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點擊上方「民俗學論壇」可訂閱哦!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魏晉詩人曹植曾寫下這這樣的詩句。什麼是「羅衣飄飄」「輕裾隨風」呢?從博物館展出的出土服飾中,我們可以有所想像,從古裝電視劇和漢服表演里,我們得到另一些印象。


然而,有一群人卻並不滿足於此。他們聚集在一起,決心以考古的姿態,嚴謹地復原古代服飾,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他們就是「中國裝束復原團隊」。今年是這個民間團隊成立的第十年,憑藉對傳統服飾文化的熱愛,他們已經復原了從先秦到明清200多套古代服飾,曾參展於各大博物館和國際展會。


把研究從紙上轉移到身上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創始人劉帥,學美術出身,因為對古代裝束的痴迷,又去學了服裝設計。2007年,21歲的劉帥就和幾個同學朋友,一起成立了這個團隊。如今,他們大本營在上海,但團隊20幾個成員分散在全國各地,以江浙滬為主。他們多為80後、90後,大都有自己的職業,但都迷戀中國古代傳統服飾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專業背景,有的擅研究考證,有的擅復原實踐。

要完整地復原一套古代服飾,並不容易。首先需要在古書的記載中、前人的研究中去考據服飾的材質、配色、花樣,參考出土文物反覆證實,力求接近歷史的細節。接著進入具體的復原實踐,從選取材料到織物紋樣復原,再經歷織、染、印、搗練、刺繡、製版、剪裁、縫紉等複雜的工序,每一步都不能馬虎。因此完整復原一套衣服,常常需要10幾個甚至20幾個團隊成員的合作,前前後後花上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投入大,難度高,考驗著這些年輕人的匠心。


比如「搗練」,是指對生絲織物進行反覆捶打,使其變得柔軟,唐人張萱的名畫《搗練圖》就描繪了這樣的場景。這是古代女性常見的勞作,卻考驗今人的耐心。比如「絞纈」,是扎染工藝,讓布料出現豐富的暈色變化,但工序重複、工作量大。再比如「繪製紋樣」,不僅需要可靠的繪畫功底,更需要對不同歷史時期紋飾藝術及審美情趣的深入了解。一套古代服飾的復原過程中,免不了遭遇重重困擾,經歷種種失敗。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傳統手工絞纈製作

學術界有不少關於中國古代服飾的經典著作,比如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高春明的《中國織綉服飾全集》、孫機的《中國古輿服論叢》等。但劉帥覺得,「紙上得來終覺淺」,把服飾研究從理論層面轉到實際製作中來,可以對古代服飾的美學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中國裝束復原團隊」目前已經出版了兩本學術畫冊《中國妝束》和《魏晉衣裳》,呈現他們多年來複原實踐的成果。當一套古代裝束最終復原完成,穿到模特身上,配以妝容和髮型的細節,著實讓人驚艷又驚喜:那些文獻壁畫中不可觸及的古人形象,終於成了生動的現實。


學術界有不少關於中國古代服飾的經典著作,比如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高春明的《中國織綉服飾全集》、孫機的《中國古輿服論叢》等。但劉帥覺得,「紙上得來終覺淺」,把服飾研究從理論層面轉到實際製作中來,可以對古代服飾的美學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中國裝束復原團隊」目前已經出版了兩本學術畫冊《中國妝束》和《魏晉衣裳》,呈現他們多年來複原實踐的成果。當一套古代裝束最終復原完成,穿到模特身上,配以妝容和髮型的細節,著實讓人驚艷又驚喜:那些文獻壁畫中不可觸及的古人形象,終於成了生動的現實。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南北朝復原作品

服飾是面折射歷史的鏡子


翻開《漢晉衣裳》,你能看見西漢晚期女子款款走來,「細腰裊娜曳長裾」;看到東漢中早期女子身披素紗,「行動時如揄流波,靜立處似蒙輕塵」;看到十六國北涼時期女子「發掛流蘇,衣飄蟬翼」,風姿輕逸。後人在繪畫、塑像、戲曲上展現想像中的古人或神仙時,多以漢晉服飾為範本,足見其在中國古代服飾中的典範地位。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東漢復原作品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成員池文匯在書中一篇關於兩漢服飾審美嬗變的文章中論及,漢代人從原有的服飾禁錮中解脫出來,敢於並樂於展示身體之美,如此的演變勾勒出漢民族文明進步的軌跡。他說:「服飾史是一部看在眼裡、穿在身上的歷史,是一面折射社會歷史最直觀的鏡子。」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魏晉復原作品


今年,「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專註於唐代服裝的復原,計劃出版一本關於唐朝服飾的專著。他們還接到來自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的訂單,未來將有10套唐代服飾的復原作品作為新的館藏陳列。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晚唐復原作品


劉帥發現,近年來熱愛傳統服飾文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不少年輕人找到他們私人訂製古代服飾,也有越來越多人來工作室參加他們的「朝代復原體驗」活動。工作室打算在未來設計一些帶有古代服飾元素的日常服裝,讓中國裝束的傳統更多地走進人們今天的生活。劉帥說:「你不覺得現代人的生活太粗糙了嗎?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缺乏儀式感。而走進這些古代服飾的細節,你會了解漢的大氣、唐的華麗,你會敬佩古人的審美,感動於他們對美的追求。服飾文化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代表中國的美學和精神。」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十年匠心,再現羅衣飄飄的時代



為模特穿著服裝


從2014年開始,團隊里陸續加入了一些新成員,專註於古代樂舞的復原,將團隊擴充為「中國裝束與樂舞」。他們研究歷史上留存下來的古譜,進行翻譯和演奏。舞蹈的復原就更難了,不可能有錄像傳下來,只能從古代壁畫里去尋找和想像。未來,他們的研究成果將以音樂會、唱片的形式與人們見面。劉帥說:「服飾、音樂、舞蹈,乃至茶藝、花藝等,都是歷朝歷代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串聯成一個整體。我們希望繼續復原之路,更多地向人們展示傳統文化的精粹。」


圖片來源:由中國裝束復原團隊提供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宋時元宵節中的女性民俗
二十四節氣,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還有用嗎?
立春第一祭 民俗系鄉愁
灶火 歡樂鬧紅火
【張勃】唐代的年節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裝束受熱追,羅衣飄飄時代再現,獨具匠心!
清晨插步搖,向晚解羅衣:中國古代女子的飾首文化
綉羅衣裳照暮春,動漫里的美衣靚裝大搜羅
綉羅衣裳照暮春,連衣裙與外套的優雅搭配
盤點陰陽師百繪羅衣大賽中 好看但落選的式神皮膚!
【君君微分享】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
夏日祭丨羅衣共賞,式神浴衣設計作品第二彈來襲~
屏障厭看金碧畫,羅衣不奈水沉香。浣溪沙·淚紅箋第幾行
屏障厭看金碧畫,羅衣不奈水沉香「浣溪沙·淚紅箋第幾行」
8年了!曼聯傳奇7號終於有了真正的主人?格天王接過C羅衣缽?
誰將會和內馬爾一起接過梅西、C羅衣缽?阿森西奧還是姆巴佩
陰陽師手游瑩草新皮膚公布 百繪羅衣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