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哥講史:和稀泥的伊里布倒霉差事

杜哥講史:和稀泥的伊里布倒霉差事

杜哥講史:和稀泥的伊里布倒霉差事

原創文:鳳城杜哥 讀史(dushi818)專欄作家

這是客觀史實與扯淡敘述奇妙組合,杜哥講史,就是要顛覆你的歷史觀!

伊里布的倒霉差事

現在,我們還是將目光投向大清的東南方的浙江舟山群島。雖然英國人「返棹南還」了,但他們還佔領著定海呢。

早在英國遠征軍佔領定海的時候,大清朝廷就明確表示,堂堂大清,豈能允許夷人佔領疆土。定海必須收復,夷人必須驅逐。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剛剛上任的兩江總督伊里布的肩上。

杜哥講史:和稀泥的伊里布倒霉差事

愛新覺羅·伊里布(1772—1843年),清朝宗室大臣,滿洲鑲黃旗人,滿清進士。歷任通判、知府、知州、按察使、布政使等職,以及陝西、山東、雲南巡撫,後任雲貴總督、兩江總督。歷任各職皆以清廉果敢,敢於任事著稱,是滿清宗室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沒有這場倒霉的鴉片戰爭,伊里布一定會成為彪炳史冊的能臣。可惜的是,這場該死的戰爭讓伊里布的人生徹底改寫,他非但做不了能臣幹吏,而且還成了投降派的典型,被後人唾罵。

定海失陷時,伊里布是剛剛到任不久的兩江總督。和當時所有大清官員一樣,伊里布也是強硬的主戰派。對江浙一帶的海防,伊里布做了一些積極的部署。

1840年7月17日(道光二十年六月十九),接到浙江巡撫烏爾恭額報知定海失陷的咨會,伊里布感覺到局勢的嚴重。他即刻擴大了江蘇的防禦區域,從安徽、江西等地調撥兵力分往江蘇各海口及蘇州、鎮江一帶。同時分發各處庫存彈藥,征雇福建、廣東大型商船用以配合水師。

8月12日(道光二十年七月十五),道光皇帝隔空給伊里布扣上一頂欽差大臣的帽子,讓他主持浙江軍務。具體任務就是,武裝渡海,收復定海。

伊里布成為牛逼閃閃的欽差大臣,心裡十分得意,但他不知道,這頂位欽差大臣帽子戴上之日,就是他倒霉悲催的開始。人總是無法預知未來,如果能預知以後將發生什麼,估計伊里布打死也不會幹這個倒霉的欽差。

被任命為欽差大人的時候,伊里布已經六十八歲高齡了,距離他在世人的唾罵中死去,也在就三年多時間。老頭的一世英名,還真就毀在這場該死的,和鴉片有關的戰爭中啦。

欽差大人伊里布接到諭旨後即刻啟程,準備完成渡海作戰,收復定海的任務。在赴任途中還上奏皇帝,報告自己收復失地的計略。當時他躊躇滿志、志在必得的,壓根不會想到自己日後的狼狽。

等到了鎮海,伊里布才意識到自己攤上了倒霉事,收復定海的任務根本就沒法完成。

英夷的強大超乎想像,英國艦隊和大清各省水師根本就不再一個量級上。況且,經過先前定海一戰,浙江水師戰船基本損失殆盡。眼下的浙江水師,連勉強支撐門面的戰船也沒多少。他曾指望在鎮海建造船隻,但「浙省所產木料均屬短小」,根本無法建造。

真是要啥沒啥,這個爛攤子,怎麼收復渡海作戰,收復定海?

遠在北京紫禁城深宮裡的道光皇帝,每天都眼巴巴地指望著清廉果敢,敢於任事的伊里布,收復定海,給大清爭回顏面。伊里布有苦難言,他知道現在說困難就是掃皇上的興,是給皇上添堵,也給自己找不自在。

一邊是實力強大的英國艦隊,一邊是催促收復定海的道光皇帝,伊里布夾在中間一籌莫展。於是,曾經清廉果敢,敢於任事的伊里布消失了。取而代之是諳於官場油滑、推諉拖延、大和稀泥的另一個伊里布。

