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防科工委安排成都走後門參加競爭,使中國戰鬥機少走幾十年彎路

國防科工委安排成都走後門參加競爭,使中國戰鬥機少走幾十年彎路


國防科工委安排成都走後門參加競爭,使中國戰鬥機少走幾十年彎路



在上世紀6、70年代,601所的導彈派先後被分配進殲9項目組;隨後整個殲9項目組都被借著大三線戰備建設的名義,被分配到四川成都,並成為今天611研究所的前身。雖然身份和體制在變遷,但是以宋文驄院士為首的導彈派們卻沒有失去初衷。


國防科工委安排成都走後門參加競爭,使中國戰鬥機少走幾十年彎路



圖:一些殲九的風洞模型。


即使是在因為渦扇六發動機等因素幾乎看不到殲9項目研製成功希望、也看不到自己下一個重大項目機會在哪裡的時候,611所仍然在不斷的探討超視距作戰的理論和發展方向。從1975年初開始,611所牽頭607、612、613、西工大等單位連續召開了五次研究討論,並聯繫空軍找到有經驗的飛行員進行合作協同,在地面進行攔射武器系統的動態模擬試驗。

這段研究在今天看來雖然水平粗淺,理論漏洞太多,而且並沒有形成實際的裝備成果,但它宣告著中國對於超視距空戰的發展,從設計師們懵懵懂懂的定性推測和猜想正式轉變成了嚴謹化的科學工程研究,是整個中國超視距作戰理論體系的真正開端,也成就了後來611在殲10方案競爭中獲勝的核心優勢。


在八十年代初的第三代戰鬥機選型中,三機部(今天中航的前身)和空軍原本內定了601所的殲13方案。這個方案延續了當年殲八機炮派的一貫作風,技術應用和功能設計保守;因此包括電傳飛控、放寬靜穩定、超視距作戰能力等設計或者功能一概欠奉。



國防科工委安排成都走後門參加競爭,使中國戰鬥機少走幾十年彎路



圖:殲13。

國防科工委(國務院下屬部門)對此極為惱火,安插了611所半途插入選型會議發言。事實上用當時國防科工委飛機局局長楊易正的話來說,他們早就計劃要把成都的611所建設成「中國的達索」。為何是法國的達索?主要是因為法國和中國航空有很類似的大背景,中國在與法國密切的軍事交流(比如談判引進幻影2000)中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法國當時發動機水平也不好,材料技術在歐洲不算一流;但法國極其善於從總體規劃和設計細節上優化總體性能,而且對於空戰理論探索極富前瞻性——高瞬間盤旋、高滾轉能力的敏捷型戰鬥機開發,以及超視距導彈和近距格鬥導彈合一,法國都比美國早很多。這些先進思想的傳入,對於當時611所等一直沒有實際機會驗證自己猜想和理論和理論的單位來說,無異於久旱逢甘霖。



國防科工委安排成都走後門參加競爭,使中國戰鬥機少走幾十年彎路



宋文驄並沒有辜負國防科工委的期待,他在競爭會議上拋出的不僅是一套新型的鴨式飛機方案;更是一整套揚長避短、針對國內發動機水平不佳,材料工藝落後,電子設備體積重量大的被動現實,如何儘可能利用能量機動理論和飛機敏捷性來設計、發揮優勢區性能,並將視距內空戰與超視距空戰緊密結合起來的空戰理論體系。

在差距早已超越方案性能和功能本身,又有國防科工委背後力促的情況下,611所戲劇性的實現了半路殺出翻盤的逆轉。今天回過頭來看,如果當時贏得競爭的不是殲10,而是殲13方案,中國的自主戰鬥機研發進步至少要被拖慢二十年以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台灣現役步槍等同於德國HK416縮水,強於95步槍
台灣下代步槍用6.8槍彈壓倒大陸5.8?愚昧的選擇
俄軍新一代步槍AK12能實現千發射速的變速點射功能?純屬謠言
79衝鋒槍為啥註定失敗:拿AK47結構發射手槍彈,原理就衝突
軍隊疊被子有什麼用?不疊被子的年代,軍隊病死的人比被殺的還多

TAG:候知健 |

您可能感興趣

成都入選中國「十大古都」
來「天府之國」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成都邁入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傳媒集團「牽手」國家通訊社,向全國全球講好成都故事!
歐洲游出發口岸城市 成都排行全國第三
美國成都總領事館下周英文分享會:三位中國通二十年後重返中國
中國空姐招募大賽在成都開幕,百餘名高顏值選手齊聚健身房備戰,揮灑青春的汗水
國家健美健身隊成都集訓備戰
中國美女最多的十大城市,重慶成都還排不到第一
雲創城市 成都排名全國第六
全國怕老婆城市排行榜:成都僅排第二
叮咚屋第二季中國新歌聲全國校園海選唱響成都
緊扣天府文化,成都國際馬拉松賽背後的邏輯與展望
四川公布十大省級督辦突出環境問題 成都黑臭水體年底前完成整治
4年走過7個國家 成都退休大叔玩轉海外自駕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將重點推動兩地國家公園合作
成都首屆紋身藝術展開幕 國內外紋身藝術家齊聚
「梟龍」在成都完成首飛,俄媒發出驚嘆,中國軍機將橫掃國際市場
中國西南首條12英寸晶圓線成都開工,國內IC產業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