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哥講史:中英之間的愛恨情仇

杜哥講史:中英之間的愛恨情仇

杜哥講史:中英之間的愛恨情仇

原創 文:鳳城杜哥 讀史(dushi818) 專欄作家

這是客觀史實與扯淡敘述奇妙組合,杜哥講史,就是要顛覆你的歷史觀!

在亞洲,英國將殖民擴張的目標鎖定在印度次大陸。

17世紀,統治印度次大陸的莫卧兒帝國日漸衰落,這時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列強就趁機下手,在印度爭奪殖民地。英國於1600年成立英屬東印度公司,一開始,東印度公司還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商業機構。後來,東印度公司的授權下,逐漸擁有了壟斷貿易、訓練軍隊、宣戰媾和、法律審判等權利。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蠶食,攫取許多領土和資源,讓印度徹底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對中國,英國也不是沒有想法,它一直垂涎中國的富足。但是用對付印度的那一套來對付中國,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印度是分裂的,中國是大統一;印度是貧窮的,中國是富足的;印度對英國殖民一直比較放鬆,而中國對海疆安全一直比較警惕。

18世紀,自由主義思潮風靡歐洲。資產階級越來越傾向於自由貿易,反對政府對貿易的干涉。東方富足的中國,就成為歐洲各國極為看重的貿易對象。歐洲上流社會,以飲茶、收藏中國瓷器為有錢有閑有逼格的身份象徵。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流社會對中國茶葉、瓷器的熱愛,也引導了整個歐洲的社會風尚。從事對華貿易的商人們,從中獲利不少。歐洲蓬勃而起的近代紡織業、製造業也需要一個穩定、富足的市場,來銷售自家的商品。如果全球除了歐洲,到處都是窮哈哈的苦逼,還和誰去做生意呢。所以,歐洲列強,尤其是英國。他們還真沒動過殖民、蠶食中國的壞心思。他們要的就是一個能好好做生意的貿易夥伴。

於是,英國巴巴地派使團到中國,希望建立平等的通商關係。先來了馬戛爾尼使團,但乾隆皇帝將他們當成進貢的使者。後來又派來阿美士德伯爵率領的使團,結果嘉慶皇帝連他們見都不見,就打發他們回去了。

英國兩次殷勤的外交示好,都被大清冷漠地拒之門外。但通過兩次訪華,英國將大清的底細摸了個一清二楚。馬戛爾尼說,「(大清)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遲早 「不再有紀律和安全」。阿美士德通過到中國轉了一圈,把中國沿海和長江的水系和布防,弄了個清清楚楚。這兩個使團傳遞出一個共同的信息:滿清虛有其表,真要干一仗,滿清根本就不是大英帝國的對手。

即便如此,英國也沒要和中國干仗的心思。作為一個重商國家,他們就想好好和中國平等貿易。戰爭,這不符合大英帝國的核心利益。

但是,和中國的貿易,英國一直處於劣勢地位。大清帝國牛逼哄哄,不把西洋商人當回事。海關各級官吏肆意敲詐勒索,大清十三行又層層盤剝,讓西洋商人在中國過得苦逼無限。跟糟糕的是,他們賣出的東西少,而要買進的東西多。中國小農經濟,對西洋的那些毛呢、鐘錶等等商品,需求量相當有限。而歐洲人如果沒有了茶葉、瓷器,就感覺日子過得都沒意思。於是,英國逆差了,對一個追求貿易順差的重商國家,這簡直不可容忍。但事實就是逆差了,錢都嘩嘩地流向了中國,長此以往,大英帝國將國將不國了。

好在,英國商人發現了中國人對鴉片的特殊嗜好。於是,大量的鴉片運送到中國,白花花的銀子流向英國。鴉片販子來了個乾坤大挪移,將中英貿易的結果徹底打了個顛倒。英國順差了,大清逆差了。

白銀花花外流,國力日漸衰微。大清急了,查禁鴉片!

禁煙時中國內政,英國沒話說。況且駐華商務監督義律還是個鴉片貿易的反對者,他在公文上曾經強調:輸出鴉片來獲取利潤,是英國的恥辱。

問題是你查禁鴉片可以,要我們簽字具結,這堅決不行。

於是,林則徐和義律就開始撕逼。接著大清的道光皇帝乾脆下令,停止貿易,驅逐英夷。

事情徹底失控了。義律回頭向大英帝國呼救,受不鳥了,趕緊幫忙,揍這些不講理的混蛋吧。

英國國會開始爭論:滿清查禁鴉片,這是人家的事,咱不管。可是停止通商咋辦,沒收的鴉片咋辦,欺負我們的子民該咋辦?

最後,英國國會表決,以271票贊成,262票反對的微弱多數,通過對華用兵的決議案。

英國終於要對大清動手了。

熱誠歡迎廣大微友投稿,我們將在最顯著的位置註明作者姓名、來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賞二維碼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復「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問題請添加小編微信(lishibuluo)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杜哥扯歷史:戰爭前夕,中英的不同反應
杜哥講史:英國佬不惹林則徐,是另有陰謀!
杜哥講史:道光充牛逼,琦善玩忽悠
杜哥扯歷史:穿鼻海戰與林欽差的敵情判斷
杜哥講史:英國佬弄錯了,舟山不是大清的咽喉
杜哥扯歷史:英國對華戰爭的三個目的
杜哥扯歷史:林則徐,正義背後的天朝傲慢
杜哥扯歷史:一個洋人要進京,找乾隆皇帝告御狀,結果很悲催!
杜哥講史:道光慌了神,英國人這事想幹啥
杜哥講史:殖民擴張是怎麼開始的?
杜哥講史:琦善,老江湖遇到了新問題
杜哥扯歷史:林則徐的大招和九龍的炮聲
杜哥講史:和稀泥的伊里布倒霉差事
杜哥講史: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伊里布
杜哥講史:一封書信引起的炮火
杜哥講史晚清:伊里布的如意算盤 一副江湖口氣
杜哥講史:定海收復了,伊里布卻倒了台
杜哥講史:面對西方的殖民擴張,清廷並不是沒有察覺,該如何做?
杜哥扯歷史:出大事了,英國水手打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