時局如此,伊里布只能一面將官場老油條的滑頭精神發揚光大,用盡自己的聰明才智,大和稀泥。一面靜待時變,等候峰迴路轉的機會出現。

杜哥講史:和稀泥的伊里布倒霉差事

和稀泥的伊里布

道光皇帝反覆催促,伊里布備受煎熬。面對皇上的催促,他只能表現出積極備戰的姿態,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

8月28日(道光二十年八月初二),伊里布上奏道光皇帝,提出調廣東水師、福建水師各兩千人支援浙江。加上他在兩江總督是集結備調的水師兩千人,再加上浙江現有水師兩千人,陸師三千人,合計兵力一萬餘人。來個四省軍力匯合,聯合進攻,收復定海的宏大構想。

伊里布的構想肯定不會被道光採納,因為英夷游弋海上,艦船來去如風。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沿海各省,皆可朝發夕至。各省都自顧不暇,哪裡能抽出兵力協同作戰,收復定海。道光皇帝收到伊里布的奏摺,不免大怒,硃批駁斥,將伊里布罵了個狗血噴頭。

好吧,既然四省匯合,聯合進兵的辦法不行,那就請允許我自己招募水勇吧,伊里布趁機向道光皇帝提出了新的要求。道光皇帝表示,招就招吧,反正收復定海的活你伊里布必須干。

收復定海明顯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伊里布所謂的四省聯合、招募水勇等等說法,不過是找個拖延時間的借口罷了。他和道光之間的奏摺往複,一來一去,也是一種和稀泥的辦法。

當時,琦善正在天津和英國人交涉,而且還接收了懿律的照會,清廷似乎和英夷有了議和的苗頭。老官油子伊里布立即抓住時機上奏道光皇帝:在琦善在天津辦理「稟帖」的關鍵時刻,浙江不宜出兵收復定海,以免彼此相左,影響大局。

伊里布的奏摺到京時,恰好英國艦隊離開天津,在海上游弋。道光皇帝心裡也糊塗,他不明白英軍的去向和下一步打算。

於是,9月16日(道光二十年八月廿一),道光皇帝向伊里布發出諭旨:「所有攻剿事宜,該大臣仍密為部署」。

到了9月17日(道光二十年八月廿二),確定英夷全部離開天津。道光皇帝又諭旨伊里布:英夷已「聽受訓諭」,全數「起碇南下」,命令伊里布等沿海各官員對南下的英軍「不必開放槍炮」,「勿以攻擊為先」。

在道光皇帝心裡,定海失陷,實在有損大清顏面,所以他一再命令伊里布渡海作戰,收復定海。但當自己「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讓英夷南下時,他又對議和抱有極大的期望,所以命令伊里布「不必開放槍炮」,「勿以攻擊為先」。

不管如何,道光皇帝「勿以攻擊為先」的命令,讓正為收復定海一籌莫展的伊里布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熱誠歡迎廣大微友投稿,我們將在最顯著的位置註明作者姓名、來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賞二維碼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復「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問題請添加小編微信(lishibuluo)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故劍情深——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聖旨
原來鵝的眼鏡看任何東西都是小的
吳勝明同褚時鍵一樣的傳奇人物
一個被以色列總統尊為上帝的中國人,我們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杜哥講史:定海收復了,伊里布卻倒了台
杜哥講史: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伊里布
杜哥講史晚清:伊里布的如意算盤 一副江湖口氣
杜哥扯歷史:穿鼻海戰與林欽差的敵情判斷
杜哥講史:殖民擴張是怎麼開始的?
杜哥扯歷史:林則徐,正義背後的天朝傲慢
杜哥扯歷史:林則徐的大招和九龍的炮聲
杜哥講史:一封書信引起的炮火
杜哥講史:道光充牛逼,琦善玩忽悠
杜哥講史:英國佬不惹林則徐,是另有陰謀!
杜哥講史:英國佬弄錯了,舟山不是大清的咽喉
杜哥講史:琦善,老江湖遇到了新問題
杜哥扯歷史:英國對華戰爭的三個目的
杜哥扯歷史:一個洋人要進京,找乾隆皇帝告御狀,結果很悲催!
杜哥講史:中英之間的愛恨情仇
杜哥講史:道光慌了神,英國人這事想幹啥
杜哥扯歷史:戰爭前夕,中英的不同反應
杜哥講史:面對西方的殖民擴張,清廷並不是沒有察覺,該如何做?
杜哥扯歷史:出大事了,英國水手打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