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師:用佛法提高生活質量
第一個方法:以慈悲心來開啟快樂的源泉。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都是自找的。常有人跑來抱怨,說:「師父,我氣啊!」我說:「幹嘛呀?」他說:「氣死我了!」我說:「你是誰呀?」
我希望將來你們生氣的時候,也這樣問一問。你一邊說:「氣死我了!」下一句就接著問:「我是誰呀?」想三秒鐘後,管他的,懶得氣了!
「我」是誰呀?誰在氣「我」啊?就是因為有「我」,才有氣!要是沒有「我」了,氣從哪兒來啊?
所以,生氣、不快樂的根源就在有「我」。生活想要有質量,就需要用慈悲來忘掉自我。如果多想別人、慈悲待物、慈悲待人,哪兒還會有那麼多的不開心呀!
平時,我們一起床,一睜眼,就對著家人喊:「飯做好了沒?」嘴裡一邊吃著現成飯,一邊還抱怨:「怎麼這麼難吃呢!」走在大街上也抱怨:「你怎麼走那麼快?怎麼不走我後面!」別人的車開得比你快,你就受不了:「怎麼比我還開得快,我要超過他!」走進單位裡面,看見同事了:「他怎麼來得比我還早!」在任何時候,你都用對立面來看人,怎麼會有快樂呢?
佛法講,每天都用慈悲的心腸對待任何人,你就能天天快樂,每天的生活都有質量。早晨起來,看到家人的第一個反應就要想:她今天早上這麼辛苦,給我做了那麼多好吃的,真是好幸福!這就是菩薩的精神:想別人。
如果你能夠把大家在一起的時光,想像成一次快樂的聚會,那麼你的生活一定會是愉快的,你的工作一定會是輕鬆的,你的心情也一定會是舒展的!
第二個方法:用智慧創造洒脫人生。
什麼是智慧?學會吃虧就是最大的智慧。過去人常講「吃虧是福」,但我今天告訴大家,吃虧不僅是福,吃虧更是智慧。
有智慧的人,才會洒脫起來,才不會斤斤計較。就像《插秧歌》里唱的:「手持青秧插滿天,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我為什麼要提到這首歌?因為剛才講了「吃虧是智慧」,不要吃不得虧;還有「無言之教」,不要擅自好爭,不要老是事事沖前。所以,「退步原來是向前」,退後一步,自然寬。大家一定要懂得這個人生的大智慧。
第三個方法:在追求中實現超越。
很多人對我講:「佛教是消極的,佛教是講空的,什麼東西都不要。」這是佛教嗎?不是。
佛教真正的精神是什麼?是追求與超越。就是在有與沒有之間、要與不要之間,善巧地把握。佛教主張,在追求的當中、在擁有的當下,能夠從中超越出來,而不被它束縛。
為什麼那麼多人追求生活品味,追求生活質量,但還是不快樂呢?因為他們被品位束縛了,被藝術束縛了,只有追求,而沒有超越。
你們不是常常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嗎?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前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就是追求,就是要有;但是後面的「若無閑事掛心頭」,就是超越。
因此,要想生活有質量、生活快樂,在追求的同時,一定要有超越的心態。
所以,「有」好不好?也好也不好,看你怎麼擁有,有沒有超越的心態。「沒有」好不好?同樣的道理。「有」與「沒有」都要超越。
摘自第五屆「智慧之旅」禪修營開示
點擊播放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掃下方二維碼購買拜佛去供茶

※正月十五元宵節點燈敬佛,祈願一燈照破千年暗!
※元宵供·獻燈祈願文
※佛學基礎 菩薩五種自在
※在物慾里,把禪心生起
※做功德為何要一再強調迴向
TAG:拜佛去 |
※宗性法師:如何提高念佛的質量
※如何用佛法提高生活質量?
※如何用佛法提高生活质量?
※用佛法提高生活質量,3個方法簡單實用!
※提高精子質量的方法
※提高生命性能量是夫妻和諧的法寶
※提高母乳質和量的方法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分享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
※男人提高生育能力的方法
※提高學習效果的方法——費曼學習法
※為什麼性生活質量時好時壞?提高性生活質量的小秘訣
※輕鬆提高性能力的方法
※怎麼提高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
※科學家巧用進化策略提高生物燃料生產效率
※學會這三個極簡生活法則,生活品質自然提高
※科學備孕 女性怎樣提高卵子質量
※五種提高精子質量的方法?
※常做5種運動可提高女性性生活質量
※夏至養生好方法 教你提高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