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點擊關注


十萬古玩愛好者一起交流!


先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湯圓的神話——

呂洞賓賣湯糰


呂洞賓,名巖("巖"或作"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


這壹天,正是陽春三月三,西湖邊柳枝兒嫩綠嫩綠,桃花兒艷紅艷紅的,四處來耍子的人很多。上八洞神仙呂洞賓,也變成個白頭發白鬍須的老頭兒,挑副擔子,到西湖邊來賣湯團,湊熱鬧。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呂洞賓把擔子歇在斷橋旁邊的壹株大柳樹底下。他看看鑊裏的湯團壹浮起,就拉開嗓門叫起來:「吃湯藥嘍!大湯團壹個銅鈿買三隻,小湯團三個銅鈿買壹只!」


人們聽了呂洞賓的叫賣聲都笑開了。有的人說:「老頭兒呀,妳喊錯啦!把大湯團和小湯團的價鈿調壹調,才對頭!」可呂洞賓聽也不聽,還是照樣喊。


人們都笑著朝他的湯團擔子圍攏來,妳掏壹個錢,我掏壹個錢,都買他的大湯團吃。壹歇歇辰光,鑊裏的大湯團就撈光了。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這時,有個五十來歲的老成人,懷裏抱個小伢兒,也擠進人堆裏來。小伢兒看見別人吃湯團,就吵著要吃,但大湯團賣光啦,那人只好摸出三個銅鈿,向呂洞賓買只小湯團。


呂洞賓接過錢,先舀了壹碗滾水,再舀壹只小湯團到碗裏。那人端著碗蹲下身來,用嘴唇朝碗裏吹著氣,那小湯團就繞著碗沿,「滴溜溜」滾轉起來。


小伢兒壹見真高興,舀起湯團正想吃,那個湯團就象活了似的,壹下鉆進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裏去啦。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誰知道這小伢兒自從吃了湯團以後,三日三夜都不要吃東西。阿爸著急得要命,就抱到斷橋旁邊大柳樹下來尋那個賣湯團的。


呂洞賓聽了那人如斯這般壹講,哈哈壹笑,說:「我的小湯團不是尋常之物,看來,妳兒子是沒福消受的!」說著就把小伢兒抱上斷橋,猛不防捉住他的雙腳倒拎起來,大喝壹聲:「出來!」那三天前吞進去的小湯團,竟原個兒從他小嘴巴裏吐出來。只見那隻小湯團兒落在斷橋上,「咕碌碌」壹直滾下西湖去了。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這時候,有壹條白蛇和壹只烏龜,在斷橋下修煉。小湯團從橋上落下來,白蛇頭頸長,先接在嘴裡,「咕都」吞過肚子裏。烏龜沒吃著湯團,就賴白蛇搶它的,跟白蛇吵架,吵著吵著,竟打起來啦。


白蛇和烏龜壹樣修煉了五百年,半斤對八兩,本領原是差未幾的。但白蛇吞下這只小湯團後,烏龜就不能跟它比了。原來這只小湯團是顆仙丸,白蛇吞了它,就添了五百年功力。烏龜打不過白蛇,吃了敗仗,壹溜煙往西方逃去。


那麼接下來就進入正題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


但是下面要說的有關元宵節的習俗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


相傳朝拓跋鮮卑族在元宵夜時,相偷戲盛行。除了元宵,遼金兩國是嚴禁偷盜的,壹經查獲,除依法論罪,更會如現今有些超市強上貼的「偷壹罰十」標語壹樣,得按照所偷的東西的價值加上數倍賠償。但在元宵的「放偷節」,人們卻是可以肆無忌憚地偷竊的,官府不禁止,也不逮捕。崇禎八年(1635)刊行的《帝京景物略》壹書中,作者甚至提及金元時期,元夕「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雖竊至妻女不加罪」不僅偷物還偷人,且妻女為人所竊都不以為忤,這未免也太大方了壹點,尚待考證。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南北朝的契丹族是於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夜連續三天「放偷」,女真族則於十六日夜進行相偷戲,「相偷」即為互相隨便偷竊。相偷戲的傳統從魏、齊綿延至隋,愈發熱鬧。其後的朝代也受到其遺風的影響,在元宵這天分別有些相偷戲。清初查嗣在《燕京雜詠》中言:「六街燈月影鱗鱗,踏遍長橋摸鎖頻,略遣金吾弛夜禁,九門猶有放偷人」。


