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關注NGOCN,公益視野大不同


作者:小田


2017年荷賽獎近日揭曉,唯一獲獎的中國攝影師作品是王鐵君拍攝體操女童的《汗水鑄就中國夢》: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荷賽獎分為突發新聞、一般新聞、新聞人物、日常生活、人像、體育、藝術、科學與技術、自然與環境等15個獎項。今年的獲獎作品是屬於日常生活類,有意思的是,這一作品原本是投給體育類的,是評委進行了「調組」,曾以《聖誕工廠》作品獲獎的攝影師陳榮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調組」原因可能是評委認為「這就是中國孩子的日常生活吧」,是一種刻板印象。


更有意思的是,這一照片的攝影師給出了另一種「印象解讀」:「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嚮往和美好的憧憬,為了這個目標,她們用汗水去鑄就」,並且覺得這次獲獎是讓全世界都清楚深刻的理解什麼是中國夢,那就是中華民族不畏艱辛、頑強抗爭拼搏。

至於觀眾眼裡,《汗水鑄就中國夢》再現的是孩子美好的憧憬,還是體育訓練的殘酷,真是見仁見智了。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2005年獲得荷賽獎的中國作品《李小雙體操學校》,曾引發對於體育訓練「殘酷性」的討論


本屆荷賽獎的年度圖片是美聯社攝影記者Burhan Ozbilici拍攝的作品《土耳其暗殺》,近距離拍攝了去年年底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洛夫(Andrei Karlov)在土耳其安卡拉參加藝術展活動時遭槍擊身亡的現場,該照片在相關新聞報道中也被廣泛引用。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土耳其暗殺


不過荷賽獎的評審主席則反對將其評為年度圖片,因為這是一張記錄殺手、謀殺者以及殺害行為的圖片,從道德上講這與公布恐怖分子被砍首一樣,是有問題的。」而且這一事件的影響力有限,如果放到年度圖片的高度,可能會令人認為只有這類圖片才能博得媒體關注,他認為「攝影圖片應該是要去展現人性,宣揚同理心以及推動改變,而這一張圖片都沒有做到。」據消息透露,在荷賽獎的評委投票中,《土耳其暗殺》最後是以5比4的微弱優勢成為年度圖片。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本屆當代熱點類一等獎《巴吞魯日的對峙》: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場遊行,一位手無寸鐵的黑人女性淡然面對全副武裝的警察,抗議警察射殺黑人男子


這屆荷賽獎里,關於中國議題的照片只有熊貓和體操了,不過在往年的大賽作品中,能看到不少中國題材的作品:


2016年,中國攝影師張磊的作品《中國霧霾》獲得了當代熱點類單張一等獎,陳傑關於天津塘沽爆炸的作品獲得了一般新聞類三等獎: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中國霧霾


照片攝於2015年12月10日,天津第一高樓117大廈,中國城市空氣污染狀況在過去幾年引起廣泛關注。


報道稱,2015年北京市的霧霾天達半年,重度污染達一月,全年的PM2.5濃度平均值為每立方米80.6微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最大年均值10的八倍多。PM2.5是能滲透到人體肺部的有害細微顆粒物,這個數字同比下降了6.2%,但市民所呼吸空氣的PM2.5濃度仍然是中國自身標準的1.3倍。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天津爆炸


去年8月發生的天津大爆炸事件許多人都還記憶猶新,陳傑接受網易採訪,談到了拍攝此照片的過程:


「這個高度概括的畫面,就是在說災難之後的寧靜,所有的東西呈現的那個史跡狀態,所有的東西都是死亡的,毀滅的,這個場景震撼了我……我長期關注環境報道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整個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而且代價是不可修復的,所以說,我在做個案到整體去關注環境的這一塊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2014到2015年,我做的一系列的環境報道都是帶來了變化的,這也是我覺得是新聞攝影的一個價值,就是能夠干預現實,促進政府的一些決策。所以選題,我也會考慮他的事件影響力,在這個基礎下,再考慮它的視覺表達的空間有多大。」


此外,2016年在日常生活類,加拿大攝影師拍攝的《中國的煤炭依賴》獲得了一等獎: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2015年,陳榮輝的作品《聖誕工廠》獲得當代熱點二等獎,「一名19歲的工人在趕製聖誕節裝飾的工廠中,中國義烏,2014年12月6日」: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世界60%,全國超過90%的聖誕用品都誕生於義烏。在義烏市佛堂鎮的一家聖誕工廠里,伴隨著電動機和切割機的咔嚓聲,幾片泡沫雪花掉落在地面厚厚的紅色粉塵中。老魏和19歲的小兒子正在車間給雪花噴粉。老魏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大概能賺3000多元。


2013年,傅擁軍的作品《非常想念爸爸媽媽》獲得表演肖像類組照三等獎: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2007年,留守兒童成了傅擁軍專註的主題,在杭州火車站採訪了老家在忠縣黃金鎮樟木村的兒童傅香君之後,決定用鏡頭長期關注這個孩子的生活。


2012年,因異地高考的政策還沒有出台,初中快讀完的傅香君,只好轉學回老家念書。同年2月,傅擁軍決定跟這個孩子一起去忠縣黃金鎮樟木村看看,暫住在傅香君的姑媽傅華英家裡。傅華英是村裡學前班的代課老師,每天要帶領21個3~6歲的留守兒童學習娛樂。傅擁軍跟拍了他們一天的生活。


