化淡,以淡點代染,在晴嵐間造就出一片片淡薄的煙雲,潮濕溫潤的江南氣候油然而出。點景人物用白粉和青、紅諸色,凸出絹面,明朗而和諧。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五代 巨然 秋山問道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秋山問道圖》是一幅秋景山水畫,主峰居中顯示出五代宋初的典型構圖法。此圖上部一峰高聳雲霄,中部兩山合抱,山麓溪畔,曲徑通幽,山中林間有茅屋數間,主客端坐於堂,點出了「問道」的主題。


山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土復石隱,圓渾厚實。山頂多「礬頭」,坡石用長、短披麻皴描繪,不求奇峭而顯得平和凝重。山體用淡墨烘染,而于山石之凹處以濃墨、焦墨點苔,以顯現江南山水之濕潤郁秀、生機流蕩。筆性溫和,不裝巧趣。


這就是董源、巨然在藝術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用以描繪「淡墨輕嵐」的江南山水的一整套「皴、擦、點、染」的技法。


五代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圖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五代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為一件重要的早期山水人物畫作,畫江南初雪,霜寒蕭瑟,江邊漁民的生活景況,岸上尚有行旅縮瑟前進,畫中人物描繪精微,傳神生動。


通幅以淡墨漬染絹地,筆力遒勁,樹石具陰陽向背,其技法之高妙與描繪之精細皆令人讚歎。


北宋 米芾 雲山圖卷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北宋 米芾 雲山圖卷 大都會藝術館


米芾是北宋著名書畫家和書畫理論家。其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煙雲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雲山。


宋 米友仁 瀟湘奇觀圖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宋 米友仁 瀟湘奇觀圖 紙本墨筆 19.8厘米 橫289.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瀟湘奇觀圖》是米友仁存世不多的作品之一,畫面峰巒起伏,雲霧出沒,層林被飄渺的煙靄籠罩,山石和樹木都用水墨點成,渾然一體,全然不覺線條及皴擦的痕迹。後幅有米友仁的自識,並有薛義、董其昌等十四家題記。

兩宋山水,就看這20家!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雪景山水圖》是梁楷山水畫的代表作,該圖描畫了兩個身著白色披風、頭戴風雪帽的騎驢人穿行山谷的情景。


畫面右邊的兩棵老樹,有著虯曲的枝幹和稀疏的樹葉,是梁楷以細緻的筆法刻畫出來的。畫面中部以簇點畫密林,而山體的皴筆則較少,在以淡墨渲染的天空映襯下,給人以白雪皚皚之感,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荒涼蕭瑟的氛圍,堪稱南宋院體山水畫的經典之作。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新風景 的精彩文章:

冰心:我們把春天吵醒了
看看古今名家的這些嬉春大作!
趙朴初書法題字牌匾十幅

TAG:書畫新風景 |

您可能感興趣

兩宋花鳥中最美的30隻小鳥!
兩宋花鳥畫中最美的30隻小鳥!
誰才是兩宋三百年第一人?宋太祖岳飛都不如他!
宋太宗說了一句什麼話?竟然害了兩宋幾百年,最終被滅!
幽雲十六州,兩宋皇帝為此背了幾百年的黑鍋!
難道真的只剩下了錢?——兩宋2
難道真的只剩下了錢?——兩宋1
就因他的一句話害了兩宋幾百年,最終被滅!什麼話?
南明壽命只有18年,只因心中有恨,犯了和兩宋一樣的錯誤
趙光義的一句話,貽誤兩宋三百年!
因宋太宗的一句話害了兩宋幾百年最終被滅!
宋朝被滅,全因他一句足矣改變歷史的話,害了兩宋幾百年!
為何說兩宋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兩個時代之一?
兩宋明清時期,哪十個市中的進士狀元最多,有哪些影響歷史的名人
今日看書看明史,忽見洪武收燕雲。初聞眼淚留滿面,全看兩宋怎無能。
沒有「和親」和「歲幣」,此朝看不起漢唐和兩宋,但是最暗黑
最美宋詞精選,為你細說兩宋三百年風流
如果採用他的策略,燕雲十六州早被收回,兩宋不再受三百年欺凌了
穿越回過去,盛唐和大明王朝,真的能勝過弱小的兩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