物主對這類「偷竊」行為是什麽樣的態度呢?大多採取相當寬容的態度,因為妳偷我的,我偷妳的,偷竊在元宵只是嬉鬧玩樂的壹種方式而已。因此物主只是嚴加戒備,以防失竊而已,並不抓賊,在失竊後也只是去想方取回失物而已。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人們從契丹人那承襲放偷習俗後,有婦女明目張膽地率領婢妾到他人家趁主人迎客之際偷竊物件。主人發現後,提家用茶食糕點上門贖取。清代廣東文昌縣也存在「元夕偷青以受詈為祥,失者以不詈為吉」的習俗。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放偷節裏,人們都偷些什麽呢?各地「偷青」的不少。「偷青」即竊取他人蔬園裏少許的青菜。江蘇省《沙川撫民廳誌》(清道光十六)提到婦女出門觀燈時,「或私摘人家菜葉,以拍肩背,曰拍油蟲。」


但也有偷青菜不止偷少許,而是偷菜偷空人家菜園的。壹遇元宵佳節,「不論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飯後即出,到處洶洶,勢同掠奪,各園主稍為疏防,即被壹掃而空。」這說的是光緒十二年(1886)時,原駐防於柳州的廣西提督率同家屬進駐廣西龍州縣,隨同的家屬將「偷青」之風引進該地,演變到後來,就變成了此種現狀。而在現代的偷菜,壹般是指某些社交網站所開設的農場遊戲中的壹種活動,也代指這種遊戲本身。即在好友的農場裏,收獲好友的虛擬勞動果實。也有現實中行為,偷取別人菜地中的菜。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古代除了偷菜,人們也還偷別的東西,比如偷燈。送燈或偷燈以祝願生子的習俗很早就有。《歲時廣記》引《本草》稱,宋時人認為正月十五日的燈盞可以使人生子,若夫婦共同去別人家偷來,放置床下,當月可懷孕。


還有民謠唱:「偷了劉家的燈,當年吃了當年生,有了女孩叫燈哥,有的男孩叫燈成。」在舊時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門前都燃壹些用豆面捏成的或用水蘿蔔刻成的燈。有女子婚後三年不育的,元宵節就上街去偷燈吃,壹般偷劉姓和戴姓的,「劉」「留」、「戴」「帶」,取其諧音,意為「留住孩子」,「帶上孩子」。雖是迷信的說法,但也喜慶。


人們為何獨在元宵放偷呢?據說「元宵放偷是壹種別致的饋贈形式,它是原始共產制的折射。」總之,古人們在元宵不僅玩得不亦樂乎,也是「偷」得不亦樂乎的。不得不說,古人還是挺會玩的。

古代元宵節,竟然玩得這麼瘋狂



傳說中的元宵節亦是古代女子「私奔」的節日


元宵節也是壹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壹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壹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裏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裏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壹見鐘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所以啊,趁著元宵佳節,趕緊去約會吧!猜燈謎、吃小吃還是和小情人壹起才更有意思啊!私奔還是不要了,不然未來嶽父嶽母可饒不了妳!


本文來源


—— 中華古玩——


編輯:中華古玩


提供:藝術品鑒定 拍賣 評估 曬寶 交易


合作諮詢:范先生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古玩藝術 的精彩文章:

國家政策鬆綁,象牙文物可以依法拍賣了!
你可以買不起,但必須認識!世界名表都在這兒了!
國家出資300億扶持,藝術品交易市場會紅紅火火!
國家文物局局長公開發聲,民間文物收藏或將迎來春天!

TAG:中華古玩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古代,寫字居然這麼賺錢!
天啦!曾經拒絕的高領,如今竟然變得這麼時髦了!
古文要是都這麼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什麼?「辣眼睛」的漁網襪又回來了!然而這一次我竟然駕馭得這麼好看!
原來菜市場竟然有這麼多天然的「藥物」呀!
萬聖節竟然這麼玩,和「鬼」一起睡覺你敢嗎?!
古代做弼馬溫竟然這麼有出路,我們錯怪玉帝了!
你不愛朕了,這麼好玩的滾輪竟然不讓朕玩!
吃這幾種零食,長出的頭髮竟然這麼好!
古代客套話這麼富有詩意,卻被我們丟掉了!
古代客套話這麼富有詩意,卻被我們丟掉了!
沒想到女主人和狗狗玩耍,竟然也可以玩的這麼瘋狂!
古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借種」?他更奇葩,即然是為了這個!
別再以為非油炸食品就是好的,我們竟然被忽悠了這麼多年!
沒看出來,這麼一棵苦菜,居然有這麼好的藥用價值!
練得這麼辛苦,當然要換著花樣吃啦!
這麼多年的做飯習慣,竟然是錯的!
張天愛跟鄧超都是活寶,這賣萌的腿竟然這麼一致!
瘋狂的德國,竟然創造了這麼多逆天的武器
這隻貓的底盤非常的低,竟然還會握手,天啊,這麼神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