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企業走出去,「國企」標籤真比「民企」更有競爭力?

企業走出去,「國企」標籤真比「民企」更有競爭力?


當被問及企業的所有權分類時,一個自然的答案是「國企」和「民企」。


這種分類不僅表明公司所有權差異,也體現出身份地位的不同。

這就好比嫡出的賈寶玉和庶出的賈環,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由於母親的身份不同(類似於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的差別),在大觀園中的地位和境遇也有著天壤地別。賈寶玉作為家中嫡子,上有賈母、王夫人等護著,下有小廝丫鬟伺候著,光貼身的大丫鬟就有四人,各個還都聰明能幹。不僅如此,平日里,寶玉身邊還圍繞著眾多姐姐妹妹,一起嬉笑玩鬧。雖然,賈政總是訓斥他不愛讀正經書,不愛做正經事,但也正是由此看出整個家族對寶玉寄託的厚望。

企業走出去,「國企」標籤真比「民企」更有競爭力?



(圖片來自網路,系電視劇《紅樓夢》角色)

相比眾星捧月的寶玉,庶出的賈環一直是賈府里的邊緣角色。他是趙姨娘所生,不得王夫人喜愛。而因其「人物猥瑣、舉止粗糙」,賈母也不十分待見他。他只有兩個丫鬟,唯一喜歡他的王夫人丫鬟彩霞,最後還由於賈環長期被鄙視而形成的自卑性格與其產生矛盾和隔閡。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都被認為是國家的寵兒,無論是業務拓展,人才引進,都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而在同一屋檐下的民營企業,由於缺少國有資本的加持,被理所當然地認為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才能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我們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為例分析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受國家支持的不同


截至2014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對外投資存量已達到6600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約佔30%,1.85萬中國投資人在國外共註冊了3萬家企業,非公企業佔89%,覆蓋了186個國家和地區。由此可見,在登上國際舞台的時候,國有企業再也不能一家獨大,相對於民營企業,其身份優勢逐漸弱化。


筆者曾經對中國四個省市的地方發改委進行調研,均發現,發改委在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時,主要看其是否能夠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並不注重擁有的資本類別。也就是說,當今中國,「賈寶玉」和「賈環」已經可以按照他們自身能力決定在賈府的地位,而不用看其出身。

那麼,「自身能力」在當今中國又意味著什麼


筆者認為,企業「自身能力」的衡量標準是企業的能力與國家當前的主要政策吻合的程度。具體來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否能夠幫助國家實現其迫切的政治需求。


以「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個概念提出後,國家領導人不辭辛勞地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帶了大批企業「隨訪」,並簽訂了大批重要的合作協議和備忘錄。


可以發現,這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都是與「一帶一路」政策緊密相關的,而並不局限於國有企業。具體說來,中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簽署了《英國核電項目投資協議》,而作為民營企業的金螳螂、廣匯能源、凌鋼股份、玉龍股份等民營企業也簽訂了眾多基礎設施的合作協議。


由此來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劃分已經不能夠體現其在目前中國情境下的地位和境遇。而將企業分為「符合政策要求」(順勢而為)和「不符合政策要求」(不順勢而為)顯得更合適。類比到互聯網行業,在談在做「互聯網+」的企業,就是順勢而為。

可以想像,如果將此情境類比到賈府,賈寶玉和賈環,誰能夠先考取功名(賈政對其子的主要期望)就能夠受到賈府上上下下的寵愛,而不再受到嫡出和庶出的限制。試想,中了狀元的賈環,賈母對他噓寒問暖,關心備至,各種姐姐妹妹也誇他少年英才,彩霞也不會被迫嫁給品行不好的下人。而賈寶玉不喜聖賢書,則在起夜時,喊叫半天,也沒有一個丫鬟前來照顧,這又是怎樣一番情境?


針對這種「順勢而為」獲取政府支持的現象,筆者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國際化制度(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制度概念來源於政治學,被認為是「由認知、準則和管制要素以及相關的活動與資源構成,為社會生活提供穩定性和意義。」而「國際化制度(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指的就是由多個國家聯合制定的認知、準則和管制要素


上文提到的習大大與多個國家簽訂的雙邊貿易協定就是國際化制度的一種體現。從制度理論出發,企業符合制度的需求,就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從而可以求得發展。

因此,中國企業應該忘記自己「賈寶玉」(國企)和「賈環」(民企)的標籤,敏銳地把握國家發展趨勢,仔細考慮自己手上的活是否出眾(業務類型是否能趕上政策的春風),順勢而為(符合「國際化制度」),爭做一隻「風口上的豬」。


參考資料


1、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5)


2、《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ing》(Scott, 1995, 2001a:48)


3、P. J.DiMaggio & W.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1983), 147-60.


4、Meyer, J.W., & Rowan, B. (2015). 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myth and ceremony.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83(2), 340-363.


5、Suchman, M.C. (1995).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571-610.


6、Wei, T.,Clegg, J., & Ma, L. (2015). The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facilitating rol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shap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nc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4(2), 331–343.


作者簡介


衛田


衛田,博士,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兼并與收購、國際商務、科技管理。


轉自微信公眾號復旦管院


復旦大學是我國最早設立工商管理教育系科的高校之一,也是在改革開放後最早恢復管理教育的高校之一。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如今已成為國內一流,亞洲知名的商學院,連續四年多項目穩居全球百強,且排名領先。


(廣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從「安全圈」理念考慮互聯網保險產品設計
余友涵:我為什麼還要畫「沒有」觀念的畫
谷歌無人車感測器 成本大降90% 大規模普及尚早
民族驕傲,國之瑰寶!趙忠賢和屠呦呦獲中國科技界最高獎項!
神經經濟學:一種「硬」的經濟學理論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先進無人機創下外銷最大單?這就是讓美國貨賣不出去的實力
實施商標品牌戰略 助力浙企「走出去」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助力我省「走出去」企業行穩致遠
趙進軍大使:中國民營企業應結伴「走出去」
中國企業家熱議「一帶一路」:為企業「走出去」注入信心
民企「走出去」步伐加快
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底有多難?
對國產手機廠商來說,「走不出去」和「走不進來」誰更危險?
曹德旺:中國企業「走出去」, 還要「走回來」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雷達」——基於競爭情報的深度盡職調查
賣出去鐵定當主力的國產五代機,偌大中國空軍內卻找不到合適位置
職業教育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練就「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范兒
出行季伴侶,口碑極佳的出去碗返場+小眾高品質木玩tegu來了,最有質感的磁力玩具,讓出行陪伴更有樂趣!
涉外法律服務跟不上企業「走出去」步伐
中國除了輕型戰鬥力熱銷外,其他都賣不出去,這都是不足惹的禍
外國人跟中國人的區別,帶狗出去裝備的不同!
為什麼美國媽媽學歷越高越不出去工作?
走出去,山東企業國際化步伐加快