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醫林四大美譽的由來,懸壺坐堂橘井杏林

醫林四大美譽的由來,懸壺坐堂橘井杏林

醫林四大美譽的由來,懸壺坐堂橘井杏林中醫藥界有許多美譽,細溯其源,均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擇其主要者簡述於次。

醫林四大美譽的由來,懸壺坐堂橘井杏林

1懸壺

醫生開業名曰懸壺。其說源自南朝范曄《後漢書》,云:集市之中有一賣葯老翁,在店鋪門前懸掛著一個空壺,待集市散去,總是跳入壺中,杳然不見。有個人叫費長房巧遇此事,感到驚奇不已,於是就拜謁老翁,並送給他豐盛酒菜。老翁深知他的用意,便讓其明日再來。迨至次日,費長房如約求見,老翁便邀他同入壺中。費長房忽然覺得壺內很大,可見宮廷華麗,且有酒菜滿桌,兩人暢飲,盡興而出。此後費長房向老翁學道,隨之隱居山中,將醫道方術盡悉傳授。從此老翁醫術得以繼承,費長房能治許多病證,醫名遐邇相傳。

2坐堂

中藥店常以堂命名,然坐堂之事卻與張仲景行醫傳說有關。東漢傑出醫學家張仲景,看到傷寒流行,十室九空,異常痛惜,便立志學醫。他拜同鄉張伯祖為師,勤求古訓,盡得其傳。後來他官至長沙太守,但不趨炎附勢,常體察民情,濟世活人,公然打破官府之清規戒律,坐在太守公堂上為民診脈治病,從此坐堂行醫便被傳為佳話。後來他棄官從醫,博採眾方,結合自己治病經驗,終於著成《傷寒雜病論》一書,對祖國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3橘井

亦為醫界之美稱。此說來自漢朝劉向《列仙傳》,相傳漢文帝年間,蘇耽得道被稱為神仙,他幼年喪父,非常孝敬母親。有一天他對母親說,他已成仙,今日就要離開人間,再也不能侍奉母親。母親問她如何得以活下去?蘇耽便留下兩個盤子,如需要什麼東西,就敲敲盤子即可得到。又對母親說,明年天下疫病流行,庭院里的井水和橘樹能夠治療,如有患病之人,給他一升井水和一片橘葉,煎湯飲之立愈。後來果如其言,凡是飲橘葉與井水者便痊癒。後人以此典故讚譽醫生曰「橘井泉香」。

4杏林

杏林即指醫林。其典出自晉朝葛洪《神仙傳》。言三國東吳時,有個醫生叫董奉,他隱居在廬山一帶,為人治病,不取分文。但有約在先,如果重病治好,讓其栽5棵杏樹,輕病得愈則栽1棵。這樣不出數年,山上之杏林競達l0萬餘棵,蔚然成林。後來,杏子大量成熟,他便在杏林里搭一草倉。有一人性貪婪,給的谷少拿的杏多,便有一老虎從林中衝出怒吼,此人嚇得趕快逃走,撒落了許多杏,結果與送去的穀子一樣多。董奉便將穀子用來賑濟貧民,此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杏林」便成為醫家的代名詞,藥店、醫院可見「虎守杏林」、「杏林春暖」的匾牌,日本還有「杏林會」等醫藥團體,都與這一傳說有關。

友情提示:文章或作者來源於中醫古籍APP,希望獲得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偏方,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古籍」下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古代名醫故事:張從正巧妙治療衛妻受驚案
老中醫蒲輔周舌診經驗分享,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那些有趣兒的名醫名號故事,大多和中藥有關
民間驗方:無花果鮮果的白色乳汁外塗去疣效果好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岐黃」、「懸壺」「杏林」之稱的來歷
懸壺濟世,大明王朝一位江湖郎中演繹的何為醫者
懸壺濟世 杏林常青
為何稱中醫為「岐黃之術」「懸壺濟世」,醫者自稱為「杏林中人」
南京老中醫謝昌仁懸壺六十年,活用仲景方治病無數!
那英的父親曝光,皇室後裔博士學歷,國際名醫懸壺濟世影響世界
「懸壺濟世」 之由來
懸壺濟世五十餘載美名揚 數百味草藥傳承中醫文化
劉嘉湘 懸壺六十載,扶正以治癌
文化漫談:「懸壺濟世」的壺是何意?葫蘆與中藥的文化淵源
古代,行醫的人背個葫蘆為什麼卻叫懸壺濟世?
懸壺濟世源葫蘆(一)
這兵器戰功赫赫留青史,懸壺濟世妙回春
懸壺濟世300年,訪鄭州獻章中醫館陳亞傑
他是「再世黃飛鴻」,曾捐飛機支援抗日,晚年開寶芝林懸壺濟世
從懸壺濟世到普度眾生的佛門奇女子
孫思邈的「懸壺濟世」、「懸絲診脈」
實拍上世紀70年代中國農村赤腳醫生的光輝形象,真正的懸壺濟世
懸壺濟世,壺天日月……仙道為什麼都隨身攜帶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