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安地鐵站壁畫引爭議:玄奘與千年後的泰姬陵同框

西安地鐵站壁畫引爭議:玄奘與千年後的泰姬陵同框

一幅地鐵壁畫,連日來引發諸多爭議。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引發爭議的壁畫出現在陝西西安地鐵大雁塔站,畫中,發生於公元600多年的玄奘求經的故事與建於公元1600多年的泰姬陵同框出現在一幅壁畫里。多數網友指責壁畫有損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2月13日,西安地鐵發布消息,就「玄奘與泰姬陵同框」一事做出解釋稱,這幅壁畫是為了「強調時空觀的交錯視覺表現」。


事件


西安現玄奘與泰姬陵同框壁畫

西安地鐵大雁塔站的一幅壁畫,近日引發眾多關注。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1月25日發布的微博中介紹,大雁塔站的文化牆主題為「天竺佛光」,「作品從站點文化出發,以玄奘西行至印度取經作為主要表現內容,結合大雁塔、泰姬陵等標誌性建築,以及菩提樹、荷花等有鮮明佛教文化印記的意向,用文化交融表現玄奘愛國護法的精神,以及中印兩國人民共同的佛教文化財富。」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幅壁畫中畫有一名身穿僧袍、背著書箱的僧侶,壁畫右側為六層高的西安古迹「大雁塔」,而壁畫左側則是形似泰姬陵的白色建築。


質疑


有損西安歷史文化名城形象

「玄奘與泰姬陵跨越千年被同框」一事隨即引發眾多網友熱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的老師史雷鳴率先在網路上提出質疑。


他介紹,自己12日偶然注意到這幅壁畫,發現有「不妥之處」。史老師介紹,玄奘取經的故事發生於公元600多年的天竺(古印度的王朝),而泰姬陵是玄奘取經1000年後才修建的。對於兩者「跨越千年」同框一事,史老師認為這需要被「修正」,「對於類似大雁塔這樣的歷史名勝和類似玄奘這樣有重大影響力的歷史人物的周邊公共文化藝術創造,應該被嚴肅認真對待。」他補充道。


此外,也有網友表示此舉有損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還有網友就壁畫的設計初衷向地鐵方面提出疑問。


設計方


「強調時空觀的視覺交錯」

對此,2月13日,地鐵文化牆設計方回應稱,「壁畫《天竺佛光》是現代裝飾壁畫的視覺藝術特徵,畫面強調時空觀的交錯視覺表現,這與傳統畫面表現形式有著極大區別。傳統畫面往往集中表現發生在一個時間節點下的人物和場景。」


此外,壁畫設計方還表示,這幅壁畫可以分為:「表現古絲綢之路大唐與印度的交流」;「表現印度的發展變化」以及「前兩個歷史線索下,通過舞動的絲帶和藍色浩瀚的天空,以過去、現代、未來表現當下『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的兩國之間文化、藝術、經濟的發展願景」的這三個歷史線索來理解。 文/本報記者 張雅 張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北美團向溫哥華僑界致贈《報春圖》
湖北古稀老人創作「百雞迎春」剪紙傳承民俗
台灣青年學子在京與「天宮二號」親密「接觸」
屈原故里湖北秭歸元宵燈會展示傳承民俗文化

TAG:中國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都西安: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千宮之宮「大明宮」
山水之間,一墅繁華——西安秦嶺山脈下的桃花源!
古都西安:玄奘法師圓寂之地是中國最古老的樓閣式塔
西安的 千年古都
山水之間,一墅繁華;——西安秦嶺山脈下的桃花源!
西安卧佛寺
武漢、天津、西安等地
古都西安:大唐芙蓉園的前世今生 揭秘大唐盛世下的繁榮
古都西安:細探始皇陵墓 帶你揭秘皇陵謎團
西安八仙宮丁酉年除夕、初一廟會掠影精選
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上海、西安的街拍照片
古都西安:晨鐘暮鼓 那些關於西安鐘鼓樓的歷史
古都西安:被稱為「佛教的第二故鄉」 西安與佛教的不解之緣
西安的河南村「道北」歷史
西安上千隻崖沙燕渭河邊工地築巢
西安八仙宫、苏州城隍庙中秋前夕走访汉中山区贫困学子
丁酉年陝西文化界人士迎春祈福茶會在西安八仙宮舉行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篇二: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館
豆瓣日記:西安的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