2011年,自由攝影師盧廣的作品《大連油污救援》獲突發新聞組照三等獎: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附近中石油的兩條輸油管道先後發生爆炸起火和原油泄漏事故,油管爆炸引發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一油罐起火,並造成1500多噸原油泄漏,百餘平方公裏海域受到污染,造成巨大的生態災難。


2010年7月20日早晨,盧廣到海邊查看石油污染情況,到達離油管爆炸最近海域,拍攝到這一幕:「有兩個人在油污里,我當時就很奇怪,用長焦鏡頭拍了兩張,還問了岸上的指導員,說是在清理水泵上的油污,幾分鐘後就有人喊出事了……指導員衝到油污里救張良,抓住了他的頭和手,但是太滑了,都沒有抓住,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張良就被漩渦捲走了。」


2010年,自由攝影師區志航作品《俯卧撐》獲得當代熱點類組照優秀獎: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孫志剛案、黑磚窯、鄧玉嬌案、上海釣魚執法事件等都是區志航關注的熱點,跟所有的攝影師一樣,他要進入最近的現場,可是他不會拍攝事件本身,而是挑選事件中的標誌性場景,脫光光做俯卧撐,以在熱點事件現場自拍裸體俯卧撐的方式去呈現。


他說:「在各種肢體動作中,俯卧撐裸而不露、純粹、徹底、積極、虔誠。乍一看,人像蟲子一樣與社會建立關係,很異樣又很有力量。」拍裸照本身就易被驅趕,部分場景甚至就派出所門口,區志航曾在拍攝後被民警要求刪照片,否則要進派出所被調查。連續10年拍攝裸體俯卧撐,他也練就了8秒鐘連脫帶拍的「好身手」。


2009年,中國攝影師景長觀的作品《四川大地震》獲得突發新聞類組照二等獎: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2008年四川大地震,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附近。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達到11度。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2004年,自由攝影師盧廣的作品《艾滋病村》獲得當代熱點類組照一等獎: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2001年,盧廣偶然看到報紙上的新聞報道了一個8歲的河南女孩進京治療艾滋病的消息,於是進行了深入調研,了解到90年代在河南的農村,很多人因賣血而感染艾滋病。「政府封鎖消息,外部人員被禁止進入這些村莊,病人們缺醫少葯得不到治療,青壯年死亡率很高,因而造成很多良田沒人耕種,孤兒失學。」他隨後在三年間走訪了100多個村莊,拍攝了幾萬張照片。


在照片逐步發表並在世界上獲獎後,「河南省政府制定了救助措施,幾十萬人得到免費救助,如今已有十年,有效阻止了艾滋病的蔓延和傳播。人們得到很好的治療,死亡率下降,孤兒孤老也有所幫助。」


2003年日本記者Tomohisa Katop拍攝《闖日本駐瀋陽總領館的「脫北者」》獲荷賽突發新聞類單幅一等獎。(這個不是中國攝影師,但實在太經典了):

從霧霾到中國夢,荷賽獎里尷尬的中國故事



照片中的小女孩叫金韓美,1999年她父親與懷孕的母親從朝鮮外逃到中國,韓美在中國境內出生不久後,一家人被遣返回朝鮮。但這家人在5個月後再次逃到中國,在一些人權團體的幫助下,他們計劃闖進日本駐瀋陽總領館尋求庇護,期望能過渡至韓國。


2002年5月,母親背著兩歲的韓美沖入領事館,被中國武警攔截,衝撞中韓美被摔出背帶。韓美站在領事館門口看著母親被數名武警按在地上,這一幕被日本記者拍下。


這些照片傳回日本後,輿論一片嘩然,日本駐華大使被批評失職、無能,中國武警進入日本領事館帶人出境(韓美的叔叔和父親已成功闖入)的行為也受到爭議,後經中日韓三方磋商,這一家順利入境韓國並取得居留權。此後也有脫北者仿效闖館。


看完上面的作品,不知道能不能加深大家對「中國夢」的理解呢?


支持原創,為CN君充值: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GOCN 的精彩文章:

賈西津:境外NGO法在中國的機遇和挑戰
給你一個和LGBT公益人對話的機會,你會問什麼?
小竹事件,從「公益服務專業性」的角度來扯扯
2017廣州民間公益春茗會接受報名啦!
只許夫妻代孕,不讓單身生娃?

TAG:NGOCN |

您可能感興趣

白國華:最遙遠的中國足球故事
一曲興國,亦亡國——音樂背後的家國故事
美國有一片「中國石」,流傳著一位普通中國移民的奮鬥故事
當中國臉譜遇上美國漫威,美麗的故事就開始了!
他的故事就是美國街球的縮影
一個韓國女人的二戰故事,被日寇騙到中國當慰安婦後50年不回國
最美平山之古中山國原來這些小故事都與中山國有關
【中國故事】酷刑
《圖蘭朵》赴十年之約,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愛情故事什麼樣?
被中國遠征軍解救的「慰安婦」,她們的故事跨越了」世紀「與國界
《中國國家地理》圖片背後的故事
幾張圖,看遍各洲國家的貨幣,與該國故事
三國故事中鮮為人知的人鬼之戀
中國傳說故事中十大「濫情」之人!
三國故事中的人鬼情未了
老照片中的中國遠征軍,那些悲壯的故事
我國古代歷史八大鮮為人知的故事 秦始皇並未統一中國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