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乘風破浪》到底好看嗎

《乘風破浪》到底好看嗎







作者:大將軍郭 | 心理諮詢師 | 性感長腿女青年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由Emily提供





1月18號,我提前看了《乘風破浪》的媒體點映,那時候還沒有關於電影主題歌沸沸揚揚的討論,也沒有人因為營銷風波唱衰這部電影。

幾百人坐在放映廳里,翹首期盼著想早點知道電影到底講的什麼,僅此而已。



觀影前,每個座位上都放了一張問卷,看完要填好交回,問卷是這樣的。









觀影后,導演韓寒從觀眾中起身走到台前,牛仔褲,衛衣,不復以往出鏡時的少年味十足,那日的他初露中年人疲態和微胖身形,幾欲讓坐在後排的我一時無法判斷那是不是韓寒。




他羞澀地說他挺緊張,畢竟在北京首映,大家都見過大場面,看過那麼多好片子,不知道會如何看待這部《乘風破浪》。




就是這麼幾句簡短的表達,沒有大段冗長的解構,也沒有渲染拍攝過程的不易,總之,韓寒並沒有表現的特別自信。




或許人到中年,漸漸收斂起鋒芒是個必然的過程,承認自己的不足、事物總有粗糙的一面,對作品的態度倒也謙卑了不少。




看完之後我發了朋友圈,很多人問我,電影到底好看嗎?這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




好看與否是主觀的不能再主觀的評論,即便用打分制也難以客觀衡量,一個人的四分有可能只等同於另一個人的兩分,分數沒有絕對意義。




我只能說,相較於韓寒的第一部《後會無期》,這部《乘風破浪》更誠懇,更質樸。




至少,《乘風破浪》無需金句撐場面,也是一個豐滿且順暢的故事,有包袱,有笑點,不尷尬也不刻意。它用和解作為結尾,而我還記得看過《後會無期》那種無奈的心境。







每部電影都是導演心路歷程的折射,《後會無期》裡面的三個男性角色像是跳脫於時代和社會的存在,跋扈叛逆,且每個人都濃縮了韓寒本人的影子。




但《乘風破浪》的視角是更宏大的,無論是小馬、六一,每個人身上都有揮之不去的卑微,是那個時代下小人物的特有氣息,即便它講述的是年少輕狂,但人物刻畫的不膨脹亦不令人厭惡,某種程度上還惹人共鳴甚至生出幾分憐意。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如今看待韓寒作品的我,也長大了三歲,三年前我看《後會無期》覺得它是粗糲的,而今我看《乘風破浪》覺得它是柔軟的。




我發朋友圈說,看完這部電影,你會更懂得你的父母。







所以,別只顧著問別人好不好看來決定去不去看一部電影,「你看到了什麼」遠比「它好不好看」更重要。




影片開始,鄧超扮演的賽車手徐太浪奪得比賽冠軍後接受媒體採訪,他說我要「感謝」我的父親,感謝他從未支持自己的人生選擇並表示強烈的反對。




這種「感激」本質上是一種喊話,是一種宣戰,是年輕人終於獲得了勝利之後向父輩們發起的挑釁,他想證明,你們老了,我正當年,你迂腐不化,我與時俱進。




說起來,誰沒有過覺得自己永遠正確,而認為父輩們老朽和愚痴的時刻呢?




對於代際差異和隔閡,大多數年輕人選擇迴避和不作為,偶有面對的時刻,也只是針鋒相對的爭執罷了。可以說,我們與父輩之間客觀存在的觀念差距,被我們自己的傲慢和固執拉大了,我們這一代,擅長表達,不擅長理解,父輩們擅長理解,卻不擅長表達。




