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氣所揭示影響中國區域升溫到達2℃閾值時間的不確定性因素

大氣所揭示影響中國區域升溫到達2℃閾值時間的不確定性因素

把全球平均升溫相對於工業革命前控制在2℃以內被作為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目標。有觀點認為,超過2℃閾值後,一些重要的自然和生態系統可能面臨不可逆的破壞。2015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上,國際社會達成了《巴黎協定》,要求在21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溫度變化控制在2℃以內,并力爭不超過1.5℃。在全球2℃升溫閾值下,中國溫度如何變化是一個眾所關注的問題。圍繞這一問題,我國學者從不同角度開展了系列研究,但彼此的結果存在著很大的模式依賴性。如何理解造成模式預估的2℃升溫閾值時間出現不確定性的原因?「關鍵原因在於不同的氣候系統模式其氣候敏感度不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陳曉龍這樣回答。他進一步解釋道,「氣候敏感度是指在給定全球平均輻射強迫條件下,通常取大氣中CO2濃度達到2倍時其輻射強迫所產生的全球平均溫度變化。不同的氣候系統模式,由於其組成架構特別是大氣模式的物理過程不同,這使得不同的模式對於同樣的CO2濃度加倍強迫在增暖幅度的響應上存在顯著差異」。


最近,陳曉龍和同事周天軍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5)的40個氣候模式在兩種未來典型濃度路徑下(RCP4.5和RCP8.5)的預估結果,分析了中國地區2℃閾值到達時間的不確定性。結果表明,就多模式集合平均而言,在兩種情景下中國區域溫升到達2℃的時間均在2030年左右,但40個模式之間的差異很大,最早和最晚到達時間可相差20年以上。研究發現,模式的氣候敏感度是影響增溫閾值到達時間不確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模式的氣候敏感度高,則溫室效應更強、層雲更少、高原積雪覆蓋率更低,這增加了入射的長波、短波通量,減小地表反射的短波通量,使得局地氣溫到達2℃的時間提前(如圖)。該成果最近發表在《科學通報》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上。這一基於2℃增溫閾值的研究工作,對於理解1.5℃增溫閾值發生時間的不確定性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論文信息:Chen, Xiaolong, Tianjun Zhou, 2016 Uncertainty in crossing time of 2°C warming threshold over China. Sci. Bull., 61(18):1451–1459.

論文鏈接

大氣所揭示影響中國區域升溫到達2℃閾值時間的不確定性因素



圖:RCP4.5(左列)和RCP8.5(右列)中地表輻射過程對局地溫升到達2℃閾值時間的影響。填色表示向下輻射通量增加1W/m2對應的閾值到達時間的變化(年),負值表示閾值到達時間提前。向下長波對應溫室氣體的影響(水汽-溫度遞減率反饋),向下短波過程對應層雲的變化(短波雲反饋),向上短波對應冰雪反照率的變化(反照率反饋)。斜線陰影區表示通過95%的信度檢驗。

大氣所揭示影響中國區域升溫到達2℃閾值時間的不確定性因素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院網站 的精彩文章:

上海藥物所揭示氧化感應因子AbfR的作用機制
遺傳發育所等揭示突觸後支架蛋白的樹突分布機制
PRC2與lncRNA相互作用的序列特異性研究獲進展
科學家在仿生抗凍蛋白領域取得新進展
上海生科院揭示傷害性熱刺激引起疼痛的關鍵調控機制

TAG:中國科學院網站 |

您可能感興趣

情商高顏值高也很有時間觀念的3大星座,約會從來不遲到
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它對中國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
宇宙極限高溫存在 但那時時間、空間已經崩潰
最佳同房時間為這2小時,此時精子質量會達到高峰
時間的3個真正價值
英媒:中國鋼鐵進入高附加值領域 淹沒歐美同行只是時間問題
四年時間讓他們的顏值變化如此大 大學堪比整容院
多少人在忽略時間,等待時間
非洲任期時間最長的總統,在位時失業率高達80%
希特此時的實力強的驚人,超越了閃時功達到時間靜止境界
提高回火溫度可縮短保溫時間
震驚!加拿大和美國短時間內隨時可能引發9級地震
我們相隔的不僅是時間,還有漸行漸遠的價值觀
在此領域中國上馬時間最晚 卻是取得成就最大的
一組對比照直擊世界各地大都市的今昔差距,感慨時間的力量
他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七年時間,雷軍等來的不只有高顏值的小米 6
P-1可以更快到達任務區域,而且可在任務區域滯空更長時間
睡覺時間和姿勢嚴重影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