仔細想想,父輩們並非一早就落後於時代,他們在當年也曾是時代的「弄潮兒」,也曾年輕不羈,只是,

在你長大成人認識他的時候,他就已經老了,那些他也曾年輕風光的時刻,你沒有領略,你缺乏一個真正理解他的機會。




不只是電影中的徐太浪和父親徐正太,大多中國家庭當中,父子之間,長幼之間,都是缺乏溝通和「懂得」的。




我們對父母的過去知之甚少,從舊相片或是舊書信當中偶得一些父輩形象和記憶片段,也是零星而瑣碎的,我們往往只是被「告知」而已,卻從未真正見過父輩們年輕時生活的全貌。







就像徐太浪,對父親積怨已久,他出生時父親因與人鬥毆蹲了六年大獄,期間母親抑鬱自殺。父子倆相依為命的日子裡,經濟貧困、父親暴戾,他年輕的雙眼裡也只能看到這樣光景慘淡的表象,他恨,他怨,他反抗,待到父親白髮蒼蒼的時候,他還是在跟父親對峙。




直到一個陰差陽錯,他「穿越」回1998年,那個父親也正年輕氣盛的年代,他們成為了兄弟,他們一起打架,一起涮著火鍋聊未來……他才終於得以見到自己的母親,才終於得以看懂自己的父親,才終於能理解,一個人的觀念總是會囿於時代的發展。




在父親那個小鎮青年的眼裡,世界是不會改變的,目之所及的最遠處就是世界的邊界,他們的江湖險惡,他們的愛恨情仇,就是他們年輕時的全部。




別怪父輩愚昧,只怪這世界變化太快。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淘汰了當年處在鼎盛時期的「BP」機,不斷翻陳出新的4D影院淘汰了當年競爭激烈的錄像租賃,當時覺得買房好傻,現在覺得當時不買房好傻。




這些都是必然會出現的「淘汰」,而父輩的觀念和想法也是這種必然淘汰中的一種,只是我們往往只看到了無法再跟上時代的那個部分,卻沒有機會參與到他們的青春。




當我們對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時刻保持敏感,對價值觀的差異近於零容忍,我們距離「懂得」就越來越遠,距離「和解」更是千山萬水。







「不懂得」雖不是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隔閡的根源,但它的確是加深這種隔閡的催化劑。




如果能嘗試去懂得,至少,是在朝著互相理解和包容邁進了一步,至少,是在我們成為下一代的父輩之前,為減少代際差異做了點什麼。




看了《乘風破浪》之後,我有那麼一點釋懷,對我尚不能理解的父母的想法釋懷,我也有那麼一點衝動,想去了解父母的過往經歷,想去試著體會,想去懂得。




想一

起唱「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你說人生憂鬱我不言語」,畢竟人生這場戲,有歡笑也有哭泣,無論是父輩,還是我們,都沒能躲的過去。




—— END ——




據說關注我的人


都會找到幸福




新書《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


正在全網熱賣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心裡都有病 的精彩文章:

月入5000和月入5萬,究竟差在哪?
喂不飽你的,可能都是「假男友」
沒成為人生贏家,好意思參加同學聚會嗎?
耐得住寂寞,更要耐得住年輕
「別自欺欺人了,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TAG:我們心裡都有病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真的看懂韓寒的《乘風破浪》了嗎?
關於《乘風破浪》,你們看到的是幽默,我看到了滿屏時尚
《隨著回憶一起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能否在春節檔「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影評:一個回到過去和父親聊天的故事
隨便翻了翻《乘風破浪》的影評並做出好好過年遠離電影院的決定哆啦A夢微笑
只有把《乘風破浪》從頭看到尾,你才會發現韓寒的心機所在!
趙麗穎是傻白甜?看過《乘風破浪》你就不這麼想了
《乘風破浪》只有這七句話,值得你回味!
真正的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命好不怕運來磨的五名星座!
《乘風破浪》:看得笑出眼淚,小人物的背後卻隱藏著深意!
奇妙冒險《乘風破浪》,哪一句話最戳你?
宗愨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要來約
《乘風破浪》是部好電影,但韓寒卻越來越像郭敬明
韓寒《乘風破浪》的套路,陳可辛在上上個雞年就玩兒過了
拋開偏見,「乘風破浪」真的不差
影向標:從《乘風破浪》看得出韓寒挺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